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导学案3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5.92KB
约13页
文档ID:473444856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导学案3_第1页
1/13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导学案[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和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2.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自主学习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1.主要问题(1) 生态环境形势严峻a.环境污染加重: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有①加重的趋势,环境质量日益②下降b出现水质性缺水:③工业的迅速发展和④人口急剧增加,使一些河流成了“废水池”和“垃圾池”,水污染使部分城市出现缺水现象2) 人地矛盾加剧主要是⑤土地开发过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导致⑥农业用地急剧减少3) 重复建设突出a.城镇盲目⑦扩大规模,追求⑧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b产业缺乏合理规划,造成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和投资的巨大浪费思维活动】1. 珠江三角洲地区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为什么部分城市还会出现缺水现象?答案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对水资源造成了污染;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2. 对策(1) 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第一产业(2)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⑨高新技术产业'防止建成区盲目膨胀(3) 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城镇规模要适度、城镇应⑩合理布局【思维活动】2.珠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民工潮”,为何进入21世纪后却逐渐出现“民工荒”?答案“民工潮”的出现是因为改革开放前期,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民工荒”的出现与农民工就业渠道的拓宽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有关。

互动探究区探究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活动】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是现在,优势弱化,劣势凸显,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问题突出,发展迅速变缓,使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严峻挑战材料二南方日报讯:“最强灰霾”的出现让广州和珠三角再次猛敲“环保警钟”据悉珠三角地区酸雨污染十分严重,灰霾现象较为突出,臭氧、颗粒物细粒子等污染物严重超标,光化学烟雾污染时有发生目前珠三角建设用地快速扩张,珠三角建设用地从1988年的1765平方千米增加到2008年的6816平方千米,土地利用极限已近在眼前,土地资源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只有通过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材料三珠三角主要工业部门1)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污染有哪些类型?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2) 据材料三分析,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抑制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3)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珠三角地区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分别是什么?(4)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近几年来,出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资开始向长江三角洲一带转移的现象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答案(1)问题:①大气污染或酸雨污染;②水污染;③地表径流污染原因:①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工业生产活动);②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③农业生产污染(或化肥、农药过量使用)2)问题:结构趋同,功能不清,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措施:各城市加强分工与合作,发展石化、钢铁、造船等原材料加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构建以香港、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3)问题:用地十分紧张、人地矛盾突出,城市环境问题严重,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间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对策: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防止盲目膨胀;加强城市间相互分工与协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治理城市环境污染4)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企业的增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土地、劳动力价格上升,原先的发展优势逐步丧失,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力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市场广阔反思归纳】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使区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具体表解如下:问题表现原因对策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污水、废气、垃圾,噪声、酸雨等环境问题突出工业和生活排放大量污染物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改造、淘汰污染大的企业,发展冋新技术产业环境质量日益下降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滞后缺水用水增多,水受到污染人地矛盾加剧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均耕地减少土地开发过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盲目建设“开发区”、“工业城”搞好城镇规划;城镇规模适度;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尤其是土地和水资源的承载力规划发展目标重复建设突出产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严片面追求自身发展,自成体系;盲目扩大规模;竞争多于合作搞好区域规划;促进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重浪费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的空间协调发展模式[特别提醒]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城市化,其带来的问题均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占用耕地二是环境污染,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城镇过于集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课堂小结珠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形势恶化--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人地矛盾加剧--优化产业结构-重复建设突出一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十自我检测区对点训练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尽管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比较高,但是近年来环境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已对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了威胁。

据此回答1〜2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A. 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B. 中小城市的发展,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C. 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D. 自然地理条件不宜于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2.下列说法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是()①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②土地缺乏,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③部分地区出现缺水现象④城市间缺乏协调,竞争多于合作A. 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1.A2.D解析第1题,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并且使污染物数量增加第2题,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出现缺水现象,人地矛盾突出及重复建设等都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点训练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对策3.关于珠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A. 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B.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C. 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D. 改造并淘汰那些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答案B解析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主要体现为在加强第一产业基础上注重调整第二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而不是提高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4.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有()①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经济基础好、产业集聚程度高的优势,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②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促进现有产业进行优化和发展,一方面增加基础产业的比重③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④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A. 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D解析珠三角地区应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将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序地转移出去综合提升5.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图甲乙丙(1) 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其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2) 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3) 有一位深圳网民在网上发表了一篇《谁抛弃了深圳》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些跨国公司将驻华总部从深圳迁往上海请你分析其中的地理原因4) 就如何实现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答案(1)政策优惠、临海位置(2) 优势:煤、铁、石油、土地、森林丰富。

劣势: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单一3) 深圳的政策优势减弱或消失;上海经济腹地比深圳广,产业基础比深圳好,科技力量比深圳雄厚,大城市依托比深圳密集4) 建议:①(充分发挥珠江三角地区经济基础好、产业集聚程度高的优势,)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②调整产业结构,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③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④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⑤促进区域内及区域间的合作,加强优势互补学案导练设计[基础过关]珠三角和长三角都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发展过程存在着差异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说法,正确的是()① 珠江三角洲成为外商投资最多的热点地区主要得益于地理位置优越和劳动力资源丰富②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的主要区位优势是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③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能源和土地资源不足,区域环境质量下降④解决两个经济区能源紧张的措施分别是建立大亚湾核电站和秦山核电站⑤都利用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调配的能源解决能源紧张的问题A. 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2.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沿海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①重复建设造成资金、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②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④可能造成沿海生态的破坏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D2.D解析第1题,长三角矿产资源短缺。

第2题,沿海地区许多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必然会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可能对沿海生态带来影响如何在引进新一轮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加快引进产业、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把“广东制造”转变为“广东创造”“广东设计”,已成为广东保持平稳、快速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据此完成3〜4题3.广东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有()①劳动力、资源、资金缺少引起产业发展滞缓②“民工荒、技工荒”导致劳动力成本提高③ 国际油价攀升,能源价格上涨,土地、水资源的瓶颈约束导致生产成本上升④ 交通和自然灾害导致投资环境的恶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广东制造”转变为“广东创造”“广东设计”,利于提升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B. 推进新兴制造业向珠三角周边转移利于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和优化C. 产业成本的降低可以摆脱广东经济目前面临的困境D. 广东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解决能源和劳动力问题答案3.B4.A解析第3题,广州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广东依靠廉价劳动力等形成了轻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而随着经济发展,地价、劳动力等成本提高,导致经济发展困难第4题,由材料可知,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由“制造”向“创造、设计”转变,增加技术含量,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2005年至2010年广东省规划投资1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5个石化基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