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训一体化-促教师专业成长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3437945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研训一体化-促教师专业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校本研训一体化-促教师专业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校本研训一体化-促教师专业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本研训一体化-促教师专业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研训一体化-促教师专业成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心整理校本研训一体化 促老师专业成长老师是教化事业开展的第一资源。老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学校开展的内在动力,有效地推动学校老师专业化开展是学校的重大课题。以学校为主的研训一体化应当是老师专业化开展的最根本的途径。学校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以老师的开展为本,着力推动校本研训一体化,打造活力老师队伍,促使老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一、构建新型研训文化 文化是一个磁场、一种力气,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必须要建构适应新一轮根底教化课程改革的研训文化,努力营造“四求”为核心的学习型研训文化。求“真”坚持以先进的教化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主动探求教化教学规律。求“实” 指校本研训要务实

2、,不玩花架子。将研训融于教化教学实践之中,接受坚持实事求是的探究看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按部就班地开展探究活动,留意过程,留意结果,务求实效。做具有管用价值的校本研训,将校本研训作为老师进展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一个有力平台。求“活” “活”是指校本研训形式的多样化、重视经验的积累和沟通,并且能够灵敏地去尝试、运用。“校本研训”应当是教学的活水之源,而且最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强调从一线教学中产生问题,正视问题,更强调通过教学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将研训结果效劳于一线教学。这是一个动态的探究过程。要求老师不墨守陈规,而是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求“新” 是指校本研训要贵在创新

3、,形式、方法、内容,有创新才有生命。如在备课形式上进展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的探究,要求老师不仅写教学反思,更要求年青老师多写教学过程的设想。在评课方式上,接受“321” 即“三个亮点,两个问题和一条建议”评课方式。在考核评价上,建立新的评价机制等。二、健全校本研训制度重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开放、动态的校本研训制度,并纳入新生成的教学常规,能有效地引领推动了老师专业素养的快速开展,进而给学校教学管理注入了新的朝气和活力。一方面,要将校本研训本身作为一种制度常抓不懈,另一方面制定了保证校本研训有效实施的相关制度,使校本研训有规可循,有范可依,克制随意性和盲目性,对老师参加校本研训工作进展全程管理,并把老

4、师参加校本研训工作状况纳入老师工作考评的内容之中,从而使校本研训沿着安康标准的轨道开展。1、完善研训组织机构。一是学校建立“老师年级研训备课组学科研训组教化处研训室学校”的自下而上的自主校本研训网络,以教化处研训室为龙头,谨慎开展好各年级研训组研训活动,并加强研训过程的督导。二是实行了各学科组、年级组负责制。三是与兄弟学校成立片区研训组织。2、完善校本研训系列制度1制定各个校本研训制度,制度从学校层面细化到老师。2理论学习制度。各备课组按 “四定” 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要求每期开展活动。3集中培训制度。开展了现代教化技术培训、教化科研方法、老师根本功等的集中培训。4分散自学制度

5、在全校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争当学习型老师,要求每位老师至少读一本教化理论专著,自学教化教学方法等,并完成10000字左右的教学札记。要求老师刚好记录自己的教学成败、启示和顿悟,记录自己实施新课程的心路历程,养成自觉学习、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提高理论水平。5老师造就制度。骨干老师、名师是老师中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是老师队伍的核心和中坚力气,骨干老师、名师要在同伴互助中发挥踊跃作用。针对学校实际,开展骨干老师、名师与年轻老师的师徒结对和传、帮、带活动,充分发挥本校骨干老师、名师的示范、指导作用,并不断造就、发觉青年骨干老师,逐步形成骨干老师的梯队。6外出学习互动沟通制度一要把本校的经验与做法及其个人

6、独特的教学风格,通过沟通的途径如学校的“教化大讲坛”等进展推广;二要把专家名师的新信息和先进的教化理念,以及外来学校的好经验学过来,改良自身的缺乏。外出学习、培训的老师,通过专题报告、执教示范课等活动,把先进的教化理念、教学方法传授给其他老师,到达了一人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7领导干部听课、评课制度学校行政每学期深化到研训组,与老师一道,共同分析教学状况。并坚持做到了解、反应组内老师思想、业务、生活状况;坚持听课、评课刚好指导反应,提出改良看法。 8行政巡课制度。学校行政领导深化老师、深化学生、深化课堂。 9课堂教学反思制度。要求老师在课题教学完毕后,对该课题教学中的得与失进展反思,

7、并形成材料,不断促进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也定期或不定期对老师教学反思进展检查,刚好反应检查状况,要求老师刚好调整缺乏,确保了实效性,同时也将此工作纳入老师业务工作年度考核。3、完善科研激励机制为了激励老师参加教科研工作的热忱,营造教科研气氛,推动我校名师工程的建立,学校建立校本教科研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制定了教科研成果嘉奖方法。三、创新扎实开展校本研训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倡议研训结合,以培促研,以研促培,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训活动。一次研讨活动也就是一次培训活动,为老师搭建多元成长平台。1课题探究学校以课题探究为手段,加强教化科研工作的指导,增加老师教化理论的创新实力。一

8、方面以学校立项课题主课题为核心课题,分解成假设干个子课题和次级子课题,通过小课题探究的方式,形成“主课题子课题小课题”的课题探究网络和科研管理网络。学校倡议“小题实作”、启动“老师个人小课题”探究工作,并加强课题探究的过程管理与操作指导。老师把在教化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的问题作为探究课题,用自己的行动去解决自己的问题,问题解决了,课题探究就成功了。使老师在教化教学实践中进展教科研工作,为老师专业开展注入新颖活力。2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倡议同年级老师分单元进展集体备课,在资源共享的根底上,结合班级实情进展二次备课,经过课堂实践后,再次对预设教案进展反思。做到:1提前。所选择的课例必需

9、提前教学进度,并定好时间提前通知组内全部老师谨慎准备。2典型。选选择备课必需是具有典型意义和价值的。3精深。每次备课必需选择一位主备老师,进展分析阐述,并在一次备课的根底上进展修改,形成二次备课稿与全组老师共享。4全员。每次集体备课必需全员参加,组织一次备课的教研,并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踊跃发言,组长应刚好做好各位老师的发言记录,以备检查。5反思。在集体备课根底上每位老师完成一篇集体备课教案实施后的教学反思。通过集体备课说课,发挥了群众才智,共同研讨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难点、疑点、教学策略、教学对象以及教学的各个环节,互帮互学,共同进步。3互动沟通捕获教学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引

10、导广袤老师绽开同等、坦诚的心灵对话与思想碰撞,在各种观点的交锋中、通过个人的反思领悟,达成共识。具体过程如下:提出问题老师个人或备课组教研组诊断界定备课组教研组反思总结解决策略老师个人或备课组教研组。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主动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提出来,大家分析探讨,共同探究,寻求解决问题与困惑的方法。这种互动沟通的研训活动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探究内容与老师的日常教学严密联系,充分接纳老师的各种观点,并且在各种观点交锋碰撞中解决问题,形成共识;老师在研训活动中成为问题的发觉者,解决问题的探究者、参加者,同时可以得到同伴的帮助,有效地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4案例剖析备课组教研组供应案

11、例文本或录像,引导老师视察、分析、探究,在不断的反思沟通中领悟到教法的细心选择,时间的恰当把握、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举一反三的实践中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感悟,加快自己教学方法的改良,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实现以教学经验到教学理论的升华。5专题讲座假如说校本教研是老师、学校开展的必由之路,那么专业引领就是一面旗帜、一盏航灯。老师与专家的互动中,一次次同等的对话,一次次心灵的沟通,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一次次理念的升华,必能让老师感受理性与才智的碰撞,必能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必能带动学校的整体开展。6网络研训借助网络平台,构建老师自主开展空间。1试行网络集体备课、评课。在个人先期探究教材的根底上,

12、备课组探讨探究,先由主备人发言,在统一相识后,确定重点、难点、与现实结合点及最优教学设计、教学思路、重难点突破措施等,最终个人充溢内容,突出个人特色,形成凝合集体才智的个案,发布于学校网络,老师适时修改、反思。听课后,适时进展评课。2开展网络视频研讨。依据录制的老师探究课例通过网络传输到学校网站,老师再进展阅读、点评、沟通后再修改,再实践。3开展网络专题研讨。在学校网站上开拓专题研讨栏目,老师、家长可以针对专题发表自己独特见解。7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接受“整体布局,统筹按排,分步实施。”的手段,进展尝试开发,并在实践中完善。因地制宜,科学制订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同时把开发、运用、反思校本课程的教学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开发效益。8片区教研一方面,与名校携手,利用名校资源,开展协作互助活动。另一方面,与兄弟学校联手,开展协作互助活动。充分利用他校资源相互学习、相互沟通,共同提高。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应当接着探究“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新机制,在实践中加以历练与完善,促进老师人力资源均衡开展和教化质量的同步提升,结出丰硕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