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四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347841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四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四篇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四篇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教学设计方案 篇1画这篇课文中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语的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根据刚入学的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年段训练的重

2、点,在教学本课时,要教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汉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因此,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 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首谜语诗,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谜语诗。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 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又为猜出谜底作了铺垫。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1多媒体课件展示山水画,引导

3、学生整体观察图画,然后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首先,学生自由读,要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用同桌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最后进行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这样,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三、诵读古诗,展开想像,体会感情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像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语

4、言文字的美。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引导分析。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句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见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句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5、“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句诗?3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引导学生猜出谜底: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朗诵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四、趣味练习,书写生字,课外延伸1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

6、一两句话。2指导书写“人、义、火、文”。3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课间玩谜语竞猜游戏。教学设计方案 篇2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展示我县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阶段性成果,促进本县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以及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转变和提升。特举办xxxx县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设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专项)评优活动。二、活动目标:以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中级)的内容,以单元设计为主题,采用中观教学设计思维,加强信息技术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案、开展教学评价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提高课堂教学质

7、量。三、设计要求:1、结合现行的课程内容,以信息化背景下的新课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强化以单元主题为主的中观教学设计。2、设计课型可以是常规课程,也可以是研究性学习课程。3、一个主题中包含若干个专题。4、设计模板参照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教材四、活动对象:所有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中小学教师。五、时间安排:1、3月在全县教育信息化推进会议上作具体的宣传、发动和布置工作。2、4月-5月,教师认真设计教学方案,或对原有的作业进行修改后交学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负责人。3、5月下旬,由各校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负责人组织,由各校主讲教师从中推荐好的教学设计作品上传。各校推荐的作品数量

8、在10件以内,原则上涵盖各学科。4、5月20前各校汇总打包后上传,材料内需要有汇总表以及教师的作品,具体邮箱是xxxx学校姓名学科教学设计主题课型5、6月xxxx县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小组组织评选,评出等第奖。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中探究出两步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应用两步乘法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2.能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间接信息灵活解决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教学预案:一、情景引入激活思维

9、1、引言教师介绍学校体操比赛活动情况。相机解释“横队”、“纵队”“方阵”等词。2、收集数学信息引导学生看主题图,找出数学信息。教师把收集到的信息写在黑板上。每行有10人,有8行。有3个方阵。3、提出问题根据收集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教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1个方阵有多少人?)教学预设:学生可能提出:每个方阵有多少人?2个方阵有多少人?3个方阵有多少人?3个方阵比一个方阵多多少人?等等。4、解决问题。首先引导学生独立解决每个方阵有多少人?5、汇报交流互相评价学生汇报时候要说清楚思考的过程,即怎样想的,怎样列式的。教学预设学生已经学过用一步乘法算式解决问题,看到主题图后会很快收集到数学信息,学

10、生也能清楚表达出思考的过程,如下:(1)、108=80(人)表示求8个1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810=80(人)表示求10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7、总结学习方法师生加以提炼学习方法:读-想-做-说,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8、揭示课题。(本环节设计意图运用学过的一步乘法算式引入新课,了解学生思维的基础,激活学生思维。然后经过总结学习方法,表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考过程来规范学生的解题思路,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充分准备。)二、探究新知训练思维1、出示刚才提出的问题: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3个方阵有多少人?2、思考解决方法(1)独立列式,(2)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组长统计:本组有几种计算方法)

11、(3)全班交流评价教学预设学生的解决策略可能有以下几种:第一种:108=60(人)803=240(人)第二种:810=60(人)803=240(人)第三种:83=24人2410=240人第四种:103=30人308=240人第五种:803=240人第六种:1083=240人或者8103=240人预设处理:根据学生的回答与解释,教师相机用课件演示学生思考过程,利用课件的直观效应帮助中下水平学生渡过思维困区。黑板上去掉相同的做法,展示不同的算式。比较每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方法。基本方法鼓励全体学生都尝试做一做。)3、课堂小结(本环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想、做、说等解决问题的思

12、路中,做到先思后说,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能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注意严密规范把解题的内在思维过程,变为外在的表现形式,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的有序性和合理性,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三、巩固应用发展思维1、课本中的做一做学生独立试做(设计意图:做一做的练习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通过这道题引导学生利用学会的思维方式,掌握了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能判断出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2、补充问题并解答:小青有两本相册,每本有24页,每页可以放4张照片(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初步应用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

13、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设计方案 篇4、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了解按游览路线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学习“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让学生了解双龙洞的奇异的景象,激发学生热 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搜集资料、丰富课外知识,运用有关课外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孔隙”和“内洞”是全文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读中感悟,了解到“孔隙”和“内洞”景观特点。石钟乳、石笋图片数张,维美光盘。记金华的双龙洞:金华罗甸山上洞口外洞孔隙内

14、洞三课时。第 一 课 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简介作者叶圣陶。、学习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意思。、逐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第 二 课 时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学生读课题)。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就渐渐入山了。在山上,我们看到了哪些景物?二、学习课文、学习二、三段: 默读,画出沿途景物。 看到文中景物描写,你想说什么? 有感情读、段。、学习第五段: 过渡语:山上景色美,双龙洞呢?读课文,看我们随叶老游览了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板书(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很多同学对“孔隙”和“内洞”感兴趣,那我们就先学习这两处,看孔隙。 课前,不少同学查阅了双龙洞资料,谁来说说你了解到的孔隙什么样?(学生简介) 如欲观赏内洞美景,唯有平卧小船、擦崖逆水而入,这种游览方式堪称一绝,我们也去感受一番! 自由读,结合语句谈谈游览孔隙后给你留下的感受。个人学习后,小组内互相补充。 汇报:窄小 船小低矮 行船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