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困扰”疏导的个案研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3479240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困扰”疏导的个案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困扰”疏导的个案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困扰”疏导的个案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困扰”疏导的个案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困扰”疏导的个案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困扰”疏导的个案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困扰”疏导的个案研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困扰”疏导的个案研究结 题 报 告南京市安怀新村小学 徐 萍 孔小强一、 研究的缘起1、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应试教育是一种传统的教育制度,这个制度的出现使升学和就业的矛盾加剧,形成了对人才的选拔只能通过考试。它把全面发展的教育变成一味的追求成绩、分数,一个分数就定了一个人的乾坤。为了片面追求分数,只有用加重学生的负担,题海战术,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过度强化。实际上经过这种恶补的死板知识并不牢靠,有许多是无用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也会产生许多消极的东西。现在出现的学生厌学、高分低能乃至一些“学习心理困扰”,健康状况不佳,均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有关。2、学习压力的日益加剧

2、在应试教育片面追求高分的指挥棒下,有些家长、老师给了孩子巨大的压力。孩子整天生活在严肃、刻板、枯燥乏味的环境中 ,加上学习能力上有一些困难,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在学习压力日益加剧情况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们,他们的重负,他们的孤独,他们的苦恼,我们的老师、家长能知道多少?现在的父母都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使劲给孩子加压;或者在智力发展上采取高压和强迫的手段,把自己的孩子与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反复互相比较,使孩子对学习产生自卑、厌恶、恐惧和逆反等心理偏差;还有的父母尽管没有采取打骂、嘲讽等消极手段,但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恨铁不成钢等急躁心态,使得部分心智早熟的孩子产生对不起父母培养的严重内疚 ,

3、这种心理压力日益加剧,一旦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极易引发出走、厌世甚至轻生等极端行为。 如果, 我们教师、家长的教育和关怀没有跟上,种种学习压力对心理还不成熟的青少年是会造成终身打击的。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3、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我校区级“九五”规划课题小学生“行为障碍”疏导的个案研究,2002年已经结题,其研究目的是对部分小学生存在的“行为障碍” 开展跟踪个案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找出问题形成的原因,促进部分学生“行为障碍”的良性转变。经过全校教职工两年的共同研究,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总结出疏导小学生常见“行为障碍”的“四四五三六”操作方案,探究出相关的几个基本理念及其相互关系,汇编成小学生

4、“行为障碍”疏导的个案研究集等等。为了课题的研究深入发展,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我校又抓住了国家级“十五”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监护系统的构建与运作研究的契机,从“行为问题”向“心理层面”纵深推进,于2002年11月,申报了子课题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困扰”疏导的个案研究,并被总课题组正式批准立项,拉开了研究的序幕。二、 研究的实施1、 研究课题的界定: “学习心理困扰”是指部分学生因某些原因的阻挡,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的轻度困惑与干扰学习行为的心理现象。本课题是对某些日常学习行为规范做得较差,具有”学习心理困扰”的学生个案进行跟踪调研,旨在弄清其常见表现与形成原因,探

5、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疏导与转化的有效对策,从而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与学习能力。这里需要指出,本课题是针对有轻度“学习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干预、疏导与转化。至于个别患有中度或重度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及时转介到儿童心理疾病矫治部门医治。2、 研究方法的选择(1)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学习心理困扰”学生个体的跟踪转化研究,进行科学总结,形成个案报告。(2)经验总结法:通过研究,及时总结转化经验,教师撰写相关论文。(3)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和比较,了解 “学习心理困扰”学生的常见表现特点,分析形成原因,提出转化的对策建议。(4)文献资料法:检索有关文献资料作为研究的参考依据,选准

6、生长点,深化研究。3、 研究过程的运作(1)准备阶段(2002.92002.12)学习有关文章,拟好课题研究方案,报总课题组审批。(2)调查阶段(2003.12003.5)对全校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原始资料,对调查中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确立研究对象,分析形成的主客观原因,探讨初步的对策。(3)实施阶段(2003.62004.3)1、探究疏导和转化 “学习心理困扰” 学生的途径及一般策略。2、汇编疏导”学习心理困扰”学生转化的个案集。 (4)总结阶段(2004.42004.6)1、 完成研究后期的调查、统计、整理工作。2、 撰写课题的结题报告。3、 汇编成果文集。三、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一

7、)分析出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困扰”的六种类型及其主要 表现1、自卑心理 这类学生轻视自己,认为不如别人。有的因为自己有生理缺陷而害怕见别人,怕参与学习活动,经常离群独处;有的因为学习基础差,但对自己的期望值又较高,形成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因而酿成自卑情绪,羞于听到自己的成绩;有的因为父母离异给自己笼罩上阴影,产生自卑心理,听课时注意力分散,不认真做作业,考试成绩自然很差;也有的自以为不错,可是一旦自己的成绩不够理想,便一蹶不振,从而陷入自卑的深渊。2、依赖心理 这类学生表现为依赖性强,习惯于求助他人,不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甚至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一旦离开教师的辅助或别人的帮助,便会产生无所适从

8、的消极情绪和行为倾向。在家里,由于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自愿当孩子的家庭“助教”,许多应该由孩子独立完成的内容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了,多年“保姆式”的教育使孩子产生了较强的依赖心理,结果出现了教育的负效应。3、厌学心理 厌学心理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这类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4、懒散心理 这类学生精神松懈,行动散漫。有的课堂上无精打采,或歪头,或趴在桌子上,不动脑筋,作业拖拉;有的学习缺乏热情和主动精神,推一推,动一动,应付差事

9、;有的千方百计摆脱纪律的约束,借种种理由逃避集体活动,对老师撒谎,编造不完成作业的理由;有的在老师面前积极勤快,老师一走,他便自由散漫,外勤内懒。5、焦虑心理 这类学生焦躁不安,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或做事。有的容易被情绪左右,情绪差时,厌恶学习;有的下课时与大家嘻嘻哈哈,上课时便焦躁不安;有的做作业马马虎虎,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有的平时学习基础比较差,一到考试,便手忙脚乱,考试成绩不佳。6、 逆反心理 这类学生总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一种负向的心理活动。有的在学习上,反对师长为他安排一切,反对指教他;有的具有反抗性,常用“恶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你叫他写作业,他非但不做,还用脚去踢凳子或摔打身边的小

10、物品,或狂叫乱吼;有的在表面上情绪似乎缓和一些,但实际上仍旧“对着干”,在课堂上,用冷眼看老师,对老师的问题不理不睬;有的对师长的吩咐或教育,往往“阳奉阴违”。 以上六类“学习心理困扰”是常见的,当然还有自安、嫉妒、闭锁、自大等非常见的“学习心理困扰”。就是上述常见的表现,也是这一类学生的心理或行为特征,而不是某一个学生的全部行为;就其数量而言,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因此被列为个案的对象全校仅39人,平均每班3人左右。至于其他一些学生中的”学习心理困扰”多半则处于“朦胧期”、“苗头期”或“偶发期”,对他们应强化面上的教育,但不列为个案研究的对象。(二) 析出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1、

11、 识水平认有限。 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积累少,对客观现象的认识水平有限,往往造成观念偏颇,情绪不稳,或行为不良,还自以为是,从而影响学习,造成学习困扰。例如,社会上的知识贬值,文化无用,认为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收入高。少数小学生看到这种扭曲的个别社会现象,由于认识水平有限,不能正确地分析,想弃学,可是迫于父母的压力,造成学习上心猿意马,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差,长期如此,便产生厌学困扰。2、不良的气质特征。 人的气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逐步形成的。人的气质一般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一个人一般都是处于两种气质之间、略偏向某一气质的混合型。气质虽没

12、有好坏之分,但如果某种气质的某种倾向性走到了极端,就会导致学习上的困扰。例如:多血质的学生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容易导致焦躁不安的心理困扰;抑郁质的学生则容易产生孤僻冷淡、沉默寡言、自卑依赖的心理困扰。3、不良的家庭环境。家庭是人生长的摇篮。不同类型的不良家庭环境,往往会造成孩子不同的“学习心理困扰”。(1) 父母不和。 父母不和,终日唇枪舌剑,拳脚相加。子女调而不解,对父母会由不满到厌恶,更不会专心学习,必然导致学习困扰。(2) 父母离异。 人为的家庭离异,会使子女失去完整的爱,造成心灵创伤。据相关调查,在校小学生学习情绪和行为表现较差的,一半以上是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3) 父母溺爱。

13、有些父母认为自己年轻时吃够了苦,不能再让自己的孩子吃苦,于是对孩子过分宠爱,甚至溺爱,导致孩子不能承受压力与挫折,意志力薄弱,经不起考验,在学习上出现困扰。(4) 父母严厉。 父母对子女要求若过于苛刻,会使子女望而生畏,事事小心翼翼,时时惴惴不安,势必影响学习情绪,产生学习困扰。(5) 父母放任。 有的父母放任不管,孩子又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各种不良的影响便会乘隙而入,导致孩子在校学习迟到、早退,在家作业马虎、懒散厌学等学习困扰。(6) 长老袒护。除了父母以外,有的家庭三世同堂。长老过分袒护第三代,为他们“保驾护航”,其实是有害无益。这样的学生在学校一旦受到老师的批评,便会与老师对立,造成逆反

14、的学习心态。4、 学校教育的失误。小学生除了受家庭因素的影响,老师、同学与学校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1)个别老师的影响。 个别教师不讲究教育的方法,简单粗暴,讽刺挖苦,会让学生受到委屈,心灵受到伤害,于是学习没劲头,听课不认真,作业无心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习心理困扰”。(2)不良学友的影响。同学朝夕相处,彼此会产生影响。有的同学交上了厌学的朋友,学习成绩下降,心理困扰滋生。(3)消极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不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与校园文化氛围,容易引发学生不良的“学习心理困扰”。5、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1) 低素质左邻右舍的影响。 邻居素质的高低也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身处恋赌厌学、打

15、架斗殴、声音嘈杂的邻居环境,怎么会不造成孩子学习困扰呢?(2) 不健康社会文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地深入发展,一些对孩子成长消极的因素与信息随处可见。如儿童不宜的影视节目,不健康的书刊、网络文化对缺乏自控的孩子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成为“学习心理困扰”的应激源之一。(三)探究出小学生常见(六类)“学习心理困扰”疏导的基本对策1、 疏导自卑心理的基本对策(1) 正确地评价自己。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让自卑学生意识到: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既能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能如实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能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处而看不到自己的过人之处。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2) 正确地表现自己。 有自卑心理的人,不妨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要通过在“小”的成功中表现自己,以确立自信,逐步地克服自卑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给学生营造这种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成功,逐渐树立自信。(3) 正确地补偿自己。人的心理具有补偿能力。可以采用两种积极的补偿方式。一是勤能补拙。明明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有缺陷,但不背思想包袱,而以最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勤奋拼搏,去克服这些缺陷。二是扬长避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事实屡见不鲜,如达尔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