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KB
约6页
文档ID:473448603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_第1页
1/6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编辑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成立于 1953 年,先后隶属于燃料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现为国务院国资 委管理的中央勘查企业,是煤炭、化工资源勘查及煤炭、化 工地质单位的行业管理机构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下辖中化地 质矿山总局、省(区)煤炭地质局、专业局(中心、院) 、 干部学校、《中煤地质报》社等 18 个直属单位,截止 2012 年底共有职工 49122 人,资产总额 136 亿元公司名称中国 煤炭地质总局外文名称 China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Coal Geology 总部地点中国北京成立时间 1953 年经营范围 煤炭资源勘查公司性质中央企业公司口号打造具有国际竞 争力的特色地勘企业年营业额 160 员工数 49122 人( 2012 年)简 称中国煤地 CCGC 总资产 136 亿元官 网 目录 1 总局概况 2 管理团队 3 企业文 化 4 国际合作 5 机构设置 6 发展战略 战略定位 远景规划 7 获奖成果 8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总局概况编辑中国 煤炭地质总局是中央管理的地质勘查单位现有职工 5 万多 人,资产规模 136 亿元,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直接监管。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的主要职能是研究制定煤炭地 质发展战略,编制煤炭地质勘查、科技研发、结构调整、教 育培训等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负责煤炭地质单位中央预决算编制、国有资产及资本运营与管理,负责煤炭资源动态 管理、地质勘查报告审查、地质项目工程监理,以及全国煤 炭地质资料成果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负责煤炭地质 单位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拟制与修订地质矿产勘查 有关规范、 规程和技术标准等工作 60 年来, 中国煤炭地质 总局组织完成了三次全国煤田预测,预测煤炭资源总量 5.6 万亿吨;开展了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预测我国煤层气资源 量 35 亿立方米累计提交各类地质报告 10000 多件;探明 煤炭资源量 13000 多亿吨,占全国已发现煤炭资源总量的 90% 以上;提交可供矿井建设利用的煤炭资源量 2000 多亿吨,占全国可供矿井建设利用储量的 90% ;提交磷、硫、钾、 硼、砷等 20 多种矿产地质勘查报告 600 余份,探明可供设 计建设的主要化工矿产资源储量:磷矿 20 多亿吨,硫铁矿 近8亿吨,硼矿 600 多万吨,重晶石 7000 多万吨,萤石 500 多万吨,芒硝 43 亿吨,化工灰岩 14 多亿吨。

先后发现 了准格尔、兖州、神府等大型和特大型煤田 100 余处;为准 格尔、潞安、晋城等 20 多个大型矿区提供了水源基地;建 成青海钾盐、云南昆阳、贵州开阳等近 100 家大中型化工矿 山,为我国化工、化肥、农药等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化工矿产 资源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在我国青海省成功钻获天然 气水合物,是我国成为第一个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天然气 水合物的国家组织实施国家级、 省部级科研项目 700多项, 其中 100 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特别是 2010 年完成的《中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项 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5 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11 人获孙越琦优秀青年地质科学奖, 3 人获得青年地质科技奖, 多人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称号和 享受国家政府特贴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在美国、欧盟、俄罗斯、澳大 利亚、巴西、日本、荷兰、印度尼西亚、蒙古,以及非洲、 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承担了大批资源勘探、空间测绘、煤层 气评价、 煤层自燃监测、 地理信息系统研建等国际工程项目, 在澳大利亚、刚果(金) 、印尼等地成立了海外矿业公司, 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良的服务赢得了良好的国际赞誉。

[2] “十 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将高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转变主业发展方式保强 局,转变企业运行方式保富局,转变市场创收方式保惠民” 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做强做优做大、培育具 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特色央企为目标,把握“特色央企定位、 矿产资源保障责任”两个关键,抓住“增强活力、壮大实力、 提升质量”三个重点,强化“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党的建设、 宣传思想文化”四个保障,实施“转型升级、探采一体化、资 本运营、国际化经营、 和谐发展”五大战略,努力实现大转型、 大发展、大跨越,为为国家、为社会、为单位、为职工做出 新的更大贡献 [2] 管理团队编辑赵 平: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局长 、党委副书记 [3] 孙升林: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副局长、 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王海宁: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副局长 于学平: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总会计师冯 帆:中国煤炭地 质总局局长助理 [4] 汤念楚: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纪委书记[3] 企业文化编辑企业价值观: 诚信人本 和谐共赢企业精神: 探索创业 求实奉献企业目标:地勘先锋 强局富民管理方针: 精益求精 严谨高效国际合作编辑“十一五”期间, 我局结合国 家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充分发挥地质勘查的技术优 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多方面参与国际竞争,努力建设矿 产资源保障体系,在“走出去”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在一些国 家取得较显著的地质勘查成果,树立了中央地勘单位的良好 形象,初步展示了地质找矿工作跨国经营的良好前景。

(一) 境外业务总体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局境外业务收入年均增 长 47.9% ,境外利润年均增长 33.8% 境外经营业务范围以 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工作为主,同时开展了对外工程承包业 务,工作矿种包括煤炭、 石油、钾盐、 铁、铜、镍、钼、钨、 锡等,市场拓展到五大洲 31 个国家和地区;另外也有少量 的工业产品等国际贸易,涉及 10 多个国家二)境外投资 情况截止 2010 年底,我局在境外投资的公司共有 6 个,所 在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 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 刚果(金)、 香港、澳门;投资的重点行业和领域: 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 矿产品贸易、工程施工、工程测绘 2009 年,我局勘查总 院控股,广西煤炭地质局、江苏煤炭地质局、湖北煤炭地质 局参股共同投资 3000 万人民币在印尼组建中国煤地 (印尼) 矿业有限公司,主要是开发铬铁矿和煤炭项目,同时兼营煤 炭贸易;江苏煤炭地质局与澳大利亚 LOTUS LIFE 公司合资 成立 EES 矿业公司,其中江苏煤炭地质局占全部股权的 51% , 主要是在澳大利亚进行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中煤地质工程 总公司与第一勘探局、水文地质局、第二勘探局共同出资在 澳大利亚设立澳大利亚中煤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是 以资源勘查、申请探矿权及矿权经营为工作重点;航测遥感 局投资香港分公司,主要开拓香港测绘市场;广州中煤江南 基础工程公司出资 (占 51% )在澳门设立广州中煤江南基础 工程(澳门)有限公司,主要是进行建筑基础施工。

2010 年,江苏煤炭地质局出资于刚果(金)设立中非国际矿业有 限公司,主要开展资源勘查与矿权经营及开发 (二)对外 承包工程业务开展情况我局对外承包工程业务主要为地质 勘查及地质技术服务、工程勘察、桩基施工、桩基检测等, 项目承揽主要为协议承包方式, 遍及蒙古、 老挝、刚果(金)、 印度、印度尼西亚、莫桑比克等 20 几个国家三)境外国 际贸易的情况江苏煤炭地质局稀土产品主要销往日本,生产 的无纺布、 膜料、 雨衣、雨伞等产品销往波兰、 泰国、日本、 巴基斯坦等地;浙江煤炭地质研制的铸造生产线出口到朝鲜; 航测遥感局印刷材料主要出口到亚洲、非洲、南美、东欧等 地区;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以代理的方式,开展少量的国际贸 易,主要有原棉、棉纱、化纤和机电产品等,进出口的国家 有巴基斯坦、韩国、尼日利亚、美国和德国等机构设置编 辑总局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宣传部、纪委办公室(监察 部)、审计部、勘查工程部(安全生产部) 、地质矿业部、劳 资社保部、人事组织部、科技与信息部、资产财务部、企业 发展部(法律事务部) 、战略规划部 、研究室发展战略编 辑战略定位承担为国家煤炭工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重任; 承担煤炭资源勘查与管理、煤炭地质行业管理、煤炭资源勘 查技术标准制定、修订和煤炭资源勘查规划等行业性工作, 以“煤炭地质勘查、 研究及矿业开发, 相关工程施工、 服务及 专用设备制造”为主营业务, 以具有世界一流煤炭资源勘查技 术水平为支撑,继续保持全国煤炭(田)地质勘查行业的排 头兵地位。

远景规划在“十一五”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上, 2010-2020 年十年期间,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逐步发展成为管 理体制合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较强核心竞争力,经济实 力雄厚,产业涵盖地质勘查及相关工程施工、大型矿业开发 和装备制造、 国际著名的煤炭地质权威机构、 大型企业集团 到 2020 年,总资产规模达 300 亿元以上,经营收入达到 100 亿元以上,职工生活达到国内较为富裕水平获奖成果编辑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完成单位获奖情况中国煤炭地质综合 勘查关键技术与工程运用 [5]徐水师,王佟,孙升林,曹代勇,李增学,孙玉壮,王 双明,谭克龙,唐胜利,马国东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西安科技 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陕西省煤田地质局,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2010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鄂尔多斯盆地生态 脆弱区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 [6] 王双明,范立 民,黄庆享,王文科,王佟,石平五,马立强,侯恩科,王 建利,王怀贤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长安大学,中国煤 炭地质总局,榆林市榆阳区煤炭局,中国矿业大学,陕西汇 森煤业公司 2011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