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13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3485045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13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13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13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13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13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13(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1. 间断平衡论完全替代了达尔文学说。(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 脊椎动物颌弓与脑颅的连接有_、_、_、_四种类型。脊椎动物颌弓与脑颅的连接有_、_、_、_四种类型。双接式$舌接式$自接式$颅接式3. 内含子通常可以在相关基因的同一位置发现。(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 指出错误的回答,毛霉菌的孢子囊具有:( ) A囊轴 B囊托 C囊领 D囊梗指出错误的回答,毛霉菌的孢子囊具有:()A囊轴B囊托C囊领D囊梗B5. 在兼用代谢途径中,合成代谢途径与分解代谢途径除方向相反外,整个途径的各环节是相同的。( )在兼用代谢途径中,合成代

2、谢途径与分解代谢途径除方向相反外,整个途径的各环节是相同的。()错误6. 动物的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动物依靠什么样的生理机能对外界刺激做出适应性反应?动物的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动物依靠什么样的生理机能对外界刺激做出适应性反应?正确答案:动物体内有两套对内外变化作出反应的系统即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通过感受器对信息的接受和整合反馈给这两套系统再作出相应的应答。动物体内有两套对内外变化作出反应的系统即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通过感受器对信息的接受和整合,反馈给这两套系统,再作出相应的应答。7. 哪一年联合国第一次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A、1972年B、1980年C、1987年D、1992年哪一年联合

3、国第一次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A、1972年B、1980年C、1987年D、1992年正确答案: A8. 用完全混合曝气法进行污水处理时,应调整污水中BOD5:N:P浓度的最适比例为( )。 A100:50:10 B100:20:10用完全混合曝气法进行污水处理时,应调整污水中BOD5:N:P浓度的最适比例为()。A100:50:10B100:20:10C100:10:1 D100:5:1D9. 染色体上5&39;-mCpG修饰对基因表达的影响途径,最佳选择是_。 A改变染色体的折叠精密度和局部构象 B染色体上5-mCpG修饰对基因表达的影响途径,最佳选择是_。A改变染色体的折叠精密度和局部构象

4、B效应特异的DNA结合蛋白,改变调节模式C保护自身不受外源不相容遗传物质的侵染D以上所有都对D考点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DNA甲基化是最早发现的修饰途径之一,可能存在于所有高等生物中。DNA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去甲基化则诱导了基因的重新活化和表达。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体结构、某些区域DNA构象、DNA稳定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抑制了转录因子与启动区DNA的结合效率。10. ED途径主要存在于某些葡萄糖的厌氧菌中。( )ED途径主要存在于某些葡萄糖的厌氧菌中。()错误11. 关于增强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没有方向性 B可以在内含子中 C有基因特异性

5、 D调控邻近基因的转录关于增强子的描述错误的是()A没有方向性B可以在内含子中C有基因特异性D调控邻近基因的转录E有的含有负调控序列C12. 15用含中性碳源(如甘油)的液体基本培养基培养E.coli不能诱导lacZ操纵子。1h后在培养基中加入乳糖和再隔一段15用含中性碳源(如甘油)的液体基本培养基培养E.coli不能诱导lacZ操纵子。1h后在培养基中加入乳糖和再隔一段时间加入过量的葡萄糖分别会对lac操纵子的表达有什么影响?15在最初的1h内没有诱导物(乳糖)的存在,所以lac操纵子是关闭的。加入乳糖后,因为没有葡萄糖,lac操纵子经诱导表达,使乳糖能够被利用,一段时间后加入的大量葡萄糖导

6、致分解代谢阻抑使lac操纵子重新关闭。13. 某研究人员将一个带有强启动子报告基因分别插入距离酵母细胞端粒50kb和10kb的区域,发现该报告基因在距离酵某研究人员将一个带有强启动子报告基因分别插入距离酵母细胞端粒50kb和10kb的区域,发现该报告基因在距离酵母细胞端粒50kb处有表达,而距离酵母细胞端粒10kb处没有表达。对报告基因在距离酵母细胞端粒10kb处不表达的合理解释是:A报告基因的插入改变了端粒的染色质结构B报告基因插入的方向有误C报告基因的表达产物被降解D转录因子不能结合到距离酵母细胞端粒10kb处D14. _的结构和发育特点,使羊膜动物彻底摆脱了它们在个体发育初期对_的依赖,

7、以确保脊椎动物在陆地上进_的结构和发育特点,使羊膜动物彻底摆脱了它们在个体发育初期对_的依赖,以确保脊椎动物在陆地上进行繁殖。在胚胎发育期间,发生_、绒毛膜、_等一系列胚膜是羊膜动物共有的特性,也是羊膜动物能在陆地上完成发育的重要适应。羊膜卵$水$羊膜$尿囊15. 真核基因组的结构特点中不包括哪一条( )A.重复序列多B.基因组结构大C.主要是多顺反子D.基因结构中有内含子E.外显子是不连续排列的参考答案:C16. 海洋中生活的软体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海洋中生活的软体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海洋中生活的软体动物大多数为雌雄异体,头足类雌性还有一对发达的缠卵腺和一对副缠卵腺,能分泌黏液,

8、将卵子黏附成卵群。雄性有精巢、输精管、储精囊、摄护腺、精荚囊和阴茎。在发育过程常具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时期,17. 细胞生命出现之前的进化是化学进化,细胞生命出现之后的进化是生物学进化,前者受化学规律支配的化学过程,后者是受生物学规律支配的生物学过程。(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8. Rickettsia是不能通过细菌过滤器的非专性寄生菌。( )Rickettsia是不能通过细菌过滤器的非专性寄生菌。()错误19. 下面中属于常规灭绝的原因的是( )A.物种的内在原因B.生存斗争C.隔离D.灾变事件参考答案:ABC20. 关于分子进化速率,表述错误的是( )A.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其进化速

9、率不同B.同一蛋白质分子,不同的区域或不同的氨基酸进化速率也不同C.越重要的分子进化速率越慢D.分子中越重要的氨基酸进化速率越快参考答案:D21. 说明Southern杂交的原理和方法。说明Southern杂交的原理和方法。1975年Southern建立起来的一种杂交方法,属固相一液相杂交。该法的主要特点是利用毛细现象将DNA转移到固体支持物上,称为Southern转移或Southern印迹(Southern blotting)。它首先用合适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将DNA切割,进行电泳分离,然后利用干燥的吸水纸产生毛细作用,使液体经过凝胶,从而使DNA片段由液流携带从凝胶转移并结合在固体支持物表面

10、。22. 与单批发酵相比,微生物的连续发酵具有许多优点,如_、_、_和_等;同时,也还存在某些缺点,与单批发酵相比,微生物的连续发酵具有许多优点,如_、_、_和_等;同时,也还存在某些缺点,如_,_和_等。高效$自控$产品质量稳定$节约劳力和资源$菌种易退化$易污染杂菌$营养物利用率较低23. 质膜对甘油是自由扩散的。质膜对甘油是自由扩散的。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24. 分子系统发生分析主要分成三个步骤有( )A.分子序列或特征数据的分析B.系统发生树的构造C.结果的检验D.统计分析参考答案:ABC25. 简述内质网、高尔基器(体)、线粒体、溶酶体、中心粒的结构特点及主要机能。简述

11、内质网、高尔基器(体)、线粒体、溶酶体、中心粒的结构特点及主要机能。内质网:贯穿于整个细胞质的管状或囊状的网状膜性管道系统,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可分为粗糙内质网和光滑内质网,前者的外面附有核糖体颗粒,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部位,还参与蛋白质的修饰、加工和运输;后者无核糖体,与脂类合成、糖类代谢有关,也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高尔基器:是由大囊泡、小囊泡和扁平囊泡构成的一种膜结构囊泡系统,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参与细胞分泌物的储存、加工、转运及糖的合成等。线粒体:是一些线状、小杆状或颗粒状的小体;由内外两层单位膜构成,内膜向内形成一些隔,称为线粒体嵴。内含丰富的酶系统,是细胞呼吸中心,氧化产生

12、能量储存在ATP中,有“动力工厂”之称。溶酶体:是由一层单位膜所围成的颗粒状结构,大小在0.250.8m之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把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有溶解和消化作用,还能分解异物、清除衰老细胞等。中心粒:短柱状小体,体壁由9组微管环列而成,每组又由3个微管构成。位于细胞核附近,常成对存在,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为动物细胞特有。26. 以下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群的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也都可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繁殖的单位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D.种群基因库的基因没有物种

13、基因库的基因丰富参考答案:D27. 核被膜的形成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什么意义?核被膜的形成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什么意义?核膜的出现及其区域化作用,为细胞遗传信息的保存、复制、传递及发挥其对细胞代谢和发育的指导作用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微环境,提高了上述各项活动的效率。 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的物质流和信息流。 可以合成部分生物大分子。 在细胞分裂中参与染色体的定位和分离。 28. 逆转录病毒中的src基因来源于鸡细胞中正常的酪胺酸激酶基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癌基因,携带sic逆转录病毒中的src基因来源于鸡细胞中正常的酪胺酸激酶基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癌基因,携带sic基因的逆转录病毒是( )。A

14、单链DNA病毒B双链DNA病毒C单链RNA病毒D双链RNA病毒正确答案:C29. 物种是宏观进化的基本单位。(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0. 下列四种思维方式中,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最小的是:( )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形式思维D、辩证下列四种思维方式中,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最小的是:( )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形式思维D、辩证思维正确答案: A31. 同聚物加尾法实际上是一种人工黏性性末端连接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易自身环化B连接效率较低C同聚物加尾法实际上是一种人工黏性性末端连接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易自身环化B连接效率较低C用任何一种方法制备的DNA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连接D其核心是利用末端转移酶的功能,将载体和外源DNA的3端再加上一端寡核苷酸E可能会产生某种限制酶切位点正确答案: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