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3655375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一、判断题1.传统文化中能满足人精神需要的内容要继续保持和发扬。()提示:F传统文化中能满足人精神需要的内容未必是健康的,因此不一定要继续保持和发扬。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示:F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3.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特征稳定,但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提示:F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二、选择题4.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并且解决问题。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要古为今用是民族精神纽带

2、,要批判继承保留其基本特征,内涵因时而变需顺应社会变迁,要推陈出新A.B.C.D.解析:D题干侧重于强调不能刻意维护中华文化某些基本特征的“不变”,而是要顺应社会和时代变迁,注重其具体内涵的因时而“变”,要注重推陈出新,正确。均不合题意。5.以弘扬中华传统诗词文化为宗旨的电视栏目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在大陆引起强烈反响,也被台湾地区媒体疯狂报道,引起了台湾地区民众的共鸣。这体现了()传统文化能顺应时代变迁促进社会发展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文化既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A.B.C.D.解析:B题干通过强调以弘扬中华传统诗词文化为宗旨的电视栏目的开播引起海峡两

3、岸人民的反响和共鸣,说明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特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峡两岸人民精神生活中的地位,正确。传统文化并非都能顺应时代变迁,错误且不合题意。不合题意。6.端午节,这个特定的日子,远离家国,置身于不同肤色语言中的中国人,通过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寻找属于民族的共同记忆,无论身处何方,这些共同的民族符号都会让我们相视一笑莫道于心、经久不衰。这说明传统文化()A.有相对稳定性,能深远持久地影响人B.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C.有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D.能够顺应社会变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解析:C题干反映中国传统的端午习俗这样的民族符号,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无论他身

4、处何处,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正确。A不符合题意。B说法没有区分不同性质的传统文化,错误。传统文化并非都能顺应时代变迁,D错误。7.近年来,某市不断提升乡村文化内涵,精心打造以传统民俗为核心的农村文化旅游线路,依托烟台剪纸、胶东花饽饽、棒槌花边技艺等传统资源,发展具有该市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这表明()文化具有经济功能和服务经济的功能精神活动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性活动批判性继承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变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A.B.C.D.解析:B题干反映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文化产业,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即文化有经济功

5、能和服务经济的功能,反映了对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变迁的利用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正确。不符合题意。8.(2017浙江4月学考)新年伊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一字飞花令,令众多观者如痴如醉。唐诗宋词之高雅,五言七绝之韵律,无不让人叹为观止、拍手叫好。这从一个侧面说明()A.古代诗词总能给人以丰厚滋养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C.经典作品在新时期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D.着眼于人民的精神需求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解析:C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作用。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C正确。A中“总能”说法绝对。B中“途径”说法错误,且大众传媒的作用不是题意主要指向。立足于社会

6、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D表述有误。9.蟠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C.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D.要全面继承传统文化解析:C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说明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C正确;A说法错误;B错误,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D错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而不是全面继承。10.读论语,

7、可知廉耻,鉴是非;读庄子,可养身心,增才情进入中学课堂的国学经典,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中学生阅读国学经典()A.要学会推陈出新,摒弃传统束缚B.能提升文化素养,避免人生挫折C.应尊重经典内涵,全面继承传统D.要善于古为今用,把握时代价值解析:D题干反映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这说明中学生阅读国学经典时,要善于古为今用,把握时代价值,D正确。A中“摒弃传统束缚”、B中“避免人生挫折”、C中“全面继承传统”说法错误。11.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中国5 000多年延绵不断的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

8、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B.C.D.解析:B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符合题意;强调的是文化交流应持有的态度,排除;表述的是文化创新的途径,排除。三、综合题12.以弘扬中华传统诗词之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升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质量为宗旨,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经典古诗词诵读热潮。古诗词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知识。通过诵读、理解这些经典作品,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能深深体会到古代先贤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人生态度、生活原则和道德理

9、念等。保留古典诗词,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学校要加强经典诵读,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运用“传统文化的特点”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诵读、理解古诗词的文化意义。解析:解题时,要把握材料中对古诗词价值的分析,调动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鲜明民族性的知识,还要考虑到传统文化有继承性,紧扣意义的指向进行分析。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诵读、理解古诗词,可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更好发挥传统文化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的作用。(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诵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中的优秀传统思想,有利于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发挥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3)文化具有继承性。诵读、理解古诗词,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优良传统,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