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记》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3674861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沧浪亭记》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1,始僦2舍以处。时盛夏蒸煥,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1一日过3郡学4,东顾草树郁然,崇阜5广水,不类乎城中。并6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13,三向皆水也。杠7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8有国,近戚孙承右9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10,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

2、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11,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12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崇阜广水崇:高B形骸既适则神不烦适:到去C.不亦鄙哉鄙:鄙陋D.予既废而获斯境废:罢黜参考答案B7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予以罪废,无所归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B. 杠之南,其地益阔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C. 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 因之复能见乎内外失得之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参考答案B&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A. 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靠近水边在繁花高竹之中找到一条小路B.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我因喜爱而在此流连,于是就用四万钱买下了它C. 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日子就在盘算着细小的利害得失中消磨掉了D.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情感充塞在内心,性情压抑,一定要寄托于外物而后得以排遣(读、思;直译、意译)参考答案C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段既写了作者刚到苏州时居住环境的恶劣,又表达了他

4、被罢官后内心的郁闷。B. 第二段叙写发现、购置风景胜地和筑沧浪亭的经过,描绘了园中的优美景象。C. 第三段写作者在园中乘舟畅游,心旷神怡,进而生发出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D. 尾段作者表达了对仕途险恶的彻悟,抒发了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傲然自得的情怀。参考答案D10.沧浪亭记的作者苏舜钦在仕途失意后转而寄情山水,安于冲旷。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谈一谈。评分原则:有明确的看法,且能有理有据地分析,语言通顺,得810分;有看法,分析不具体,语言通顺,得57分;看法不够明确,也缺少具体分析,语言不够通顺,得14分。答:在我看来仕途失意后,比起屈原的投江自尽,寄情山水是让心灵得到解脱。日与锱铢利害相磨

5、戛,如今有了清闲的机会,何不仔细欣赏这世间万物的美好?欧阳修失意而寄情山水,所以有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飘逸。苏东坡失意而寄情山水,所以有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尽收眼底。陶渊明失意而寄情山水,所以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美。正如泰戈尔所说:世界以痛吻我,让我回报以歌。”当突如其来的变故与打击敲击着我们的生命,又何苦不放过自己,激情所爱,奏出一份闲适。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北宋庆历年间为诗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本文作者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笔调

6、,记述了沧浪亭演变的始末。1吴中:今江苏省,大致相当于春秋时吴国地方2租赁3过:拜访4郡学:苏州府学宫,旧址在今苏州市南,沧浪亭就在其东面,郡国的最高学府。5崇阜:高山6并,字子美,梓州铜山人,迁居开封。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弹劾,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不久就病故。工散文,诗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第一段:罢官之初旅居苏州的情景。第二段:写发现风景胜地和构筑沧浪亭的经过。沧浪”典出屈原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与世推移”第三段写在沧浪亭一带乘舟上由得怡悦情趣,从而发出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榜本为摇船用具,此作动词。幅巾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此指装束随便。磨戛摩擦撞击,可理解为斤斤计较。最后一段承接上端的感慨加以引申,发而为论,认为仕宦使人沉溺最深,表达了对庸俗势利官场的厌弃。结尾庆幸自己尚未忘怀于沧浪亭的优美景色,照应了文章的题目。沃然受启发而领悟的样子。闵同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