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鼻腔内吸痰技术操作规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3650330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鼻腔内吸痰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口鼻腔内吸痰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口鼻腔内吸痰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口鼻腔内吸痰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口鼻腔内吸痰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口鼻腔内吸痰技术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鼻腔内吸痰技术操作规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鼻腔内吸痰技术操作规程【目的】 1、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沁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3、预防并发症发生。【适应症】 1、年老体弱、危重、昏迷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者。2、气管切开病人。3、气管插管病人。【并发症】1、缺氧。2、呼吸道黏膜损伤。3、感染。4、心律失常。5、阻塞性肺不张。6、气道痉挛。【评估】 1、患者的病情、意识、呼吸的节律、频率、深度。2、患者口、鼻腔状况。3、患者的合作程度及心理反应。【准备】 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物品:电动吸引器、有效期内快速手消夜、一次性吸痰管、治疗巾、无菌手套或无菌钳、治疗碗内盛有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消毒弯盘一

2、套(内盛纱布两块)、手电筒、笔、护理记录单、盛有消毒液的容器(挂于床头栏处)、听诊器、污物桶、治疗盘内备用压舌板、口咽导管、弯盘内备用开口器、舌钳。体位:侧卧位和仰卧位、头偏向一侧。环境:安全、安静、整洁、光线适宜。【方法】 到病房评估病人(痰鸣音、呼吸)核对床尾卡,解释、说明(护士: 请问您叫什么名字?xxx, 你看现在你呼吸道内痰液比较多,您自己能咳出来吗?不能咳出来吗,好的,您别紧张,让我先帮你检查一下(听诊器听诊肺部呼吸音),嗯,有痰鸣音,遵医嘱我要为您吸痰,吸痰是用一根吸痰管从你的鼻腔及口腔内将痰液吸出,这样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在吸痰过程中,会有些不舒适,请您别紧张,吸痰时

3、间不长,请您配合一下好吗?请问您有活动性假牙吗?哦,没有。您鼻部做过手术吗?没有。那现在请你张嘴让我看一下你的口腔好吗?Xxx,您还有什么需要吗,没有,那您稍等,我去准备用物就来给您吸痰了。)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带至患者床前,再次核对、解释,以取得合作。(xxx 您准备好吗?我要开始给你吸痰了,为了避免您在吸痰过程中发生低氧血症,我将氧流量调到 5 升/分,先分离,调节,再连接鼻导管您别紧张。(一般给纯氧或高流量吸氧 1-2 分钟)。检查吸痰装置、压力表,各种管道,反折连接管调节负压(电动吸引器:成人 300400mmHg 小儿250300mmHg)停氧,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请将您的头向我这

4、一侧),铺治疗巾于颌下。(为了保持您床铺的清洁,给您铺一块治疗巾)由近侧到远侧,叠成燕尾形检查弯盘,放于颌下根据病情、年龄选择合适吸痰管,检查吸痰管(有效期、有无漏气),撕开前端露出头部置于弯盘边缘上(避免污染)戴手套(右手),连接吸痰管(左手持负压吸引器连接管,右手持吸痰管,将吸痰管盘绕在手上,同时与负压吸引器紧密连接)检查吸痰通畅(左侧拇指按压吸痰管侧孔,放入生理盐水内,试吸是否通畅)插管(放开按压吸痰管侧孔的手,口腔吸痰插管深度为1416cm,鼻腔吸痰插管深度为2225cm,左手拇指按压吸痰管侧孔,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持管边旋转边吸引上提,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吸痰管取出后

5、,放入生理盐水内,吸净痰液,以免堵塞。吸痰过程中,同时观察痰液性状、颜色、量。吸痰完毕,(xxx:您感觉还好吧?有什么不舒适吗?)分离吸痰管放入黄色垃圾袋,关闭负压开关,将连接管放在床头栏消毒液的容器中,用弯盘内的纱布擦净患者面部分泌物取下治疗巾放于车下层脱手套(手套包裹纱布丢于黄色塑料袋中)。护士:xxx,请让我检查一下(用听诊器听一下肺部呼吸音,同时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情况),痰液已经为您吸干净,感觉舒适多了吧,为了防止低氧血症,我将您的吸氧流量调高一点(至 5 升/分),连接鼻导管,给氧。来让我协助您取一个舒适的卧位,好,请您平时多饮水,有利于痰液稀释,xxx, 您觉得这个体位还舒适吧,您

6、还有什么需要吧?有事请按呼叫器,我也会经常来巡视病房的整理用物(将氧流量调至 2升/分)整理床单元手消、记录(痰液性状、颜色、量、操作时间、责任者)推车回治疗室按消毒原则处理用物( 将取回的负压表用含氯消毒液毛巾擦拭,储液瓶、连接管、弯盘放在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冲洗、晾干备用,间断吸引的话将连接管放在床头栏消毒液的容器中,储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得超过三分之二)洗手、脱口罩。 【评价】 1、严格无菌操作,方法正确、熟练、轻巧、安全。2、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吸出,气道通畅,吸痰过程观察病情及吸出物性状、颜色、量等。3、与患者沟通语言恰当、态度和蔼、病人愿意配合。4、呼吸道未发生机械性损伤

7、。【注意事项】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准确、敏捷,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2、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轻轻撑开或用开口器、口咽导管帮助开口,吸痰后取出压舌板、开口器或口咽导管。3、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有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可粗暴盲插。4、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口咽导管内径的1/2,负压不可过大,进吸痰管时不可给予负压,以免损伤患者气道。5、注意无菌操作,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被污染。6、冲洗水瓶应分别注明气管插管、口、鼻腔之用,不得混用。7、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痰液情况,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观察痰液性状、颜色、量。如患者痰液黏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当患者出现 血氧饱和度低于90%,心率下降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吸氧,休息后再吸。8、如操作中患者出现窒息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9、吸痰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咳嗽,吸痰完毕后做好记录。【理论提问】 1、吸痰的适应症?(15分)2、吸痰的目的?(15分)3、吸痰的并发症?(20分)4、吸痰的注意事项?(5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