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货币银行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2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3476860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货币银行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2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货币银行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2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货币银行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2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货币银行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2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货币银行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2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货币银行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货币银行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2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阅读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货币银行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货币银行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2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造成金融压制的原因之一是金融市场落后,尤其是( )发育不全。 A货币市场 B资本市场 C外汇市场 D投资基金市场 2“金融二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凯恩斯和托宾 C弗里德曼和施瓦茨 D麦金农和萧 3在市场经济中,货币平衡主要是通过( )来实现的。 A政府调控 B中央银行调控 C利率机制 D汇率机制 4根据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说、,( )主要解决国

2、内经济问题,而( )主要解决国际经济问题。 A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B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C利率政策,财政政策 D汇率政策,货币政策 5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原因是( )。 A物价上涨 B货币贬值 C货币需求过多 D货币供给过多 6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发生在( )条件下。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不兑现的信誉货币制度 7货币平衡的实现具有( )的特点。 A. 相对性 B绝对性 C长期性 D稳定性 8费雪在其方程式(MV= PT)中认为,最重要的关系是( )。 A. M与V的关系 BM与T的关系 CM与P的关系 DT与V的关系 9实行( )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征之一。 A固定汇率 B

3、浮动汇率 C钉住汇率 D. 一揽子汇率 10.以下关于人民币发行管理方面的正确规定是( )。 A发行库保存发行基金 B业务库保存发行基金 C发行库由商业银行经营 D业务库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有数目不等的答案正确,请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1.不兑现信誉货币制度下,主币具有以下性质 A. 国家流通中的根本通币 B. 国家法定价格标准 C. 面值为货币单位的等份 D. 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指定发行银行 E. 足值货币 12.目前我国实行的银行结售汇制的主要内容是 A. 无条件的售汇 B. 有条件的售汇 C. 无条件的购汇 D. 有条件的购汇 E.

4、 以上都对 13对信誉与货币关系描绘正确的选项是( )。 A信誉与货币是两个既互相联络又互相独立的经济范畴 B信誉与货币的产生都与私有制相关 C信誉的出现使货币的流通范围减小 D信誉的扩张会增加货币供给,信誉紧锁那么减少货币供给 E整个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信誉制度根底之上的 14银行信誉的特点是( )。 A银行信誉可以到达宏大规模 B银行信誉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誉 C银行信誉本质上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誉 D银行信誉的方向和期限受到限制 E银行信誉具有相对灵敏性,可以满足不同贷款人的需求 15在我国,对利率程度上下的影响描绘正确的选项是( )。 A平均利润率上升,利率总程度进步 B平均利润率上升,利

5、率总程度下降 C物价上涨、利率上升 D物价上涨,利率下降 E资金流出国外,利率程度上升 16. 1994年,我国相继成立了几家政策性银行,它们是( )。 A交通银行 B国家开发银行 C中国民生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 E中国农业开展银行 17.中央银行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 A发行的银行 B“国家的银行” C存款货币银行 D“监管的银行” E银行的银行 18保险公司的保险基金运作方式主要是( )。 A银行存款 B证券投资 C投资不动产 D发放抵押贷款 E发放信誉贷款 19当代金融业务创新表达在( )o A新技术在金融业中广泛应用 B金融制度创新 C金融工具不断创新 D新业务和新交易大量涌现 E

6、金融组织机构创新 20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可以概括为( )。 A投资动机 B消费动机 C交易动机 D预防动机 E投机动机 三、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21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金铸币。( ) 22.格雷欣法那么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23.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假设干单位的本国货币。() 24.牙买加体系规定黄金和美元不再作为国际储藏货币。( ) 25.信誉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根本的经济关系。( ) 26.回购是指资金供给者从资金需求者手中购人证券,并承诺在约定的期限以约定的价

7、格返还证券的经济行为。() 27.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性与赢利性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28.法定准备金率与存款派生倍数之间呈现正比关系。( ) 29.对于居民与非居民的界定是判断交易是否应纳入国际收支统计的关键。() 30.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资产一方。()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31.准货币:又称亚货币或近似货币,是指可以转化为货币的信誉工具或金融资产,它代表社会潜在购置力。 32.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才能,即法律赋予它无限流通的权利,不管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回绝收受。 33.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根底货币的倍

8、数关系,亦即根底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给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34影响货币平衡实现的因素有哪些? 答:(1)中央银行的市场干预和调控。 (2)财政收支根本平衡。 (3)经济构造的合理性。 (4)国际收支根本平衡。 35.利率发挥作用需要哪些根底性条件? 答:(1)独立决策的市场主体。 (2)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 (3)合理的利率弹性。 (4)灵敏的利率联动机制。 六、阐述题19分 36.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的?结合我国货币政策目的的沿革说明自己的观点。 答:(1)货币政策目的是指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

9、和施行所期望到达的最终目的,是中央银行的最高行为准那么。从历史开展看,不同历史时期一国的货币政策目的会有多种变化,但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五项,即稳定币值或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 (2)货币政策各目的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有的具有一致性,多数表现为冲突性。不同国家在各自的不同历史时期要根据经济开展的详细状况与问题进展困难抉择。 (3)我国自1984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施行以前,一直奉行双重货币政策目的,即开展经济和稳定货币。199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对双重目的进展了修正,即“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个目的表达了两个要求:一是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不是同一位置的目的,稳定币值更加突前;二是即使要在短期内兼顾经济增长要求,仍需坚持稳定币值的根本立足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