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教学设计(共12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3480833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虞美人教学设计(共1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虞美人教学设计(共1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虞美人教学设计(共1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虞美人教学设计(共1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虞美人教学设计(共1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虞美人教学设计(共1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虞美人教学设计(共12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虞美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李煜的生平,知人论世。2.过程与方法:学习李煜是如何写愁的,分析本词的写作手法,学以致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李煜国破家亡、被囚异国的愁苦,深入理解词人的“愁”情。教材分析:虞美人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属于自主赏析的课文。整本书包括三个单元的诗歌赏析,意在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及审美能力,主要的方法有知人论世,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即在不停的诵读中理解作品的情感。学情分析:上课的班级是合肥一所三批次生源的学校,学生整体素质不是很理想,但是这个班级是高二文科

2、重点班,语文素养还是不错的,对诗歌赏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赏析技巧。因为与学生不认识,所以首先要能让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让学生预习是给了一定的思考范围,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教学重点:分析手法,体会情感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教学设想:1、 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 激发学习诗词的兴 趣;3、反复诵读,深入体会词情并能简单仿写。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一、导入婉约词是宋词皇冠上一颗璀璨的夜明珠,它的开创者就是李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薄命君王,千古词帝。二、知人论世,简介作者及背景(插入品味视频)李煜,初

3、名从嘉,字重光。南唐宗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没有年号,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东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975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卞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晋封陇西郡公。李煜在政治上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懂书法,擅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虞美人是他生命中最后一首词。2、写作背景: 那是公园978年,李煜降宋的第三年,又到了七月七日,这天既是七巧节,又是李煜的生日,回忆在江南的时节,群臣祝贺,赐

4、酒赐宴,歌舞欢饮,现在冷清清的与小周后夫妻二人,比囚犯只少了脚镣手铐,李煜无比伤感,填了两首词,填完后,李煜叫小周后唱出来,小周后轻启朱唇,歌声哀怨,令人闻之心碎呀!三、听诵读 找意象 悟情感。思考:如果用词中的一个字概括诗歌的情感,应当是哪个字?词中哪个字最能概括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 愁 改这首词选择了哪些意象,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宇宙的永恒不变: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 实景人生之短暂无常:往事、故国、雕栏、玉砌、朱颜 虚景春水四、析手法 品语言 探 “愁”因(先诵读)找出你欣赏的一句,并说明理由(手法、内容、情感)展示虞美

5、人全词虞美人作者: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修辞手法:设问、比喻、对比、夸张。2、表现手法:虚实结合、乐景写哀情、情景交融。预习提示: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 “一切景语皆情语”,李虞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这些美好事物成了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春花秋月”容易勾起他对往事的伤心,更感今日的无比凄凉,昔日的欢乐一去不回,这种美景反成为惹人的烦恼,所以他希望 ,“春花秋

6、月” 尽早结束,其感情之悲怆伤痛可见。往事: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物质层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帝王尊荣等,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精神层面)。2、“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又”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折磨真让人难以忍受!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中,为什么用“应”? “朱颜”的含义是什么?针对李煜来说,哪些东西改变了?表现了词人对故国、家乡的思念。朱颜: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的容颜,国家的容颜明确:地位改变:尊贵的国君 卑贱的囚徒生活改变:荣华富贵、三宫六院窘迫不堪 一人相伴心情改变:快乐、幸福羞辱、悲痛4、

7、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被认为是李煜词最佳之句,你认为它妙在何处?小结:巧妙地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手法,江水奔腾流淌,一泻千里,如愁思的多;江水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如愁思的绵长。本句把无形的愁思赋在有形的流水上,有深度有力度地表达了感情,这哪是一江春水啊?简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抒情达到了极至。5、从词中找出使作者“愁”的原因,要求学生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扣文本讨论。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被囚之耻、思家之苦分析小结:五、比较阅读千秋岁秦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

8、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注】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西池:即金明池。鹓(yun)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飞盖:疾行的车辆。从抒情手法的角度比较分析此词与虞美人的相同之处。小结:1、以乐景写哀情2、对比比喻夸张3、情景交融4、虚实结合六、超级模仿秀在生活中,你也会遇到各种不顺,满怀愁情,请模仿虞美人写一首词来表达你的愁情(提示:学习压力、修路堵车、物价疯涨、分别在即,游戏失败等)(分组合作,修改一首词,用粗的签字笔抄写在白纸上,上黑板展示)虞美人祭李煜张帆空中落英秋风舞,触目愁肠阻。薄命国君真词帝,钩月寂寞深院梧桐泣。一晌贪欢身是客,

9、满鬓青霜落。莫知归去几多欢?作画写词翩翩娇娥伴。八、作业1背诵全词2读完本词后,有何感悟,请以虞美人为词牌,写一首词。3课后阅读赵佶的燕山亭从情感的角度分析它与虞美人相同之处。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赵佶 裁翦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从情感的角度比较分析此词与虞美人的相同之处。小结:故国之思、离家之痛、思家之苦、被囚之耻、亡国之恨。插入邓丽君的虞美人视频让学生跟着一起唱或者静静的欣赏。

10、总结我想,如果中国少了一个像李煜这样的皇帝,大家也许不会太在意,但如果少了一位像李煜这样的词人,那我们今天就欣赏不到这样魅力无穷的虞美人了。课后反思:虞美人是李煜的最后一首词,是一篇千古绝唱,催人泪下,是一篇写 “愁”的名作,是词人亡国被囚后的生活、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整首词读起来哀婉动人,让人心碎。其艺术表现方式非常巧妙,美景与悲情、当今与从前、物是与人非三组对比写尽了李煜的愁情。对比、夸张、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虚实结合,以乐景写哀情等手法的运用都加大了词的宽度与深度,淋漓尽致的写出了李煜的愁之多,愁之深。教学流程初读把握情感,找出意象,再读赏析语言,体悟愁的内涵,比较阅读秦观的

11、千秋岁意在巩固学生对诗歌手法的掌握与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此设计最大的亮点就是模仿秀。通过三个单元词的学习,学生对词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决定让学生模仿此词,给了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写一首词,收集后,发现学生的选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食堂饭菜、考试刷题、修路堵车、异性之间的好感。学生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毛晨霁:桃花杨柳何时醒?春意知多少。城市昨夜又春风,田园万物复苏等待中。高山平原依然在,只是容颜改。问你能有几多爱?恰似美味佳肴一小菜。该生没有注意到虞美人是一首伤感的词,根据他的想法是要表达农村环境遭到破坏的

12、主题,为此做了下面的修改。张帆:白雪红梅何时了?故园知多少。高楼昨夜又春风,田园不堪回首农药中。良田美池应犹在,只是水质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空雾霾到处游。赵然:市场变幻何时了?高价知多少。小楼昨夜价增高,惊起无房百姓泪滔滔。鲜渔猪肉应犹在,只是无钱买。问君能有几多金,翻看钱包存折已无言。看到学生写的这首词,真的很有同感,其实他的词只要把“无言”改成“用尽”就能押韵,但修改后还是表达了我想表达的情感。张帆:楼市风云何时了?变幻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价疯,蜗居不堪回首小巷中。高楼别墅应犹在,只是无钱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年绩效没到手。郭晶晶:天天堵车何时了?痛苦知多少。小路昨夜又不通,不知不觉堵到月明中。家中晚饭应犹在,只是变凉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四千万辆排长龙。读到这首词,就想到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那真叫一个堵,那时的车速绝对可以与蜗牛相媲美。张帆:修路绿化何时了?痛苦知多少。归途昨夜又不通,等待不堪回首月明中。美味佳肴应犹在,只是变凉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条车龙无尽头。就选其中三名学生的习作给大家笑一笑。由此可见,生活处处真的有语文,今后此类写作还是要经常进行。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