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1《蟋蟀的住宅》优质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3485717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1《蟋蟀的住宅》优质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1《蟋蟀的住宅》优质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1《蟋蟀的住宅》优质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1《蟋蟀的住宅》优质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1《蟋蟀的住宅》优质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1《蟋蟀的住宅》优质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1《蟋蟀的住宅》优质课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1蟋蟀的住宅优质课教学设计11蟋蟀的住宅 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p 】 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说明性的科学小品文,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筑成的等知识,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语言精炼传神,字时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课文生动而富有儿童情趣,深受学生青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科学的奇妙,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看书的习作实践中去。 【教学目标】 1.认识“宅、隐”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等14个字,会写“住宅、临时”等16个词语。 2.知道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能理解蟋蟀的住

2、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 3.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 4.能通过比较,体会采用拟人手法表达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能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 2.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课前观察蟋蟀,搜集蟋蟀的图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宅、隐”等9个生字,会写“宅、临、慎、选、择、址、良、穴、厅、卧、卫”11个字。 2.知道课文从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

3、程两方面进行了介绍,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文导入,激发阅读期待 1.课件出示蟋蟀图片和英国麦加文的昆虫片段。 2.请学生朗读,并说说对蟋蟀有哪些了解。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教师提问:蟋蟀的住宅是指什么?(蟋蟀的巢穴)【设计意图】以蟋蟀图片开课,巧妙地借用课后链接的资料,让学生对蟋蟀的了解从感性到理性,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板块二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2.学生交流。 (1)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 住宅隐蔽毫不慎重住址优良 挖掘搜索倾斜骤雨布置抛出 (2)整体感知:课文围绕蟋

4、蟀的住宅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3.教师提问:课文中对昆虫的洞穴有哪几种称呼呢? (1)预设:住宅、隐蔽所、洞穴、巢穴。 (2)课件相机出示以上四个词语,“宅”和“穴”变红。教师指导书写:“宅”和“穴”都是宝盖头,下半部分应该写得舒展。 (3)请根据生活经验说说这些称呼的区别。 预设:住宅规模较大,各种结构和功能都要有。其他的就比较随意、简陋。 4.朗读第1自然段。 板块三品读课文,了解住宅特点 1.教师提问:蟋蟀的住宅是什么结构的?有什么特点呢? (1)请自由读文,找一找,画一画。 (2)尝试完成蟋蟀住宅结构图。出示学习单,在图上标识蟋蟀住宅的结构和特点。 课件出示: 蟋蟀的住宅:平台大厅门口

5、卧室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3)相机指导书写“厅、卧、卫”3个汉字。 (4)请你根据结构图介绍蟋蟀的住宅。(结合结构图,学生根据课文第5、6自然段的内容介绍蟋蟀的住宅)2.教师提问:房子最重要的是好位置。蟋蟀的住宅在位置上有什么优势吗? 预设1:学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预设2:学生找到句子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隐蔽)教师随机指导认读“倾斜、骤雨”两个词语,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倾、骤”。 3.请为蟋蟀的住宅写一段推介词。(重点内容为住宅的特点和结构)【设计意图】先了解课文写了两方面内

6、容,然后以文中对住宅的称呼入手,带领学生了解蟋蟀住宅的结构、特点,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语言推介蟋蟀的住宅。从教学环节上体现了从整体到部分的教学规律。从教学策略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以语言训练为主线的理念。 板块四对比感知,随文指导写字 1.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 2.教师提问:这里还写了别的昆虫的隐蔽所,你知道是哪些昆虫吗? 3.课件出示短视频:其他昆虫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的情形。 4.教师采访学生:昆虫甲,你们怎么住在这么脏兮兮的地方?你们会在这儿待一辈子吗?(不会)原来这只是临时的隐蔽所。你花很长时间才找到这个洞穴吗?(并不是)这就叫得来不费功夫。昆虫乙,带你去更好玩的地方,怎么样

7、?(好呀)用课文中的话说,这就是弃去毫不可惜。 5.教师引读:现在我来当其他的昆虫,全班同学自然就是蟋蟀啦!我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而你们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我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而你们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我利用现成的洞穴,而你们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 提问:蟋蟀这样讲究,课文中有哪些词语可以概括它这个特点呢?(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6.依学习进程出示短语。 课件出示: 临时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 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住址排水优良温和的阳光 (1)指名学生分行朗读短语。 (2)课件中“临、隐、慎、址、良”变红,学生认读。 (3)指导写“临、慎、选、

8、择、址、良”6个字。提示:“慎”字右边的“真”中间是三横,彼此间距相等;“临、慎、择、址”4个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5)反馈评价,调整提升。 【设计意图】蟋蟀选址慎重,不肯随遇而安都是在对比中体现出来的。教学中利用采访的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p 语,在引读中感受蟋蟀的与众不同。最后在词语中识字,在识字后指导书写,把学文、学词和识字写字有机融合。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掘、搜、抛”3个生字,会写“专、寸、较”3个字,会写“住宅、临时”等16个词语。 2.知道蟋蟀住宅的修建过程,能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 3.能从课文准

9、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 4.能通过比较,体会采用拟人手法表达的好处。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中想象,体会工程伟大 1.勾画圈点,理清修建过程。 (1)默读课文第79自然段,想一想蟋蟀是怎么修建住宅的。 自学要求:用横线画出写蟋蟀在不同时间阶段修建住宅的语句。结合这些提示时间的语句,说一说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 (2)全班交流。 预设:写蟋蟀修建住宅的时间的语句有“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儿,明天做一点儿”“即使在冬天”。 教师提问:这些时间里蟋蟀都干了什么呢? 预设:在秋天初寒的时候挖掘,余下的时间整修,即使在冬

10、天也在整修。 (3)教师提问:从秋天到冬天,蟋蟀一直在修建住宅,如果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你会想到什么呢?(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不肯将就)2.学习挖掘的过程,感受工程的伟大。 课件出示: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1)默读,找一找蟋蟀挖掘洞穴的动作和工具,用不同的记号标注。 (2)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前足扒土大颚搬掉土块后足踏地两排锯铺开泥土 学生根据找出的词语,说一说,演一演蟋蟀挖掘的过程。(学生演示的过程中,教师相机评价强壮的蟋蟀、有力气的蟋蟀)(3)出示放大的蟋蟀图片,引导学生联系蟋蟀挖掘的情景,

11、说说自己的感受。(不容易、很难想象蟋蟀是怎么做到的)(4)指名读: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 教师提问:蟋蟀这样挖掘会持续多久呢?(引导学生关注句子“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5)教师引读:一连两个钟头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我”都看得不耐烦了蟋蟀还在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蟋蟀用它细小、柔弱

12、、简单的工具长时间地劳作,才有那样清洁、干燥、卫生的住宅,难怪作者感叹“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设计意图】 紧扣蟋蟀修建住宅的时间和修建住宅的动作两个重点展开教学,在充分练习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蟋蟀挖掘住宅的过程后,运用引读的方法,把挖掘的时间、挖掘的工具整合起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理解为什么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整个过程体现了在读中感悟的教学理念。 板块二补充资料,感受细致观察 1.教师提问:读课文第79自然段,你觉得蟋蟀是一种怎样的昆虫?(有耐心、不怕辛苦、勤劳、精益求精)2.是谁记录了蟋蟀修建住宅的整个过程呢?(法布尔)从秋到冬,漫长的日子里,法布尔都在干什么呢

13、?请联系课文内容想象并说一说。 3.资料补充:法布尔在普温斯教书时,经常到附近一条沙路上观察昆虫。有一天大清早,他在沙路上走着,忽然听到蟋蟀的叫声,于是就循着声音来到一块大石头旁,轻轻地躺了下来。几个农妇早上下地时看见他,到黄昏收工时,仍看他躺在那里。她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怎么花一天的工夫,就看着一块石头,简直中了邪!其实他是在观察石头旁边的昆虫。 4.教师小结:作者对蟋蟀的观察细致入微,可以想象,从外部到内部,从秋天到冬天,从幼虫到成虫,需要多么细致、持之以恒的一番观察啊!而这一切行为的背后,我觉得就是作者对科学研究的负责和热爱,更是对蟋蟀的关注和尊敬。 【设计意图】此环节将教学目标指向作者

14、连续细致的观察。通过想象和补充资料,法布尔细致观察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丰满起来。 板块三对比阅读,体会写法之妙 1.梳理生动描写的句子。 (1)教师引导:法布尔在观察蟋蟀之后,毫不吝惜地赞美 课件出示: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2)指名朗读。

15、2.比较语言表达的不同。 (1)引导:英国麦加文的昆虫片段中这样写蟋蟀课件出示课后第三题中的文段。 (2)指名读。比较一下两种写法,你发现了什么?(法布尔把蟋蟀当作人来写,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有趣)3.引导交流:法布尔赞美昆虫,赞美生命。你还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这一点? 学生自由发言。 4.出示昆虫记中的一些章节的标题,进一步体会饱含赞美的拟人写法。 昆虫记中有很多这样的标题:狼蛛的家庭生活天生攀岩家蜘蛛离乡记螳螂的爱情。你对哪一章感兴趣呢?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有比较就有区别,再次引入课后资料,学生对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更了解。让学生再次回到文中寻找这些语言,这是回归;引入昆虫记中的章节标题,这是开拓。在这一开一合中,学生的阅读视野被打开。 板块四观察字形,自主抄写词语 1.出示词语:挖掘、搜索、抛出,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掘、搜、抛”3个生字。 2.学生练习书写“专、寸、较”3个字,自评、互评,逐步提升书写水平。 3.抄写“住宅、临时”等16个词语。 【设计意图】归类识记带有提手旁的字,书写两个独体结构的字,练习抄写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