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参赛 认识几分之一 郭芳丽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3482454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部参赛 认识几分之一 郭芳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部参赛 认识几分之一 郭芳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部参赛 认识几分之一 郭芳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部参赛 认识几分之一 郭芳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部参赛 认识几分之一 郭芳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部参赛 认识几分之一 郭芳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参赛 认识几分之一 郭芳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认识几分之一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2、学科:数学3、课时:第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圆片纸、正方形纸、小纸条二、教学课题认识几分之一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正式认识分数,但在平时的生活中,有的学生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接触过分数,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能很好的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进而能够有效的探索新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学情分析:我班学生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并且小组之间协调搭配,合作也比较默契,但是需注意几名学困生的反应并且要指导他们有效地参与

2、到小组合作中来。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教学准备:自行制作课件http:/ 小组合作 http:/ 板书:一半提问:一半月饼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你知道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1、认识1/2(1)、教师演示分月饼。指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

3、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2)、指导学生读写(3)、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是原图的1/2 ?哪些不是?说出理由。2、认识1/4要得到一个月饼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教师演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分之一。(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4)想一想,如何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折纸,然后在小组里交流。集中汇报展示。说一说各自的折法。说明白哪一部分是谁的1/4。(三)认识其他分数你们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或小纸条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认识其他的分数。全

4、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的分数。完成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四)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2、独立探究,完成第二组图片,1/4和1/3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2题。同分子分数比大小http:/ 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 百度百科 分数的产生(http:/ 。

5、分数的知识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达到优势互补,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4比1/3大,通过课件演示和联系实际举例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在“如何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时,放手让学生操作,学生积极性较高,用不同的方法来折,提高了动脑动手能力。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由于时间的关系,折出其它的分数环节进行地不够充分,练习得还不够。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