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阆中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3674634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阆中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阆中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阆中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阆中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阆中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阆中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阆中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阆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小题)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所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2015年我国经济工作坚持稳增长、转试、调结构第30届青奥会在南京举行欣赏电视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第30届青奥会在南京举行,欣赏电视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均属于文化现象,符合题意。: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属于政治活动,不符合题意。:2015年我国经济工作坚持稳增长、转试、调结构

2、,属于经济活动,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汉字大体来源于两个系统:一是刻画系统,一是图画系统。以图画系统为主,刻画系统为辅。这些原始文字属于表意字范畴,所描绘的或者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者是生活当中的场景,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一事实说明 文化是由人类所创造、为人类所特有的 文化自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A. B. C. D. 【答案】A【解析】汉字是人创造的,人们在生活中使用和发展汉字,这说明文化由人类所创造的、为人类所特有的,正确;文化自身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材料中没有反映,不选;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不选;人们在实践

3、中创造和发展汉字,这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A。【点睛】文化的特点: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看,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当时的诸子百家,群星璀璨,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这一事实主要说明A. 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传承性B. 文化能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C. 文化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D.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

4、经济和政治决定【答案】C【解析】在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发展却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揭示的是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考点】文化的相对独立性4.近年来,文化创意已经成为杭州这座世界名城的“金名片”。据介绍,过去十年间,杭州文创产业以平均15%以上的增幅保持连续十年快速增长,2017年全市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3041亿元,占GDP比重达24.2%,达到了世界文创产业先进城市的水平。材料体现了A.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C. 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D. 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

5、与经济的关系。A: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正确。B: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B错误。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身传承性,文化不是经济的派生物,C错误。D:先进文化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D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文化与经济的关系:(1)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的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对阻碍社会的发展。(2)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作用越

6、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意:承认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的同时,又要看到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也就是说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不能简单的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或附属品。5.礼仪是交往的产物。“客随主便”是我们中国人待人接物时有礼貌、有涵养的表现,可在欧洲人看来,“客随主便”却是令人十分困惑的思维方式,他们最怕听中国人对他说“Up to you(随您的便吧)”。这主要说明了A. 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B. 文化现象无时

7、不在、无处不在C.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D.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答案】C【解析】“客随主便”是我们中国人待人接物时有礼貌、有涵养表现,可在欧洲人看来,“客随主便”却是令人十分困惑的思维方式,说明中外对“客随主便”的理解、做法不同体现出不同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的影响不同,故C选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6. 被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论语,成书已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这体现A. 文化是思想家的精神产品的总和B. 文化素养只有通过阅读经典才能获得C.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D. 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

8、生存发展的根本【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A观点错误,“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所以说是思想家的精神产品的总和缩小了文化的外延,B观点错误,文化素养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获得,C观点符合题意,D观点错误,文化不是决定因素,故答案应选C。考点: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点评:本题考生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关于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第二是文化的作用,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而且也不能夸大文化的作用,难度适中。7. 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罗金斯说: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

9、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是修身养性的最佳途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修养的核心和标志优秀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符合题意,“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欣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说明优秀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说法错误,修身的途径有很多,不能说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是修身的最佳途径;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

10、化修养的核心和标志。故选C。【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回答此题应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判断,排除与材料无关的选项。同时还应明确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明代诗人于谦曾写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当今有人也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主要说明书籍总是以健康有益的内容唤起人们的共鸣 积极参加阅读活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读书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 B. C. D. 【答案】C【解析】

11、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材料主要强调的读书的作用,适合题意;书籍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是不科学的;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9. 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青苔的花特别小,但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一点也不自暴自弃,而是象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这段优美的话语:A. 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B. 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C. 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D. 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答案】B

12、【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塑造人生。需要学生准确概括材料主旨,采用直选法来完成即可。阴暗中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青苔花虽小却像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用来比喻人们自强不息、永不服输的精神,它能够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使人斗志昂扬而不被困难所吓倒,B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诗句并未说明世界的本质,也没有涉及人生价值实现途径的问题,故AC不符合题意;“永恒真理”的表述是错误的,故D错误。故选B。10.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留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形成了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透过这些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可以探索到我们民族文化的渊源可以研究人类文明的演

13、进可以感受到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可以预测各民族未来的发展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透过我国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可以探索到我们民族文化的渊源,感受到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项符合题意;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项说法与题意不符;透过这些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可以研究民族发展的历史,项与题意无关;正确选项为D。【点睛】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传统节日和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11.20

14、18年11月21日,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纳一则广告片因为“中式发音”、模特用奇怪姿势使用筷子吃Pizza等片段被指歧视华人。这则广告出现后,立刻在国内的网络引发了轩然大波。该事件启示我们A. 加强交流,才能使中华文化成为主流文化B. 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文化优劣分明C. 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D.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答案】D【解析】【详解】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纳因辱华广告遭到很多华人抵制,该事件启示我们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项符合题意;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而不是让中华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15、A项说法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存在文化优劣,B项说法错误;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而不是认同其他民族文化,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点睛】怎样对待文化多样性?(正确态度、遵循原则)(1)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12.“文化冲突论”是当代国际关系领域中一种很有影响力的观点,该观点认为当今世界上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冲突背后的原因不是宗教与经济的冲突,而是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文化冲突论”认为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肯定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差异性没有认识到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反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