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保护情况汇报范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3604504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生态保护情况汇报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林业生态保护情况汇报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林业生态保护情况汇报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林业生态保护情况汇报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林业生态保护情况汇报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业生态保护情况汇报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生态保护情况汇报范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业生态保护情况汇报范文林业生态保护情况汇报范文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林业生态保护情况汇报范文* 县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林业县,是一个“九分山、半分田,半分道路、水面和庄园”的典型山区县, 首届中国竹子之乡。 全县国土总面积 301 万亩,其中林业用地 269 万亩,占%;境内共区划生态公益林 94 万亩,并建有 1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 2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 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 我县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着力加强生态建设, 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 使得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 森林生态功能不断增强,

2、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 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县、 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强典型县、 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全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履行国际森林文书示范单位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称号。 2005 年起连续四轮被列为全省森林资源保护激励县。 20XX 年 11 月 16 日至 18 日,全国森林质量提升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我县森林质量提升工作得到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高度评价。 现将我县林业生态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成效(一)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据县级森林资源补充调查数据:全县森林覆盖率由 20XX年末的 %,增长到 20XX年末

3、的 %;活立木蓄积量由 1386 万立方米,增长到 1400 万立方米;活立竹由 9836 万根,增长到 1 亿根。乔木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从每亩立方米提高到每亩立方米;人工杉木林亩年均立木生长量达 1m3 以上,天然次生林改造后亩年均生长量由提高到以上, 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质量“双增长”目标。(二)森林生态功能不断增强。全县区划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94 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 %。建立了 1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2 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保护区总面积达万亩,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16%,使* 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 1 个国家级、 2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2 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县。(三

4、)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全县 2843 种高等植物、 394 种野生脊椎动物、 1364 种无脊椎动物在县域内繁衍生栖,心得体会种群数量稳定增长,物种基因库进一步丰富。 在这些野生动植物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 17 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有南方红豆杉、 伯乐树、银杏 3 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14 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140 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50 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有豹、云豹、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4 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46 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6 种。(四)植树造林和城镇绿化水平明显提高。 20XX年 20XX年,林业部门向上争取各类

5、林业项目资金亿元, 金融部门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亿元, 有效地促进了林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力地支持了林业生态屏障和样板林基地建设。截止 20XX年底全县共组建了 39 个民营林场, 194 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本形成了由国有林场主导、民营林场带动、专业合作社示范、农户个体经营,群众积极投工投劳的森林经营机制。据统计,三年来,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万亩,幼林抚育 12 万亩年 . 次,森林抚育 12 万亩,毛竹低产林改造 20 万亩。同时 , 启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 重点加强城区阳明公园、旗岭公园、中城河公园和街旁绿地公园以及城北大道、 振兴大道等城市道路绿化带建设, 几年来新增城市

6、绿化面积 75 公顷,至 20XX年 * 县城成功创建为省级森林城市, 并涌现了章源钨业公司等一批省级园林单位。二、主要做法(一)抓保护,有效维护生态屏障的安全1. 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全面停止国有林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工作总结协议停止集体和个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加快天然林生态功能修复, 确保天然林质量明显提高, 生态功能明显提升。 加强天然林管护站点和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完善天然林管护体系。 对典型天然林生态系统, 划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实施重点保护、永久保存。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加强天然林保护制度体系、监测评价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天然林保护能力。2. 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对生态公益

7、林实行严格保护和管理,做到县与乡、乡与村层层签订了生态公益林目标管理责任状, 签订了各类生态公益林管护合同,落实了管护责任。 并针对生态公益林管理的不同保护等级,实施不同的采伐管理方式,对天然阔叶林以及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生态公益林,禁止采伐。因抚育、更新或森林火灾等确需要采伐公益林的,报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同时,按照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发放要求,分年度及时将全县涉及8485 户农户的生态公益林的补偿资金,通过惠农“一卡通”的形式全部拨付至单位或个人帐户。3. 强化林地管理。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 * 县林地管理的通告 等一系列关于规范林

8、地管理的文件, 范文写作编制了 * 县“十二五”期间征占用林地定额报告 ,签订了 * 县“十二五”期间保护发展森林资源 (20XX20XX年度)目标责任状,将森林保有量、林地保有量等各项指标列为各乡 (镇)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确定各级林地管理任务,建立健全林地管理长效机制。同时,规范审核审批程序,加强非法占用林地情况的巡查监控, 坚决杜绝随意改变地类、 随意提高或降低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的现象发生。4. 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一是建全队伍。县政府为自然保护区配备了33名管理人员,同时县林业局自筹资金,在当地村民中聘请了 34 名护林员,并为其办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 开展巡

9、山护林工作, 建立了群防群治网络。二是建全制度。建立健全了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 、保护区管理工作制度、野外巡护工作制度 等规章制度, 并受县林业主管部门委托严格依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行使林业行政执法权, 进一步加强对自然保护区资源的保护。 范文内容地图三是生态公益林资金补偿到位。 将自然保护区非国有部分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全部返还给当地林农。 同时,积极开展社区共管共建工作, 为林区群众修桥开路、 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等, 并与保护区周边乡镇村社建立有效联系机制, 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社区共管共建氛围越发浓厚。5. 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我县有湿地面积公顷,是 *

10、南原中央苏区现 * 市中心城区最重要的应急水源地和源头区湿地之一。 为保护湿地资源健康发展, 我县自 20XX年 12 月开始,按照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建设标准, 将位于 * 县中部的陡水湖( * 段)、小江、大江、思顺江及沿岸的部分生态公益林地规划拟建阳明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占地面积公顷,湿地面积为公顷,湿地率为 %。邀请省林业厅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规划编制了 * 阳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XX2020),并广泛征求了相关乡镇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 规划范围包括的湿地资源加强了保护和管理。现已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整改,完善相关申报资料,12 月底完成评审认定工作热门思想汇报。同时,启动了湿地环

11、境整治工作,投资 4000 多万元实施水上餐馆、 渔业设施搬迁上岸, 清理湿地公园固体废弃物、 凤眼莲等浮叶型有害植物, 开展了整治河道采砂等工作。 通过统筹规划与建设,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湿地区域水质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6. 强化林业综合执法。全县现有专职兼职林政管理人员 860 人,平均每 3000亩山林有一名林政管理人员, 形成了县、 乡、村三位一体的林业综合执法管理体系和森林“三防”网络。对林业资源管理,从采种育苗、林木采伐、木竹运输、加工销售各个环节都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并且严格考核, 认真兑现奖惩。(二)抓培育,不断壮大森林资源总量和改善生态环境1. 合理规划、

12、定向培育。将全县林业用地划分为“两大类四大区”,即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型, 其中生态公益林又区分为重点公益林区和一般公益林区,商品林又区分为集约经营区和一般经营区,全县规划建设商品材基地140万亩,其中人工杉木林 40 万亩,毛竹林 40 万亩,人工松木林 30 万亩,针阔混交林 30 万亩,四大商品林基地基本建成。2. 编制森林经营规划,合理安排采伐指标。 20XX年,我县全面启动经营大户和民营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 并开展非国有林以村为单位的简易森林经营方案试点工作。通过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 、单位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等二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明确造林、抚育、改造、采伐、管护等森林经

13、营的具体措施,并按年度落实到山头地块, 为林农有序、 计划经营森林制定了完整的技术线路。对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批准认定的森林经营方案, 其采伐指标按经营方案确定, 在全县采伐限额总量内优先保证; 未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 年度木材采伐计划实行“先确保抚育间伐, 再安排主伐”的原则, 顺序分配,经两榜公示后,落实到山头地块。3. 全面提升森林质量。牢固树立森林科学经营理念,加快推进良种壮苗使用,全面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 加强森林集约经营, 加快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和珍贵树种培育, 不断健全营造林质量监管体系, 实现全县森林资源整体质量明显提升。4. 科学经营,样板示范。在推进样板林基地建设中

14、,我们根据本县的森林资源状况和现有林地经营水平, 以及不同经营主体、 森林类型、林分状况等因子,分别设立了六大类 13 小类的森林经营样板林,积极探索适合南方地区推广的毛竹林、杉木林、天然次生林、松木林等丰产高效技术规程,初步总结了杉木近自然经营改造技术、天然阔叶次生近自然经营改造技术以及乡土速生阔叶树种人工林抚育性渐伐经营技术等符合本地林情实际的经营理论和技术模式, TOP100范文排行并建成 20 万亩可供参观学习的样板示范林。在样板林示范带动下,全县林地产出率与靠天取予时期相比提高了 23 倍不等,森林经营步入了科学经营轨道。 20XX年 4 月,在全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设中期评估会议中, * 县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设工作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一等建设单位。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矛盾较为突出。全县生态公益林面积和自然保护区面积广,涉及林农多。由于补偿标准与商品林产出效益相差较大,而林农又暂无其它稳定收入来源,林农经济损失十分大, 为生态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相当部分林农还相当贫困,“树在山上长,人在山下穷”现象较为普遍。建议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逐步提高补偿标准,适当弥补林农的经济损失。同时,建立按照森林覆盖率进行补偿的机制,对每超过省平均森林覆盖率1 个百分点年补偿 100 万元以上,或者参照库区维护基金募集机制,对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