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的信息化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3604567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企业的信息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物流企业的信息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物流企业的信息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物流企业的信息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物流企业的信息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企业的信息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物流企业的信息化 物流业是现代商品流通环节的基础行业,对商业流通体系,甚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物流信息化程度的凹凸,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实力的一个重要标记,是物流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表现。现在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一、物流企业信息化产生的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动,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物资流通、商品交易早已突破了地理的限制,生产要素、商品、服务、信息的跨地域流淌规模和形式也在不断增加。这在客观上要求物流企业必需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与生产环节之间界限,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起企业供、产、销、储、运等全过程的安排和限制,从整

2、体上实现最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企业运营和管理,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之间的有机统一,降低整个商务活动的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进入20世纪90年头,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最大的区分就是以各种信息技术为核心,应用数据采集系统、电子商务(commer)、电子数据交换(D)、仓库管理系统(W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全球定位系统(GP)等信息技术,促使物流单体数字化、物流过程信息化、物流网络数据化、物流中心管理数字化最终形成“物流”与“信息流”融合。而I技术是物流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降低营运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客户供应尽可能多的增值服务。可以说,谁驾驭了IT技术

3、,谁就获得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现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意客户需求,并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二、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物流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0世纪80年头以后,通信卫星和计算机系统领先在美国的汽车公司中得以应用,从今拉开了用信息系统整合供应链资源的管理序幕。经过0多年的发展,国际物流企业已经面貌全新。国际阅历表明:物流不属于劳动密集型或资产密集型行业,其关键是一种资源的整合实力。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建时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交通加

4、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而物流企业指的是对物品的流向进行操作的行业,它是集物品仓储、运输等流程为一体,把货物从生产地送到用户手中的全过程。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淌过程的限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具有深刻的内涵,详细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1.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为基础,2.以物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3物流信息化覆盖物流活动的全方面,4.物流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物流信息化是一个过程。 物流信息化分三

5、个层次:.基础信息化。主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问题,从而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和产生效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决策供应刚好、精确的信息。在此层面基本不涉及或较少涉及流程改造、优化问题。2.流程改造的信息化。企业为了不断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信息系统作用在于固化新的流程、管理制度以及在规定的流程中供应优化的解决方案,例如仓储优化,运输路径优化等。3.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作用的提升,物流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阶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

6、竞争力,主要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是建立互利的利益机制,而物流信息系统则是实现这种互利机制的重要技术手段。 依据物流理念的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可以将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进程归纳为四个时段。第一个时段(0世纪50年头以前),企业物流信息的采集、传输主要依靠一般信函、电话、手工记录。其次个时段(20世纪50年头初),企业物流信息的管理主要围绕库存和交易,企业起先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第三个时段(世纪50年头中期到0世纪80年头中期),企业的信息管理流程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信息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已逐步体现出中枢神经的作用。第四个时段(世纪

7、0年头中后期),全面质量管理()、准时制工作法(T)、业务流程重组()、企业资源安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RH)、电子商务(EC)的逐步提出,使物流信息管理进入“高级”阶段。物流业是现代商品流通环节的基础行业,对商业流通体系,甚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物流信息化程度的凹凸,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实力的一个重要标记,是物流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有几台计算机,开发几个信息系统,买几台物流设备,不能称其为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化意味着整个物流作业环节从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到配送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三、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的

8、物流信息化从2世纪7年头起步,20世纪80年头进行铺垫,20世纪90年头中后期进入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中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程度还不高,发展也非常不平衡。 中国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效率低、奢侈大的问题尤为突出。据相关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18.6%,而发达国家多为9左右,两者差距1倍多。造成这种问题的缘由,除了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际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以外,我国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信息扮装备差也是重要缘由之一。 现代物流管理意识淡薄。现代物流不仅要求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而且要求物流运作的各种业务,即选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

9、的专业化和高效化,这就要求由独立的物流企业利用各种先进的物流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物流活动的组织。 物流信息资源管理混乱。目前,很多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以至于系统缺乏足够信息源,因而大大影响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忽视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不能共享,形成很多“信息孤岛”,企业还没有享受到信息化投资应产生的效益,从而严峻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落后。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方面的应

10、用不仅比较少,而且应用层次较低,计算机应用多局限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事务处理方面。在拥有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中,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订单管理、货物跟踪、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等物流服务系统,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实力尚未形成。多数国内物流设备也都比较陈旧,包括立体仓库、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在内的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不多。与国外以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物流管理自动化相比,差距很大。 缺乏物流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多数物流企业的不少员工不知道现代物流为何物,对信息管理的理解也一知半解,相当大比例的员工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到使很多自动化处理

11、过程不能实施,阻碍了企业发展壮大的步伐。 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仍未确立权威地位。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立项、设计、开发到实施,不断的改进完善须要漫长的过程,也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因此,随着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提高,须要有独立的IT部门来负责有关工作,尽管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系统经过规划与设计(占9%),但是,仅有5%的企业有独立的部门,二者形成了明显反差。这一方面与企业信息化人才的缺乏有关,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在现阶段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作用有限,尚未建立权威地位。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