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单元练习认识化学变化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3484028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复习单元练习认识化学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期末复习单元练习认识化学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期末复习单元练习认识化学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期末复习单元练习认识化学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复习单元练习认识化学变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镇镇中心初级中学化学组期末复习单元测试 2013/1/7认识化学变化( )1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A散热的速度加快 B聚集的热量增加C柴禾的着火点降低 D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 )2奶奶年青时用煤球煮饭,现在家庭用煤做成蜂窝状,这种变化是为了 A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C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 D降低煤的着火点 ( )3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则实际参与反应的和两种粒子个数比为 A1:1 B1:2 C2:1 D4:3( )46 g铝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 A小于6 g B等于6 g C大于6 g D无法判

2、断( )5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气) 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 A元素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数目 D物质的总质量( )6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a(0H)2+CO2=CaCO3+H2O BNa2CO3+HCl=2NaCl+H2O+CO2C3CO+Fe2O3 2Fe+3CO2 DFeSO4+Cu=Fe+CuSO4( )7某化学反应可用下图表示 分别表示不同的分子或原子,则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在反应A+B=C+D中,已知25 g A和lO g B

3、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 g C和m g D,则m值是A15 B20 C25 D30( )9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烟头引起,故防火要从细节做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状”是 A使可燃物达到燃烧的温度 B提供可燃物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0在X+3O2 2CO2+3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应为AC2H4O2 BCH4O CC2H6O DCH4( )11常德桥南”1221”特大火灾教训惨痛。如果室内遭遇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不正确的是A尽快到达最近的可用出口楼梯 B可将毛巾用水浸湿,捂在口鼻上作防毒面具C遇房内浓烟弥漫时,可匍匐爬行逃生 D躲在衣柜内等待救援( )l2.已知化

4、学方程式:R+2O2CO2+2H2O,则关于R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碳、氢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1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物 质abCd反应前质量(g)44515反应后质量(g)待测26014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4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 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 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C. 水分解过

5、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 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15 .有A、B、C三种物质各5 g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B+C=2A+D。充分反应后的剩余物质中含有6 g A、6 g D和若干克B,则参加反应B、C的质量比为 16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 (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mg;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ng。 m和n的关系为:m n(填“”或“=”)。 (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铁钉的质量为x g;其生锈后的质量为了y g。 x和y的关系为:x y(填“”或“=”)。 (3)丙同学实验测定的数据有:铁、硫酸

6、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ag;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bg。a与b的关系为:a b(填“”或“=”)。 (4)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 ,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17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因是: (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7、 (3)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 A用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18.对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三个化学反应如下: C+O2 点燃 CO2 2H2+O2 点燃 2H2O 2Mg+O2 点燃 2MgO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一是_ 其二是_请你另外写出一个符合这两点的化学方程式:_19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A物质属于 。(填物质分

8、类) (3)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4)分析以上微观过程模拟图,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202005年5月19日,承德暖尔河再次发生瓦斯爆炸特大事故。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瓦斯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波,并放出有毒气体。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2)当发生瓦斯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 (填番号)。 A站在原地不动 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 C若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 (3)瓦斯爆炸后,为了防止二次爆炸,应采取的措施是: 、 (答两条)。 (4)煤矿瓦斯爆炸有三个必须条件 瓦斯浓度达到爆炸限度、 和足够的 ,对任何一个条件的有效控制都可避免瓦斯爆炸。据此,我国安全监管部门提出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三项措施。请对其中的任意一项措施进行解释: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