【施工管理】满堂支架现浇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31页)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3689459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管理】满堂支架现浇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3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施工管理】满堂支架现浇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3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施工管理】满堂支架现浇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3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施工管理】满堂支架现浇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3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施工管理】满堂支架现浇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3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管理】满堂支架现浇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3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管理】满堂支架现浇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31页)(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贵广铁路GGTJ34标段桥梁工程编号:满堂支架现浇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2010年08月01日发布 2009年08月01日实施新建贵广铁路桥梁工程满堂支架现浇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我部邦土1双线中桥、邦土2#双线中桥满堂支架现浇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编制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设计和工序质量控制设计、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及应急预案后,应在开工前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同时要求技术员仔细阅读、审核施工图纸,及时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实行考核制度,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过程

2、中所涉及的各项外部技术数据收集、相关仪器设备。3技术要求3.1搭设支架所需的方木、型钢、大小钢管,按照设计规划配备齐全。3。2模板(木模板、钢模板)、钢筋、钢绞线、锚具、混凝土,按照设计图纸提前做好需求计划,钢筋、混凝土钢绞线、锚具进场需进行各项性能检验,并出具相关试验检测报告。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基础处理支架搭设支架预压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及预应力筋绑扎预应力管道设置混凝土灌注及养护4.2工艺流程支架法现浇施工流程图5 施工要求5。1基础处理5。1.1当支架完全落于承台上时,可以不进行基底承载力的验算.5。1。2各层地基承载力条件载荷条件:进行地基表面硬化处理,混凝土硬化

3、厚度0。2m,采用C15混凝土。5。1.3各层地基承载力条件载荷条件:根据软弱下卧层及表层土的特征,进行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计算同时进行地基沉降计算,根据沉降计算结果决定地基处理的手段。1地基土通常为成层土,当地基为成层土体时,设各土层的厚度为hi,重度为i则在深度z处土的自重应力计算公式为式中,n为从天然地面到深度z处的土层数.2地基沉降的实用计算方法采用分层总和法1)计算原理分层总和法一般取基底中心点下地基附加应力来计算各分层土的竖向压缩量,认为基础的平均沉降量S为各分层上竖向压缩量Si之和。在计算出Si时,假设地基土只在竖向发生压缩变形,没有侧向变形,故可利用室内侧限压缩试验成果计算.2)

4、计算步骤地基土分层。成层土的层面(不同土层的压缩性及重度不同)及地下水面(水面上下土的有效重度不同)是当然的分层界面,分层厚度一般不宜大于0。4 b(b为基底宽度)。计算各分层界面处土自重应力。土自重应力应从天然地面起算.计算各分层界面处基底中心下竖向附加应力。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或压缩层厚度).一般取地基附加应力等于自重应力的20(即z/c=0.2)深度处作为沉降计算深度的限值;若在该深度以下为高压缩性土,则应取地基附加应力等于自重应力的10%(即z/c=0。1)深度处作为沉降计算深度的限值.计算各分层土的压缩量Si :式中H1i 第分层土的厚度;e1i 对应于第上下层面自重应力值的平均值

5、P1i从土的压缩曲线上得到的孔隙比,这里P1i为e2i对应于第i分层土自重力平均值P1i与上下层面附加应力值的平均值Pi之间和P2i土的压缩曲线上得到的孔隙比,这里P2i为3叠加计算基础的平均沉降量式中n 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的分层数。5。2支架搭设5.2。1材料选择模板支架选用直径为48mm、壁厚3。5mm的普通扣件式钢管支架。5。2。2支架搭设底模一般采用竹胶板,下设纵楞采用10cm10cm或12cm12cm方木,纵楞间距可根据计算进行合理布置。纵楞下设横楞采用方木或型钢可根据梁体实际荷载进行选择。横楞布置与钢管顶托保持一致,钢管横纵向步距一般有30cm、60cm、90cm三种选择,一般纵向

6、间距均为60cm,横桥向腹板处加密为30cm,底板处为60cm翼缘板处为90cm,也可根据梁体的腹板,底板,翼缘板处的实际荷载值情况进行经济合理配置,在有截面变化的地方则适当做加密处理,沿高度方向水平撑杆间距(步距)为120cm,立杆上下均设可调式撑托,便于高度的调整及拆架,调整立杆可调底座,使同一层立杆接头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以便安装横杆。为增强支架纵向稳定性,支架立面沿桥长方向每四排设置刀撑斜杆,横向剪刀撑每四排布设一道。5。2.3支架计算1梁体荷载计算(安全系数取K)2混凝土自重荷载q13模板自重荷载4施工荷载q35总荷载q = k(q1+q2 +q3)6纵楞验算7计算模型纵楞验算:纵楞采

7、用12cm12cm方木,间距50cm布置,取1.5m梁长计算。纵楞按3跨连续梁计算,其受力见图4.2。3。图4。2.3计算示意图8内力计算根据内力计算方法计算出M max、Q max、及支反力R max;根据材料的特征计算出方木的抵抗距截模量W及截面积A。对所选材料进行验算:验证所选方木是否满足施工要求。若不满足,则重新布置并进行验算。9横楞验算横楞验算过程和纵楞类似,若采用用型钢则把相应力学系数更改即可。10立杆强度验算取受力最大立杆进行验算则有P=Rmax,钢管截面积A,则回旋半径由于大横杆步距l(m),则长细比为= l/i ,根据查表可得值。根据压杆稳定验算钢管桩:验算脚手架钢管是否满足

8、要求.5。3支架预压支架预压是支架施工连续梁现浇施工中的一个关键工序,影响到模型的安装位置调整,同时也是对支架承载能力的检验。5。3。1压载材料压载材料选用砂袋或混凝土预制块预压,砂袋采用编织袋,砂袋每袋装重量及混凝土块自重可根据现场需要确定。预压总荷载值不小于120%的梁体实际荷载。5。3.2预压方式支架预压采用分段预压的方式实施,分段原则与混凝土施工顺序相同,先预压主跨第一段,在预压边跨区段,最后预压合拢中间区段,具体预压顺序及分段与混凝土灌筑顺序相同,参照混凝土灌筑顺序分段部分。为了解支架沉降情况,在加载预压之前测出各测量控制点标高,测量控制点按顺桥向底模底每排钢管柱布置一排,支架混凝土

9、基础布置一排,每排4个点.加载时按照设计荷载的0、30%、60%、100、120分四级加载,测出各测点加载前后的高程。加载120后每天上下午均要复测各控制点标高一次,如果加载120后所测数据与加载前所测数据支架沉降量小于2.0mm(不含测量误差)时,表明地基及支架已基本沉降到位,可进行卸载,再分别按加载级别卸载,并分别测出每级荷载下各测点的高程值.测量方法:在底模和基础顶面设置测点,测出加载前的高程值,然后在每次加载、卸载时测量各测的高程,根据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各对应情况下的数值并和计算值进行对照、分析,并据之对立模标高进行调整。预压完成后要根据预压成果重新调整底模并设置预拱度支立侧模,

10、准备绑扎箱梁钢筋。支架预压工艺流程见图5.3.2。图5.3.2支架预压工艺注程图5。4 模板安装5。4.1模板安装流程1现浇段模板安装流程2施工工艺1)墩顶垫石支座安装采用座浆法施工,预埋孔注浆材料采用环氧树脂砂浆材料,环氧树脂砂浆的强度指标不低于垫石的强度标准.支座底面和垫石顶部铺设23cm厚M50干硬性无收缩砂浆。2)模板安装前,墩顶按照设计指标预留临时锚固措施,根据设计参数灌筑临时支座混凝土,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3)根据支座、临时锚固措施的位置要求,于现浇段底模部分预留孔洞,支座与墩顶周围用槽钢及方木作支撑、调整底模的位置及支撑,并预留下模型的沉落量,沉落量指标为预压的弹性值。图5。

11、4.1现浇段模板安装流程图4)安装侧模,侧模安装采用吊车吊装安装,模板安装前与支架顶部临时固定。5)安装内侧模,内侧模安装时候需要与外侧模拉杆连接,拉杆采用20mm的Q235钢筋,间距按照1m一根梅花形布置。6)预留孔道及其他预埋件。5.4。2模板位置调整根据预压的挠度值对底模进行沉落量预留控制,安装内模及端模板。5。4.3模板安装1侧面模板:采用厂家预制大钢模板,制作按照连续梁断面尺寸进行设计制作,底板模板不能拆除,侧模可以周转使用,周转次序跟混凝土灌筑顺序相同。模板应将支座位置进行预留,预留孔洞的尺寸及参数参见“通桥(2007)8360”,和支座接触处采用止浆条止浆。2 底模:采用15mm

12、厚的竹胶板和12cm12 cm的方木组合而成,梁底变截面部分与纵坡采用钢制楔形支架调整,从而使底模达到设计截面与线路坡度要求.3隔墙模板及腹板内内模板:均采用竹胶板模板现场安装,内模板的紧固主要用脚手架连接,并用对拉螺杆加固,倒角模板采用木板.4 进人洞模板及支架:进人洞采用木模板、钢管支架支撑加固。5端模:端模用自行加工的木模板,与内外模及其骨架连接牢固,中间留进人洞方便捣固人员出入,待混凝土浇筑到位后再行补加,见图5.4。3.图5。4.3支座处模板安装示意图5.5 钢筋绑扎及预应力筋绑扎5.5。1竖向预应力筋施工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采用就地散绑法。绑扎中注意保护预应力管道和预应力钢筋,以

13、免受损后堵塞预应力管道,或在张拉中发生断裂.5。5。2普通钢筋施工对图纸复核后绘出加工图,加工时,同一类型的钢筋按先长后短的原则下料.钢筋用弯筋机弯制后与大样图核对,并根据各钢筋所在部位的具体情况对细部尺寸和形状做适当的微量调整。0号段普通钢筋采用就地散绑法,对底腹板钢筋采用“在地面上分部预绑扎,用吊车整体吊装的方法。钢筋保护层由特制垫块加以调整和保证。5。6 预应力筋管道的设置预应力波纹管在钢筋绑扎时安装固定。纵向波纹管管道定位钢筋网片的间距按照直线段0。6m(曲线段0.3m)设置,竖横向预应力筋定位钢筋网片的间距为1.5m。所有定位钢筋均采用焊接成形,以保证定位可靠。如预应力筋管道与普通钢

14、筋的空间位置发生冲突,适当调整普通钢筋的位置和形式,以保证预应力管道位置准确.5.7 顶板和腹板预留施工窗口模板安装后,0号段中部形成全封闭状态,人员和混凝土无法进入,使施工不能很好进行。为解决该问题,在顶板和腹板无预应力筋的部位开设施工通道,人员和混凝土借此通道进出,待混凝土灌筑到接近该通道时,按设计要求连接钢筋和封堵模板。窗口位置提前确定并在安装模板前预先开好。5.8 混凝土灌筑与养护0号段内预应力筋布置复杂、非预应力筋密集,要一次灌筑成型,施工难度大。为保证施工质量,采取如下措施:5.8.1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泵送入模。混凝土的拌和能力和输送能力,以满足在最早灌筑的混凝土初凝前灌筑完0号

15、段混凝土为控制标准。5。8.2根据0号段混凝土数量和施工难度并结合技术要求,将0号段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定为6h左右,将坍落度控制在18cm左右。为此,在混凝土中掺加高效减水剂,粗骨料采用510mm、1020 mm级配碎石。5。8.3混凝土灌筑分层厚度为30cm左右.4。8。4混凝土灌筑顺序:横隔板底部、腹板下部、底板、横隔板上部、腹板上部、顶板。灌筑时前后左右对称进行.5。8。5混凝土入模采用软式帆窜筒,布点间距为1.5m左右,窜筒底面与混凝土灌筑面保持在1m以内。5.8。6捣固用插入式振动器大小塔配使用,钢筋密集处用小振动棒,钢筋稀疏处用大振动棒。振动棒移动距离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5.8.7对捣固人员划分施工区域,明确责任,以防漏捣。5。8。8混凝土灌筑前先将墩顶混凝土面冲洗干净。灌筑底腹板混凝土前,对顶板钢筋顶面用布或麻袋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