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项目实施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3475126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鸡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养鸡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养鸡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养鸡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养鸡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鸡项目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鸡项目实施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鸡项目实施方案养鸡项目实施方案 篇一: 养鸡项目实施方案3 长顺县种获乡绿壳蛋鸡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摘要 (一)项目名称: 长顺县种获乡养殖绿壳蛋鸡养殖 (二)实施单位: 长顺县种获乡人民政府 (三)项目负责人: 黄云艳 (四)实施地点: 长顺县种获乡种获村 (五)建设期限: 5个月(201X年12月-201X年4月) (六)投资规模: 总投资8万元(项目资金5万元,农户自筹3万元) (七)建设规模: 采取培养大户带动小户的方法进行发展,建设标准化鸡舍10栋,养殖绿壳蛋鸡1800羽,带动养殖户10户以上,扶持人数40人。 二、项目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解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和推

2、进“减贫摘帽”为总体目标,以帮扶资金为支撑,以扶持好示范养殖户为重点,扩大影响,辐射带动更多农户,逐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脱贫致富。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技化、产业化扶贫,提高项目综合效益,促进农村产业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采取资金、物资等多层次、多渠道的扶持,改善计划生育三结合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并把项目实施的模式不断扩大和推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项目布局 (一)实施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 种获乡种获村。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该项目位于种获乡种获村,项目对象以积极寻求创业的农户10户,项目的实施将对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和群众

3、脱贫致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将有利于全乡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 (三)项目落实 通过召开群众会,群众积极自愿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要求。 四、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养殖绿壳蛋鸡1800羽,总投资规模8万元,群众鸡舍改造、鸡苗孵化、发放和相关饲料、防疫等配套设施,总投资规模5万元,为项目帮扶资金,农户投工投劳自筹3万元。 五、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一)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5万元,其中: 1、绿壳蛋鸡苗1800羽,投资 1.8万元。 2、群众圈舍改造(10栋,每栋补助1800元) 1.8万元 3、相关配套设施(孵化机2台)、疫苗防治药物等,投资 1.4万元。 (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万元,农

4、户自筹圈舍改造投工投劳等折资3万元,共计8万元。 六、建设方案: 项目采取借一还一的形式实施,农户饲养绿壳蛋鸡五个月后,可以采取归还政府相同数量(种)鸡蛋的方法,也可以归还等价鸡苗或金额给政府。收回的鸡苗和金额列入专户,作为下年发展其他农户的专项资金。 七、技术支撑和培训 绿壳蛋鸡养殖项目技术支撑主要以长顺县畜牧事业管理局为依托 单位,技支培训主要是通过产业技能培训、聘请技术人员深入实地指导等方式进行。 八、建设进度 (一)项目建设期限: 5个月(201X年12月-201X年4月) (二)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该项目从201X年12月开始实施,201X年4月完成,建设时间为5个月,项目实施进度作如

5、下安排: 第一阶段(201X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 召集计划生育三结合户宣传发动,确定饲养户名单,由乡政府组织指导、检查。 第二阶段(201X年12月16日至201X年1月15日): 在县畜牧局的技术指导下完成鸡舍的建设工作。 第三阶段(201X年1月15日至4月30日): 采购(孵化)鸡苗,并对饲养农户进行病疫防治、饲养、管理等培训,同时申请上级有关部门组织验收,制定管护措施,签订目标责任书等。 九、项目组织机构 成立由种获乡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统一组织、领导协调和督查、项目技术方案、实施方案的总体设计和项目实施计划,相关技术规程的编制及项目资金和使用、管

6、理,监督财政奖补资金的使用,帮助解决项目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组成名单如下: 组 长: 黄云艳(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副组长: 彭秀东(乡党委副书记) 成 员: 刘 宏(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陈 勇(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魏诗林(乡纪委副书记、团委书记) 金光海(乡计生办主任) 罗忠文(乡畜牧站负责人) 陈明华(乡党政办工作员) 刘邦权(种获村支书) 李家明(种获村主任) 蒋良华(种获村副主任) 十、项目管理 严格执行帮扶资金及相关项目管理规定,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管理工作: (一)资金管理 1、严格执行帮扶资金管理制度,设立专账专户,做到报销单据分类明细,凭证齐全,财物相符,单独装册。 2、严格执行

7、批复的用款计划,做到专款专用,杜绝挪用、转移资金。 3、扶持资金手续完整,发放的物资价值与报销凭证相符。 (二)项目公示 对项目建设实行公示制度,将鸡苗发放名单、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张榜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三)项目监管 项目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实施过程中对项目建设进度、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和督促检查,项目实施结束后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进行验收。 (四)项目合同制 乡政府与养殖户签订切实有效的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养殖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养殖任务,养好鸡,发放好鸡苗,确保项目效果的实现

8、。 (五)项目进展报告和验收 1、乡政府对项目实施情况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上级有关帮扶单位 领导和相关部门反馈养殖信息,对养殖过程出现的各种情况要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2、加强项目档案管理。从项目实施到竣工验收各个环节的全部文件作好收集整理、归档、专人管理,为项目的检查、验收、运行维护、审计监督提供重要依据、及时上报项目进展情况。 十 一、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绿壳蛋鸡养殖项目当年建成、当年投产、5个月可见效益。按1800羽(公母各占50%)计算,5个月后可以出售700只公鸡(100只留作种用,100只死亡),每只公鸡五个月后可长至4斤左右,按市价每斤15元出售,产值可达 4.8万元,利润 1

9、.6万元。剩余母鸡900只(除去100只死亡)5 个月开产后每只鸡年均产蛋120枚,按现在市场价每枚 1.8元(利润 1.3元/枚),可实现利润14万元,可使养殖户直接受益1 5.5万元,户均增收 1.5万余元,农民增收效益十分明显。 (二)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使得到帮扶的示范养殖户增收效果明显,从而影响全乡更多农户积极参与到新型产业中来,有利于快速、稳步提升农村经济收入,有利于全乡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胜利开展。 篇二: 养鸡实施方案 勐腊县林下生态养鸡项目 实 施 方 案 勐腊县农业局 二00九年四月十四日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机械化饲料养鸡技术的引进,大大改变和充实了肉食市场。然而,

1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这种生长快但肉质较差饲料鸡逐渐厌倦,甚而抵制。林下养鸡生产的鸡肉质好、风味佳,符合现代人要求的无公害食品标准;鸡产生的粪便可为树林生长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鸡还能有效防治树林害虫,节约饲料费、肥料费和病虫害防治费,形成以草养鸡,以牧促林,以林护牧的良好生态循环。因此,改变鸡的饲养方法,可以解决快长与肉质之间的矛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对肉食的需要,为能充分利用我县特有的林地资源,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地基本情况 勐腊县地处云南省最南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东南部,位于北纬2109-2223,东径 10105-10150之间,由于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北热带湿润

11、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热量丰富,夏无酷热,冬无严寒,降水充沛,旱雨两季分明。全县年平均温度在21C,年降雨量1700毫米以上,年积温在7500C 以上,海拔高度在480-2023米之间。东、南被老挝半包,西南隅与缅甸隔澜沧江相望,西北紧靠自治州首府景洪市,北面则与普洱市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相邻。国境线长达7408公里(中老段6778公里,中缅段63公里)。县城距省城昆明654公里,距州府景洪136公里。 勐腊县辖7个镇、3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总面积708 1.2平方公里,总人口212803人(农业人口140419人)。 201X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05140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 9.7万亩,总

12、产量 7.8万吨。 畜牧业总产值达12949万元;年末生猪出栏 7.7万头,存栏1 1.17万头;大牲畜出栏1万头,存栏 1.86万头;家禽出笼6 1.3万羽,存笼7 5.5万羽。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林下养鸡是利用传统的养鸡方法,结合现代科学饲养技术,充分利用林下资源(昆虫)养鸡而获得低成本、环保、绿色的禽产品鸡。林下养鸡是一项新的建设工程,全县森林面积496万亩,保存完好的原始热带雨林面积约占全州总面积的90%,活立木蓄积量359 4.3万立方米,国家自然保护区20 2.05万亩,是云南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县份。林下杂草茂盛,饲草充沛,饲养地宽广,还有养鸡自然条件优越,年平均温度在21C,

13、最适宜鸡的生长发育。在林下放养的鸡,吃的是野草和草虫,可以补充鸡的青饲料与动物性饲料,减少混合饲料的投入,大大降低饲料成本,由于林内空气清新,鸡的肉质比笼养的嫩、滑、甜、香,我们相信在林下养鸡项目建设将对我县产业化建设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对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而将养殖业由庭院转到林地,不仅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还将有效改善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实现庭院、村容整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对人民生活 改善,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勐腊县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州、开放活

14、州、生物富州、旅游强州、依法治州”的五大战略发展思路,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中心,立足于利用资源优势寻找项目,以项目促发展,做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定了勐腊县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全县畜牧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平台和政策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做到“五个结合”,即: 国家投入与自力更生相结合;产业培育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群众自愿与政府推进相结合;因地制宜与借鉴外地经验相结合;典型带动与普遍行动相结合,进一步普及科技,优化品种,完善设施,加快推进生态养殖产业化经营。 (三)建设目标 项目建成后

15、,到201X年,年出笼土鸡8万羽、茶花鸡2万羽,年生产总值338万元,年利润78万元。 四、场区布局 (一)地理位置 该场址选在勐腊县勐腊镇农林村委会农林村对面国有林,在312国道边上,离国际大通道昆曼公路直线距离50米远,地势高燥、空气纯净、环境优美的国有林,适宜养鸡,交通便利,符合养殖业的生产要求。 (二)布局 养鸡场布局分生产、行政、生活等区域,具体划分如下: 1、行政区: 办公室,会议室,供电室,发电室,仓库,车库,停车场,厕所等。 2、生活区: 职工宿舍,食堂等。 3、生产区: 洗澡、消毒及更衣室,蛋库,孵化室,育雏室,兽医室,育成鸡舍。 五、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一)项目建设规模 以公司为主,充分利用国有林地250亩,建立土鸡扩繁场及饲养场,引进土鸡10800羽种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