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北京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试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3604182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北京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届北京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届北京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届北京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届北京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北京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北京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届北京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试题 第部分 北京历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总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6分)登鹳雀楼 畅 当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3分)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

2、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3分)附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蝉 虞世南 垂緌(ru)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垂緌,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 清”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

3、力度。 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3读下面的词,完成-题。(7分) 苏幕遮 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的天空寥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诗人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C“夜夜除非”的“除非”

4、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注释:将:岂 纪:经营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3分)【】【】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5、。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分)5、读下面的诗,完成题。(4分)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

6、奈。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5分)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请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

7、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7分)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师伯浑,陆游的友人。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

8、与声势的浩大。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相同点:不同点:附 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注:指南朝宋檀道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7、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

9、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李前(草名),可食。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有:得到。掇:摘取、拾取。捋:成把地握取。袺:手持衣角盛物。襭:把衣襟掖在腰间装物。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8、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10分)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10、。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9、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1、题(10分)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千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 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是作者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波神:水神。 准拟:准定。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

12、来的霓裳曲。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5分)10、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古 风(其三十九) 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徂辉:落日余晖。 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

13、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景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在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安然的宿在梧桐之上。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示秬秸1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遶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

14、闲。注释:1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12)(7分)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C. 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去担忧饼冷难卖。D. 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二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一、北京历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总答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