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含义与本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3485796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诚信的含义与本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诚信的含义与本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诚信的含义与本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诚信的含义与本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诚信的含义与本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诚信的含义与本质诚信是社会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伦理价值需要。当今社会, 随着交换关系的日趋复杂,市场主体对诚信的需求也日趋强烈。 不仅经济活动需要诚信,而且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一切社 会领域都需要诚信。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诚实守信为重 点,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在各 种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加强诚信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那么,什么 是诚信?我们今天的社会为什么如此需要诚信呢?诚信这一范畴是由诚和信两个概念组成的。诚,指真诚、 诚实;信,指信任、信用和守信。诚与信合起来作为一个科 学的道德范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市场化 和国际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2、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和交往方式 的现代化,无不凸显着诚信的价值并要求践行诚信。我们可以把 诚信定义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同现代经济契约关系 和民主政治密切相关并继承了传统诚信美德的真诚无欺、信守然 诺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诚信的本质,要从 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首先,诚信是一种人们在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和生活实践中 必须而且应当具有的真诚无欺、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信守然诺的行 为品质,其基本要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诚信之 诚是诚心诚意,忠诚不二;诚信之信是说话算数和信守然诺,它 们都是现代人必须而且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品格。在市场经济 的条件下,人们只有树立起真诚守信的

3、道德品质,才能适应社会 生活的要求,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诚信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它要求人们以求 真务实的原则指导自己的行动,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对待各项工 作。在现代社会,诚信不仅指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商业诚信,而且 也包括建立在社会公正基础上的社会公共诚信,如制度诚信、国 家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组织诚信等。这就是说,任何政 府和制度都要按照诚信的原则来组织和建构,亦需按照诚信的原 则行使其职权。一旦背离了诚信的原则和精神,政府就会失信于 民,制度就会成为不合理的包袱再次,诚信是个人与社会、心理和行为的辩证统一。诚信本 质上是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或者说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的合一, 是

4、道义论与功利论、目的论与手段论的合一。如果说诚强调的 是个人内心信念的真诚,是一种品行和美德,那么信则是诚这 种内在品德的外在化显现,是一种责任和规范。在中国历史上, 就有诚于中而信于外的说法。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目的,是人 们应当具有的一种信念,而且也是一种道德手段,是人们应当承 担的一种社会责任和谋取利益实现利益的方式。诚信,既可以是 价值论和功利论的,又可以是道义论和义务论的。价值论和功利 论的诚信观把诚信作为一种价值和实现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们如 果不讲诚信就无法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也很难取得长久而真 正的利益。道义论和义务论的诚信观则把诚信视为一种应尽的义 务和内在的要求,认为人们讲求诚信是提升自身素质和实现全面 发展的需要,讲求诚信哪怕不能带来物质上的利益,仍然是弥足 珍贵的。我们主张在诚信问题上把道义论和功利论结合起来,既 把诚信的讲求视为一种谋利和促进发展的手段,又把诚信的讲求 视为一种神圣的使命和内在的义务,使诚信的讲求既崇高又实 用,既伟大又平凡,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极高明而道 中庸的价值特质。总之,诚信是一切道德的根基和本原。它不仅是一种个人的 美德和品质,而且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仅是一种内 在的精神和价值,而且是一种外在的声誉和资源。诚信是道义的 化身,同时也是功利的保证或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