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3465174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对人的影响体现为人的数学素养。随着经济、社会、文化变革的加剧,人们越来越多地结识到数学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公司家的“经济头脑”、科学家的“数字地球”,现代人生活工作的“现代化”,种种迹象表白,一种数学化的时代已经展目前眼前,那种远离数学、远离数学生活,固守过去老式的人不仅会被时代所裁减,并且连基本的生存也潜藏危机。要唤醒国人对数学的关注,在数学教育和培养和提高数学素养上担当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一、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什么是数学素养呢?数学素养指人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措施观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涉及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

2、惯、爱好、也许性、品质等等。数学是一门知识构造有序、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措施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特性,通过不断地分析、综合、运算、判断推理来完毕。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种数学知识的积累、措施的掌握、运用和内化的过程,同步又是数学思维品质不断培养强化的过程。显然数学的严密有序性、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性、数学措施的多样性是我们提高数学素养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一种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人,数学思维特质的外显和内在表目前如下几种方面。其一,“数学使人精细”是数学素养特质的外在体现。高数学素养的人往往受过

3、系统的数学教育,数学知识丰富,在生活和上作上常体现出对数的敏感和适应,可以从纷繁复杂的事例中分离出数学因素,建立模型,通过数学进行观测分析,善于用数学的观点阐明问题。其个性品质往往给人以精明、精细、富有逻辑的感觉。其二,数学锻炼人的思维是数学素养特质的内在特性。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自身就具有客观性、直观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等特性。数学思维的客观性。我们结识世界、理解世界,追求的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数学思维相对于其他思维,其精度更高、信度更强、效度更可靠,因素就在于数学思维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用数学思维的观点、措施去观测、分析客观世界,更能体现真实再现的特点。数学思维的直观性。思维本是

4、抽象的东西,如果凭借数学模型,以数据、图形作为载体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大大加强其直观性。数学思维的深刻性。用数学措施进行思维,不仅可以理解事物的表面,并且可以通过对问题进行主线地理解和透彻地分析进一步结识事物的本质。如果没有数学措施的参与,有时我们很难对某些问题进行定性结识,甚至会使问题的解决半途而废。而一旦通过数学措施对事物进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则不难找到事物的本质联系或主线症结,作出合乎现实的对的决断。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数学思维方式措施的多样性以及数学运算简捷便通性,给我们运用数学知识,通过数学的观点、措施判断、分析解决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运用数学措施,解决问题,既可以宏观、全局、整体把

5、握事物特性,又可以从某一方面、某一事例入手微观、局部地结识事物,达到窥“一斑”以见“个豹”的认知效果;既可以反思、总结过去,又可以设计和展望目前和将来;既可以通过数字符号反映事物间联系,又可以运用图形刻画事物的状态。随着数学手段的发展和数学器具的便捷,社会对数学运用关注的限度也越来越高,诸多便利因素的浮现为我们在现实之中用数学解决问题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二、数学素养形成的对策研究小学数学对人的数学素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为培养人的数学素养提供了也许。小学数学知识构造单一,呈现方式灵活, 许多数学思想、数学法则和数学规律往往依附于一定的感性材料而存在,许多数学问题都可以

6、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甚至有某些数学问题实质上就是平常生活中存在现象的翻版,直接显示出生活意义。小学数学也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可以增进人的思维的发展,并体现出时代的整体特性。这些因素正是形成数学素养的先决条件。新一轮国家数学课程原则的建立突出体现“基本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规定“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并且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这无疑为小学阶段发展人的数学素养指明了方向。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人的数学素养,应当切实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培养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数感。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良好数感则有助于形成科学的直觉。个

7、人的数学意识和数感一方面反映了她的数学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她的数学素养水平。具有良好数学意识和数感的人应当具有对数和数运算的敏锐感受力和适应性,可以故意识地用数学知识去观测、解释和体现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性和空间形式,并善于捕获生活中诸多问题所涉及的潜在的数学特性。因此应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连,让学生深深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到处均有数学,这样才干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在青岛版教材中,最大的长处就是图文并茂、灵活的呈现所学内容,教材中所选的都是切近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情景图,紧密联系生活,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出发。例如二年级下册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运用了“野营”这一情景串,从野餐到

8、野营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充足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有余数的除法。再例如“万以内数的结识”,将农村与都市的小朋友以“手拉手”的形式,呈现了农村学生进城后的所见所闻、都市学生来到农村后的所见所闻及生活体验、城乡学生分别时的美好回忆。在这些生活素材中学生能用万以内的数描述具体的事物,能进行较大数的大小比较及几千几百加减法的口算,建立了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其他每个单元亦是如此。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情景,直接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进行数学分析,谋求数学解决。只有这样的数学才有无限的生命力,并逐渐形成学生的数学意识。、加强数学思维、措施的训练,形成学生数学探

9、究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分和最本质的特性,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措施的训练来完毕的。例如青岛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措施,因此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自主探究“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计算措施,在探究数学措施的同步也加强了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培养估算能力,形成科学的直觉。估算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一种人的估算能力有着广泛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积极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数学措施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

10、对平常数量关系的灵活解决,形成多种解题策路,进而形成科学的数学视觉。例如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信息窗4中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估算资源:农村新建的学校、菜地、苗圃参观,让学生用数充足体现和交流,估计物品的数量,交流估计的方略,并逐渐形成科学的直觉。教材不仅在数量上设计了估算,在计算中也设计了估算。再如第四单元的信息窗,运用“勤快的小蜜蜂整装待发”的情景设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在交流的基本上引导学生归纳措施:把每个加数看做与它们接近的整百数,再口算它们的和,并感知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时候,可以用估算拟定成果,也可以通过估算检查计算的成果与否合理。因此,我们只要积极协助学生积累经验,注重对周边、

11、身边的事例进行观测、比较,鼓励学生大胆估计、反复实践,协助学生总结归纳,使学生分析问题有根有据,而不是盲目地猜想,学生的估算能力一定会进一步提高,从而形成科学的直觉。4、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实际的本领,必须带领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学会辨认、学会适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在青岛版二年级下册中,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和户外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结识和长度单位后安排的一种实践活动,活动内容是想理解某些动物每天的食量、睡眠时间和寿命,在活动中让

12、学生先分组制定调查筹划,然后调查,记录并整顿调查的成果,最后小组进行交流。“户外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和记录知识之后安排的,活动内容是调查、记录学生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一定期间的长短,同步经历记录的全过程,提高分析和整顿数据的能力。5、培养数学的情感体验数学,其独特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具有潜在的陶冶作用。涉及思想品德和情感体验两个方面。具体内容有如下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爱国主义、爱科学的教育。(2)学生对数学、数学学习活动的爱好和动机。涉及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数学学习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等。(3)自信心和意志力。 (4)学习数学的态度和习惯。涉及:摸索创新、独立思考、合伙交流与实事求是态度及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关系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件大事。对这项工作的贯彻,我们应当从小学做起、从目前做起、从我们的平常工作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