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什均衡定义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3485556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纳什均衡定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纳什均衡定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纳什均衡定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纳什均衡定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什均衡定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纳什均衡定义:假设有n个局中人参与博弈,给定其他人策略的条件下,每个局中人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个人最优 策略可能依赖于也可能不依赖于他人的战略),从而使自己效用最大化。所有局中人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 (Strategy Profile)。纳什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战略组合,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参与人最优策略组成。即在 给定别人策略的情况下,没有人有足够理由打破这种均衡。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 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

2、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来源囚徒困境的故事讲 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 的证据。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 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然而, 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不坦白的话判一 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不坦白的话判十年,坦白还是比不坦白好。 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

3、八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但这个帕累 托改进办不到,因为它不能满足人类的理性要求。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 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一一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主旨囚徒们虽然彼此合作,坚不吐实, 可为全体带来最佳利益(无罪开释),但在资讯不明的情况下,因为出卖同伙可为自己带来利益(缩短刑期), 也因为同伙把自己招出来可为他带来利益,因此彼此出卖虽违反最佳共同利益,反而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 但实际上,执法机构不可能设立如此情境来诱使所有囚徒招供,因为囚徒们必须考虑刑期以外之因素(出 卖同伙会受到报复等),而无法完全以执法者所设立之利益(刑期)作

4、考量。“囚徒困境”定义是1950年 美国兰德公司提出的博弈论模型。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 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半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 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两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 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2)匚纳什均衡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假设有n个局中人参与博弈,如果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即为了自身利益的 最大化,没有任何单独的一方愿意改变其策略的1),则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

5、衡纳什均衡所有局中人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Strategy Profile)。纳什均衡,从实质上说,是一种非合作博 弈状态。纳什均衡达成时,并不意味着博弈双方都处于不动的状态,在顺序博弈中这个均衡是在博弈者连 续的动作与反应中达成的。纳什均衡也不意味着博弈双方达到了一个整体的最优状态,经济学定义所谓纳 什均衡,指的是参与人的这样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 换句话说,如果在一个策略组合上,当所有其他人都不改变策略时,没有人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则该策略 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特性:存在性在同时博弈中(纯策略的)纳什均衡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唯一性在纳什均衡

6、存在的条件下,它既可能是唯一的,也可能不唯一。最优性如果纳什均衡存在,则它既可能是最优的,也可能不是最优的。经典案例囚徒困境1950年,数学家塔克任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在给一些心理学家作讲演时,讲到两个囚 犯的故事。)假设有两个小偷A和B联合犯事、私入民宅被警察抓住。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不同的两个房 间内进行审讯,对每一个犯罪嫌疑人,警方给出的政策是:如果一个犯罪嫌疑人坦白了罪行,交出了赃物, 于是证据确凿,两人都被判有罪。如果另一个犯罪嫌疑人也作了坦白,则两人各被判开8年;如果另一个犯 罪嫌人没有坦白而是抵赖,则以妨碍公务罪(因巳有证据表明其有罪)再加刑2年,而坦白者有功被减刑8 年,立即释放

7、。如果两人都抵赖,则警方因证据不足不能判两人的偷窃罪,但可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将两人 各判入狱1年。囚徒困境博弈AB坦白抵赖坦白-8,-80,-10抵赖-10,0-1,-1关于案例,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1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 首先应该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事双方都会怀疑对方会出卖自己以求自保、其次才是亚当斯密的理 论,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进行选择。这两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盘算 过程:假如他坦白,如果我抵赖,得坐10年监狱,如果我坦白最多才8年;假如他要是抵赖,如果我也抵 赖,我就会被判一年,如果我坦白就可以被释放,而他会坐10年

8、牢。综合以上几种情况考虑,不管他坦白 与否,对我而言都是坦白了划算。两个人都会动这样的脑筋,最终,两个人都选择了坦白,结果都被判8 年刑期。基于经济学中Rational agent的前提假设,两个囚犯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是坦白招供,原本对双 方都有利的策略不招供从而均被释放就不会出现。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8年的结局,纳 什均衡”首先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战:按照斯密的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 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最终全社会达到利他的效果。但是我们可以从“纳什均衡”中引出“看不见的 手”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 重要影

9、响纳什均衡理论奠定了现代主流博弈理论和经济理论的根本基础,正如克瑞普斯(Kreps,1990) 在博弈论和经济建模一书的引言中所说,“在过去的一二十年内,经济学在方法论以及语言、概念等 方面,经历了一场温和的革命,非合作博弈理论巳经成为范式的中心在经济学或者与经济学原理相关 的金融、会计、营销和政治科学等学科中,现在人们巳经很难找到不懂纳什均衡能够消费近期文献的 领域。”纳什均衡的重要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1.改变了经济学的体系和结构。非合作博弈论的概 念、内容、模型和分析工具等,均巳渗透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环境经 济学等经济学科的绝大部分学科领域,改变了这些

10、学科领域的内容和结构,成为这些学科领域的基本研究 范式和理论分析工具,从而改变了原有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各分支学科的内涵。2.扩展了经济学研究经济问 题的范围。原有经济学缺乏将不确定性因素、变动环境因素以及经济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模式化的有效办 法,因而不能进行微观层次经济问题的解剖分析。纳什均衡及相关模型分析方法,包括扩展型博弈法、逆 推归纳法、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等概念方法,为经济学家们提供了深入的分析工具。3.加强了经济学研究 的深度。纳什均衡理论不回避经济个体之间直接的交互作用,不满足于对经济个体之间复杂经济关系的简 单化处理,分析问题时不只停留在宏观层面上而是深入分析表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和规

11、律,强调从微观个 体行为规律的角度发现问题的根源,因而可以更深刻准确地理解和解释经济问题。4.形成了基于经典博弈 的研究范式体系。即可以将各种问题或经济关系,按照经典博弈的类型或特征进行分类,并根据相应的经 典博弈的分析方法和模型进行研究,将一个领域所取得的经验方便地移植到另一个领域。5.扩大和加强了 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联系。纳什均衡之所以伟大,就因为它普通,而且普通到几乎无处不 在。纳什均衡理论既适用于人类的行为规律,也适合于人类以外的其他生物的生存、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纳什均衡和博弈论的桥梁作用,使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经济学与其 他学科相互促进

12、的良性循环。6.改变了经济学的语言和表达方法。在进化博弈论方面相当有造诣的坎多利(Kandori,1997)对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的名言“你甚至可以使一只鹦鹉变成一个训练 有素的经济学家,因为它必须学习的只有两个词,那就是供给和需求”,曾做过一个幽默的引申, 他说,“现在这只鹦鹉需要再学两个词,那就是纳什均衡”。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 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 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巳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

13、了。青蛙现象告诉我 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 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我们的组织和社会生存的主要威胁,并非来自突如其来的事件,而是 由缓慢渐进而无法察觉的过程形成。人们目光短浅,只看到局部,而无法纵观全局,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 可以从容面对,对于悄悄发生的大的变化,而无法察觉,最终会带给我们更加严重的危害!.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 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 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刺猬法

14、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八.手表定律: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 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对于一个人不 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在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我们都要面对“鱼 与熊掌不能兼得”的苦恼。在面对矛盾选择的时候,我们推荐使用“模糊心理”。所谓“模糊心理”,就 是在一个很难决策的情况下,以潜意识的心理为主要基调,做出符合潜意识心理的选择。心理学研究表明,“模糊心理”实际上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积累的一种心理沉积。也许你并不能说出一条明确的原因,但 是通过心理的潜意识,一般情况下可以做出最符合个体心理需求的决定。这里说的潜意识,实际上就是我 们常说的第一印象。“模糊心理”在矛盾选择面前,能够提供给我们最安全的心理保护,因而是值得提倡 的。核心理念:更多选择、更多标准会让人无所适从。应用要诀:明确目标、不受干扰;懂得取舍,该放 则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