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对品质管理的影响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3675859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节管理对品质管理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细节管理对品质管理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细节管理对品质管理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细节管理对品质管理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节管理对品质管理的影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节管理对品质管理的影响1 管理制度完善1.1 产品加工过程标准的制定 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企业生产所需的文件框架。我国现在实施ISO9OOO 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企业生产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对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文 件和记录有明确的阐述,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建立企业生产所需的文件框架。 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不断前进的动力,企业在运营中充分结合质量管理体系,有利 于企业管理的进一步完善,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在大文件的框架下,制定符合本企业生产实际的管理文件。企业内部的标准 文件可以分为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三大类,这三大类标准文件的建立对 于企业生产加工过程的细节管理是十分必

2、要的。管理标准是企业管理层面的标准文 件,它告诉企业职工我们需要做什么;技术标准是技术层面的标准文件,它告诉企 业职工我们按照什么做;工作标准规定了人员的责任,它告诉企业职工,我能做什 么。这三个层面的标准文件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到操作层面,实现我们应该怎样做。 细化分解标准文件,形成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企业产品加工活动中, 操作工直接使用的作业文件,操作工按文件内容操作设备,执行技术标准,使产品 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应包括产品技术要求、操作检验自检说明、 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内容。作业指导书是对于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的细化,具体 指导操作人员加工生产。在制作作业指导书时,我们应该

3、注意,可以直接引用标准 文件的内容,需要把所引用的文件名及编号注明。根据企业管理技术层面的文件更 新及时更新作业指导书,保证作业指导书的实时性,有效性。1.2 其它与产品加工过程相关的文件的制定除了制定产品加工所需要的管理、技术标准外,生产加工部门还需要针对生产 加工过程制定本部门的系列文件,称为三级文件。三级管理文件应齐全,以产品质 量为中心,切实体现生产管理的内容。三级文件的制定,依据的是职能部门的管理 标准、技术标准,但较管理技术标准更加细化,充分体现出细节管理的方式和内 容。三级文件一般包括管理标准的分解细化版本,技术标准的再分配内容等,三级 文件的内容更应适合生产部门的.各项环境,设

4、备保障情况、工艺路线、技术标准 等。在制定三级文件时,应根据不同的管理职能进行,如设备方面的管理文件、质 量方面的管理文件,生产现场及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文件。三级文件的制定需要得到 全体职工的支持,即做到公平合理,文件制定后,必须在生产部门全范围内进行宣 传或传达,保证每位员工的知晓,以利于三级文件的全面实施,使三级文件在生产 管理工作中起到真正的作用。2 以预防管理为主线,实施立体细节管理模式保证产品质量是生产部门首要的工作任务,与产品质量紧密相伴的还有一个危 险的词汇:质量事故。一个优秀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最严格预防的就是质量事故 的产生。那么,怎样在生产的同时,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呢? 强化预

5、防管理,严防质量事故。预防管理工作旨在做好各项预防,包括生产 前预防检查、预防性维修、生产过程中各项检查预防,生产过程质量指标检查性预 防,生产结束后数据统计分析预防,各项趋势性问题预防等。做好预防管理工作, 产品质量就得到了基本的保证。预防管理工作还应当在职工思想教育工作中着手, 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质量管理能力和质量控制技能,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运行。 以执行力为工作准则、以目标管理为中心,保证工作执行率100%。在实施 预防管理的同时,必须将工作重心与企业的目标管理项目结合,使工作有理可依, 有章可循。有了目标,有了方向,有了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还应当以执行力为工作 准则开展各项工作,执行力

6、是企业前进必不可少的管理措施,美国西点军校就严格 奉行这条理论,推出“没有任何借口”的管理理念。企业在执行标准、开展工作中 也应当提升“执行力”,达到工作执行率 100%,以实现各项工作目标。 以质量改进项目为手段,将日常工作策划为项目,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保障能 力。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大或小,企业的技术人员也会在 不断的拓展中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攻关,长期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杂乱无章的 攻关活动不会取得完美的效果。近年来,专家强调将日常工作策划为项目,组织实 施,形成日志或经验库,这样积少成多,不仅完成各项攻关项目,还会积累各项数 据材料,为企业留存宝贵的经验,提升企业的软

7、实力和对产品质量的保障能力。3 细致检查督导企业在产品加工工作中,最离不开的就是对产品质量的判断,即产品检验,目 前国内各家企业都在推选不同的检验模式,有操作人员自检的一级检验模式,有企 业自检、公司内部二级检验、行业三级检验的模式,总之,产品质量检验同样是细 节管理的内容,同样关系到产品质量的稳定运行。 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相结合,重点控制过程。为使产品质量运行稳定,必要 的监督检查是一种管理手段,这种管理手段越精细,产品质量的保障能力越强。产 品质量指标的监控,应重点控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而不应只重视最终产品的质量 检验。产品质量的检验项目也因产品的性质不同而不同,有一些项目可以由生产线 操

8、作人员完成,有一些项目必须由质检人员完成,技术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问题 应综合各个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为了保证最终产品质量稳定,符合标准要求, 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检查和预防,也就是说产品质量控制重点是过程质量运行的 稳定性。 技术力量的督导作用。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按重点控制过程产品质量的原则, 可以充分调动生产过程相关人员,如操作人员、质检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根 据生产牌号的技术标准信息,对过程产品质量实施控制,确保其稳定运行。对于产 品质量,操作人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技术人员根据产品技术标准信息,指导生 产过程控制方法,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4 适当奖罚考核生产活动开展起来后,自然就会

9、产生优劣现象,同样的机械设备不同的人员生 产出的产品也会略有不同,这就需要适当的奖罚机制,一方面对优秀的操作人员和 优秀的产品进行奖励,另一方面也起到激励的作用,督促与产品生产质量相关的人 员共同进步。5 总结分析详尽产品质量运行稳定性,还需要统计技术还进行衡量,这就是定期的统计与总结 分析。生产部门需要将统计周期细化到即能够体现产品质量运行情况,又能指导生 产的范围。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企业需要定期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 统计与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的情况制定整改措施,实施 PDCA 循环的管理方法。生 产部门必须走在企业的前面,将统计分析工作做实做细,更加快捷的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质量改进,保障产品质量稳定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