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化工厂万ta球型掺混树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3483219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化工厂万ta球型掺混树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某某化工厂万ta球型掺混树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某某化工厂万ta球型掺混树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某某化工厂万ta球型掺混树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某某化工厂万ta球型掺混树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某化工厂万ta球型掺混树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化工厂万ta球型掺混树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言T化工厂为满足市场需求,拟投资7600万元人民币进行新型系列PVC产品开发,建设球型树脂、掺混树脂等PVC新型号树脂3.5万t/a,从而使该厂PVC聚合能力由6.5万t/a提高到10万t/a。根据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和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本工程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T化工厂委托T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本工程项目的环评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单位编制人员在现场踏勘和初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的编制工作,现提出T化工厂新增3.5万t/a球型、掺混树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呈报环境保护行政主

2、管部门审批。1编制依据11 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理12 T市人民政府令第28号(2000)T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3 T市经委津经科20012号“关于下达2001年T市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的通知”14 T化工厂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15 T化工厂委托T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进行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委托书2工程概况21 项目概况211 项目名称T化工厂3.5万t/a球型、掺混树脂项目212 建设单位T化工厂213 建设性质改扩建214 主要工程内容1) 建新型聚合装置及后处理工序装置;2) 新建一套VCM单体储存输送装置;3) 公用工程,冷却循环系统增加500

3、m3/h冷却塔4台、水泵及真空泵等;4) 在污水处理场新增200 m3污水池1座;5) 包装车间,新增10万t/a全自动包装码垛机一套。215 项目总投资:7568.10万元216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本项目设计规模为新增3.5104t/a 悬浮法PVC聚合能力,技改项目完成后,该厂悬浮法PVC总聚合生产能力由现有的6.5104t/a增至10104t/a。(2)产品方案:掺混树脂2.0万t/a;球型树脂1.5万t/a。217 职工人数本项目新增职工74人,总定员727人。218 年操作时间:8000小时。219 建设地点及厂区平面布置在T化工厂厂区内建设,厂区平面布置见附图。22 现有装置

4、概况221 现有相关装置生产能力T化工厂现有PVC生产规模8.5万t/a,以电石法生产VCM单体。其中悬浮法PVC生产能力6.5万t/a,糊树脂生产能力2.0万t/a。在本次技改中,为逐步淘汰电石法聚氯乙烯工艺路线,拟建装置不再采用电石法工艺路线,而是利用T港距该企业较近的优势,外购VCM单体,引进一套新型聚合装置,配套增加汽提、离心干燥、包装等后处理工序和VCM储运装置,使悬浮法PVC聚合生产能力增加3.5万t/a,使总聚合能力达到10万t/a。222 现有生产工艺描述现有生产工艺为电石法聚氯乙烯工艺路线,原料以电石法生产,采用悬浮法生产PVC树脂。其生产过程由电石法生产单体氯乙烯(VCM)

5、、聚合、汽提、脱水干燥、包装等部分组成。同时还包括原料、辅料供给系统,VCM回收系统,及环保治理系统等。(1)氯乙烯(VCM)单体制备:电石制乙炔与氯化氢合成法。工艺概述如下:电石经破碎入乙炔发生器,加水进行反应,生成的乙炔气经洗涤、冷却、压缩后再用配制的次氯酸钠脱除其中的硫磷等杂质。经碱洗后的湿乙炔气,经砂封与来自氯化氢合成的干燥氯化氢气体按一定比例进入混合器中混合。混合后气体进入石墨冷却器用-35的盐水进行冷冻脱水,经酸雾过滤器除掉气体夹带酸。经预热入装有氯化汞触媒的列管式转化器进行反应。转化后生成的氯乙烯气体脱汞送入泡沫脱酸塔,加水洗去气体中氯化氢气,再入碱洗塔加氢氧化钠溶液洗去气体中残

6、余的氯化氢后,或与聚合回来的未反应的氯乙烯一起进入气柜,或经机前冷却器冷却至10以下脱水进压缩机加压至5.01056.0105Pa入机后冷却器,使其中所含水冷凝。再经冷凝器,气体便冷凝为粗氯乙烯液体,送入低沸塔蒸出粗氯乙烯液体中的乙炔等低沸点物,冷凝器没冷凝的气体经尾气冷凝器后再回收后放空。塔釜液体再入高沸点蒸馏塔蒸出氯乙烯气体,经分离和成品冷凝器冷凝成为液体氯乙烯入单体贮槽,供聚合使用。电石法生产VCM单体工艺过程有含VCM精馏尾气的排放、含汞废水的排放及大量电石渣和汞触媒的产生,对环境危害比较严重。(2)PVC聚合:聚合生产为分批作业方式,首先向聚合反应釜中加入水、引发剂、分散剂、加热到预

7、定温度后加入VCM,在搅拌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控制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至达到设定终止条件时加入抑制剂,使反应终止,反应生成物称为浆料,转入下道工序,并放空聚合反应釜,用水清洗反应釜后在密闭条件下进行涂壁操作,然后重新投料生产。反应后的PVC浆料由聚合釜送至浆料槽,再由汽提塔加料泵送至汽提工序。蒸汽总管来的蒸汽经蒸汽过滤后,对浆料中的VCM进行汽提,VCM随气提汽从浆料中带出。气提汽冷凝后,经含氧分析,合格后排入气柜或去聚合工序回收压缩机,含氧不合格时排空。冷凝水送至聚合工序废水汽提塔。其生产流程请见图2-2-1。气提后的浆料进入脱水干燥系统,以离心方式对物料进行甩干,离心处理后的湿PVC树脂与

8、热空气充分混合后进入旋风干燥器内进行干燥。干燥后物料再经筛分处理后用压缩空气送入成品料仓。其下部有包装机进行包装。包装后成品入库。VCM回收系统工艺流程见图2-2-2。 VCM回收 VCM 离 成 水 聚 气 心 品 引发剂 提 干 包 分散剂 合 燥 装 图2-2-1 PVC生产流程示意框图 聚合釜排气 水 混合槽排气 气压缩机 气液 分 气 提 汽 柜 化 (N2、VCM) 离 液 VCM贮槽 水 再气提图2-2-2 VCM回收系统工艺流程图生产系统中,含VCM的气体均送入气柜暂存贮,气柜的气体经泵送入水分离器,分出液相和气相,液相为水,内含有VCM再送到气提器。气相为VCM和氮气进入液化

9、器,经加压冷凝使VCM液化,液相VCM送VCM原料贮槽,不液化的气体外排。223 主要原料、物料的消耗1)原料消耗原料原设计消耗定额见表2-2-1。2-2-1 原料原设计消耗定额一览表序号名 称单耗kg/tPVC年耗 t来源1VCM102487044电石法制备2引发剂3.13754.913外购3分散剂0.76549.103外购2)配套工程消耗配套工程消耗定额见表2-2-2。224 污染排放概况污染流程请见图2-2-3。2-2-2 配套工程原设计消耗定额一览表序号名 称单耗(单位)tPVC来 源1水34.22(m3)自 备2电358.73(kwh)自 备3蒸汽1.23(t)自 备4软化水3.01

10、6(m3)自 备 电石法制备VCM PVC聚合 冷凝、压缩 S1 W2G5 W5 S4 W1 VCM 回收系统 G1 G3G2 汽 提 离 心 干 燥 W3 S2 L1 S3 气密仓 经料斗直接包装图2-2-3 污染流程图 1)废气排放源G1:工艺过程所有含VCM的尾气经过回收处理后的最终排放点,气体成分为N2和微量VCM;G2:汽提塔塔顶尾气。汽提塔尾气自塔顶排出后进入冷凝冷却器,将所含大部分水蒸气冷却,不凝气体经在线分析仪检测,其中含氧3%时直排气柜,含氧3%时排空,排空时通过25m高排气筒排放,气体成分为N2和微量VCM;G3:干燥系统排气,经过旋风除尘和布袋除尘二级回收后排放的尾气,含

11、污染物为PVC微粒及微量VCM,通过8个高度20m的排气筒排放;G5:电石法生产VCM单体工艺过程中产生的VCM精馏尾气,所含主要污染物为VCM,经由22m高排气筒排放。2)废水排放源W1:聚合反应后,对反应釜的清洗水,含PVC微粒; W2:VCM回收系统排水,含VCM; W3:离心脱水系统排水,为浆料甩干脱出水,含微量PVC及微量VCM; W5:电石法生产VCM单体工艺过程产生的废水,具体产生部位主要有生产乙炔时乙炔发生器排出的电石渣废水、汞触媒更换时产生的含汞废水。 3)固体废物排放源 S1:聚合釜冲釜水中的沉淀物,成分为PVC; S2:甩干脱出水中的沉淀物,成分为PVC;S3:成品筛选的不合格产品,成分为PVC;S4:电石法生产VCM单体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废汞触媒和电石渣等。225 电石法制备VCM单体工艺污染排放概况1) 主要废气排放:废气排放主要为氯乙烯精馏尾气。氯乙烯精馏尾气自下而上经过列管式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后排空。活性炭吸附饱和后进行加温解析,同时将尾气切换至另一台吸附器继续进行吸附。解析时蒸汽通过列管间接加温活性炭吸附层,使氯乙烯气体解析出来,解析出来的氯乙烯经水封回收至气柜。解析完成后,往列管中通入凉水使活性炭吸附层降温后备用。两台吸附器交替进行吸附、解析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