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步步高译文全解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3485793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步步高译文全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言文步步高译文全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言文步步高译文全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言文步步高译文全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言文步步高译文全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步步高译文全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步步高译文全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曲突徙薪有一个拜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 “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 。不然的话,将会有发生火灾的隐患。 ”主人沉默而不答应。不久后,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 (主人) 杀牛置办酒席, 答谢邻人们。 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 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曲突”建议的客人。有人对主人说: “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 (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2.

2、苏代为燕说齐苏代为燕国去游说齐国,没有见齐威王之前,先对淳于髡k m说道:“有一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早晨守候在市场里,也无人知道他的马是匹骏马。 (卖马人很着急,于是)去见伯乐说: 我有一匹骏马,想要卖掉它,可是接连三天早晨,也没有哪个人来问一下,希望先生您能绕着我的马看一下,离开时还回头看它,这样我愿意给您一天的费用。 伯乐于是就绕着马看一下, 离开时还回头看它, 结果一下子马的身价竟然涨了十倍。 现在我想把 骏马送给齐王看,可是没有替我前后周旋的人,先生有意做我的伯乐吗请让我送给您白璧一双,黄金千镒,以此作为您的辛苦费吧。 ”淳于髡说: “愿意听从您的吩咐。” (于是淳于髡)进宫向齐王作

3、了引荐,齐王接见了苏代,而且很喜欢他。3. 梁王魏婴觞诸侯梁惠王魏婴在范台宴请各国诸侯。酒兴正浓的时候,梁惠王向鲁共公敬酒。鲁共公站起身,离开自己的坐席,正色道: “从前,舜的女儿仪狄擅长酿酒,酒味醇美。仪狄把酒献给了禹,禹喝了之后也觉得味道醇美。但因此就疏远了仪狄,戒绝了美酒,并且说道: 后代一定有因为美酒而使国家灭亡的。 齐桓公有一天夜里觉得肚子饿,想吃东西。易牙就煎熬烧烤,做出美味可口的菜肴给他送上,齐桓公吃得很饱,一觉睡到天亮还不醒,醒了以后说: 后代一定有因贪美味而使国家灭亡的。 晋文公得到了美女南之威,三天没有上朝理政,于是就把南之威打发走了, 说道: 后代一定有因为贪恋美色而使国

4、家灭亡的。 楚灵王登上强台远望崩山, 左边是长江, 右边是洞庭, 俯视方淮之水, 觉得山水之乐可以使人忘记人之将死,于是楚王发誓不再登高游乐。后来他说: 后代一定有因为修高台、山坡、美池,而致使国家灭亡的。 现在您酒杯里盛的好似仪狄酿的美酒;桌上放的是易牙烹调出来的美味佳肴;您左边的白台,右边的闾须,都是南之威一样的美女;您前边有夹林,后边有兰台,都是强台一样的处所。 这四者中占有一种, 就足够可以使国家灭亡, 可是现在您兼而有之,能不警戒吗”梁惠王听后连连称赞谏言非常之好。4. 黎丘丈人魏国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乡村, (那)有个奇怪的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 乡村的一个老人到

5、街市上喝醉酒回家, 黎丘的鬼装扮成他的儿子的样子, 扶他却在路上使他受苦。 老人回到家,酒醒后就责骂他的儿子,说: “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我对你不够好吗我喝醉了,你在路上折磨我,是为什么”他的儿子哭着磕头碰地说: “冤枉啊!没有这样的事啊!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可以问他的。 ”他的父亲相信他的话,说: “呵!那就肯定是那奇鬼啊, 我本来曾听说过的啊! ” 第二天特意又到街市上喝酒, 想碰上 (那鬼) 将它刺死。 第二天早晨前往街市上喝醉了, 他真的儿子担心父亲不能回家, 就前去接他。老人看见儿子, 拔出剑就刺他。 老人的意识竟被像他儿子的鬼弄糊涂了 , 因而杀死了自己真正的儿子 . 那些被冒牌

6、的贤士搞糊涂的人, 见了真的贤士 , 反而不能辨认, 他们的见识其实是和黎丘老人一样啊5. 记王忠肃公翱事王公有一个女儿, 嫁给京城附近做什么官的某人为妻。 王公的夫人十分疼爱女儿, 每当接女儿回娘家,女婿坚决不让走,他怨怒地对妻子说: “你父亲做吏部的长官,把我调任京城的官职, 那么你就可以时时侍奉母亲; 况且调动我就象摇下正在凋落的树叶罢了, 可是你父亲硬要这样吝惜力气, 是何道理” 女儿托人带话给母亲。 夫人一天晚上摆上酒, 跪着禀告王公。王公十分生气,拿起桌上的器物打伤了夫人,走出门外,坐车到朝房里住宿去了,十天后,才回到自己的府第。女婿终于没有调进京城。王公做都御史时,同太监某人镇守

7、辽东。 这个太监也奉公守法,同王公相处得很好。后来王公改调两广任职,太监哭着送别,赠给大宝珠四枚。王公坚决辞谢不受。太监哭着说: “这大宝珠不是受贿得到的东西。 以前先皇把僧保所买来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 我得到八枚,今天拿一半给您赠别,您本来就知道我并不是贪财的人啊。 ”王公接了宝珠,放进自己所穿的披袄,把它缝在里面。后来回到朝廷,寻找太监的后代,我到了他的两个侄子。王公安慰他们说: “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为贫穷所困吧”二人都说: “是的。 ”王公说: “如果你们要有所经营,我帮你们出钱。 ”太监的两个侄子心里盘算,王公无法办到,只不过是表表老朋友的心意罢了。都假装答应说: “是”

8、。王公几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照说定的办。于是他们就假造了一张买房子的契约,开列的价钱是五百两银子,告诉王公。王公拆开披袄,取出宝珠交给他们,那包裹的记号,仍然是原来的样子。6. 梦溪笔谈二则北宋治平元年,在常州,太阳落山的时候,天空中发出像打雷一样的巨响,原来是一颗大星,几乎像月亮一样,在东南方出现。不一会而又震响了一声,移到西南方去了。又一震响后,星星就落在宜兴县一个姓许的人家的院子里,远处近处的人都看到了,火光明亮照天,许家的篱笆都被烧毁了。 这时火熄灭了,看地面上有一个像茶杯大小的洞穴,很深。往下看,星星在洞穴里面,发着微弱的光。过了好久,才渐渐暗下来,还热得不能靠近。又过了很长时间,掘

9、开那个洞穴,有三尺多深,才得到一块圆形的石头,还很热,它大小像拳头一样,一头略微尖些,颜色像铁,重量也像铁似的。 常州的太守郑伸得到它,送到润州金山寺保存。 到现在还用匣子里藏着, 游人到了那里就打开匣子给人们看。 王无咎为此写了篇文章,记载得很详细。世人传说虹能够进溪涧饮水,确实如此。熙宁年间,我出使契丹, 到达他们最北边黑水境地永安山下设帐宿营。 那时刚刚雨过天晴, 看见一道虹下到营帐前边的溪涧中, 我和同僚走近涧边观看彩虹, 虹的两端都垂到溪涧里面。派人过涧,隔着虹与我们相对站立,相距几丈,中间像隔着一层薄纱。从西朝东望,就看见虹了(因为这是傍晚的虹) ;站在涧的东边向西望,就被太阳照耀

10、,什么都看不见了。过了很久,虹逐渐移向正东方,越过山岭而消失。第二天,走了一段路,又重新看见了它。孙彦先说: “虹乃是雨中的日光影像,日光照在雨珠上就有虹出现。 ”7. 萧颖士恃才傲物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萧颖士考中进士。 自恃才华, 傲慢无比。 经常携着一壶酒到野外去喝。偶然在一处休息, 自己喝酒吟诗。 正赶上暴雨狂风。 有一位穿紫衣的老人领着一个小孩在同一处避雨。萧颖士见老人散漫的样子,口出不逊。很快雨停,云去天开。马上来了车马,老人上了马,侍卫在后面吆喝着走了。萧颖士急忙打听,有人告诉他这是吏部王尚书。萧颖士曾经登门拜访,但未能见到王尚书,此时他很惊愕。第二天写了很长的信, 到王尚书家里

11、去谢罪。王尚书让人把萧颖士领到偏房的廊下,坐下来责备他,并说: “遗憾你不是我的亲属,不然我一定要狠狠地教训你。 ”停了一会儿又说: “你依仗着文学的才名,如此倨傲怠慢,仅仅能中个进士吧。 ”萧颖士死在扬州功曹(州牧的属官)任上。8张释之执法后来任命他做了廷尉。 此后不久, 皇帝出巡经过长安城北的中渭桥, 有一个人突然从桥下跑了出来,皇帝车驾的马受了惊。 于是命令骑士捉住这个人,交给了廷尉张释之。张释之审讯那个人。那人说: “我是长安县的乡下人,听到了清道禁止人通行的命令,就躲在桥下。过了好久,以为皇帝的队伍已经过去了,就从桥下出来,一下子看见了皇帝的车队, 马上就跑起来。 ”然后廷尉向皇帝报

12、告那个人应得的处罚,说他触犯了清道的禁令,应处以罚金。文帝发怒说: “这个人惊了我的马, 我的马幸亏驯良温和,假如是别的马, 说不定就摔伤了我,可是廷尉才判处他罚金! ” 张释之说: “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应该共同遵守的。 现在法律就这样规定,却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而在那时, 皇上您让人立刻杀了他也就罢了。现在既然把这个人交给廷尉,廷尉是天下公正执法的带头人, 稍一偏失, 而天下执法者都会任意或轻或重, 老百姓岂不会手足无措愿陛下明察。 ”许久,皇帝才说: “廷尉的判处是正确的。 ”9. 蒲留仙写聊斋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 ,用笔精确简约,他寓意的地方不着痕迹,他的笔法脱胎于诸子

13、百家的文章,不只是左丘明和司马迁学的。 传说蒲松龄先生住在乡下,境遇落魄没有伴偶,性格特别怪僻,当村中孩子的老师( 就是私塾老师) ,家中贫穷自给自足,不求于人。创作这本书时, 每到清晨就拿一个罐子, 里面装着苦茶, 而且还拿一包烟草,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垫着芦衬,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谈话,搜罗奇妙的故事和一些奇异的传说, 和人聊天的时候知道了这些奇妙的故事; 渴了就给行人喝茶, 或者奉上烟, 一定让 ( 那些行人 ) 畅谈才可以。每听说一件有趣的事, 回去用文笔修饰而记录下来。 就这样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所以他的笔法非常绝妙。 (邹弢三借庐笔谈 )10

14、. 申屠蟠重节义申屠蟠字子龙, 陈留外黄人, 年轻时就有良好的名声和高尚的气节。 同县女子缑玉为父亲报仇( 杀了人 ) ,外黄县县令梁配想要判罪处死缑玉。申屠蟠当时十五岁,是县学的一名学生,( 向县令 ) 进言规劝说: “缑玉的节操和义行,足够用来感动和激励那些不知廉耻甘受羞辱的后辈, ( 即使 ) 不能碰上政治清明的时代, 也应当在她的坟墓上( 立上牌坊 ) 来表彰 ( 她的行为 ) ,何况在耳聪善听( 从谏如流 ) 的时代,反而不加以怜悯同情了呢”县令梁配认为他的话很好,于是替 ( 缑氏女子重新) 审判定罪, ( 使她 ) 得以减免死罪。 同乡人都称赞申屠蟠 ( 的义行 ) 。 申屠蟠的父

15、母死后,他哀伤异常,非常思念, ( 以至于 ) 十多年时间里不喝酒吃肉。 ( 之后他 )就退居乡里学习研究京氏易学、严氏春秋和戴圣的礼记 ,这三本书首先读通后,接着他又博览并贯通儒家五经, 同时阅读了解河图谶纬一类的书籍, 他在学习中没有固定的老师。 ( 申屠蟠 ) 当初和济阴人王子居一起在太学学习,子居病重,把身后事托付给申屠蟠。( 王子居死后, ) 申屠蟠就徒步背着他为他奔丧, 到了济阴, 在河巩一带碰上当地的司隶从事官,从事官认为他有道义,办了通行证护送申屠蟠,申屠蟠不答应,把通行证扔在地上就离开了。 (王子居的 ) 丧事办完后,他才回家。前前后后凡是( 朝廷 )用蒲车特意征召 (他入朝为官的 ) , ( 他) 都没有前去。他一直活到七十四岁高龄,最后自然死亡。宋弘字仲子,京兆郡长安县人, 光武帝即位, 授予宋弘太中大夫的职务。家中却没有一点积蓄,这种清廉的风格受到了世人的好评。光武帝曾经向宋弘了解国内通博之士, 宋弘便推荐了沛国的桓谭, 称他才学广博, 几乎可以赶上杨雄与刘向刘歆父子。光武帝于是任命桓谭为议郎、 给事中。 此后光武帝每次宴会,总是叫桓谭弹琴, 因为他很喜欢那种美妙的轻音乐, 宋弘知道后,心中便不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