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3437137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摘要: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不过随着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生态环 境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空气质量下降、全球气温变暖以及自 然灾害频发,显然这对于我国社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为此,为了推 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工作尤为重要。文章也将对这一课题展 开以下探讨,希望对相关研究工作有所帮助。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重要性引言: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背后却是 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不仅对自然生态造成巨大危害,而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 带来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国家宣传力度的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

2、提高,不过如何提高环境保护实效,仍是一个需要人们探讨的问题。在此种背景 下,有关部门还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抓好生态建设 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环保问题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近年来,在社会的发展中,环境保护 也频频被提到,这也恰恰说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为更好谋求可持续 发展,还需做好环保工作。(一)环保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社会进入新时期,人们的生活也随之改变,但与 此同时环境也遭受到严重污染。近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大大增加,最直接的表 现就是雾霾现象与温室效应,同时随着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各种行业的

3、发展 水源与土壤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源自于人 们的环保意识不足。可持续发展重点在于社会稳定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因为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能源的消耗,而一旦人们不注重环境保护,自然资源能源 被消耗殆尽,也就难以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换句话说,要想使经济长久发展 环境保护是基础也是重要前提。所以不管是为了人类自身,还是为了社会经济的 更好前行,环境保护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对此,就需要相关部门以及全社 会发挥自身作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环境保护力度,进而更好实现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二)环保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以往的社会发展建设中,人类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

4、代价,虽然这在一定程 度上促进了经济水平提升,但在一段时间过后,各种环境问题陆续出现,如空气 污染、全球变暖、碳含量提升等,对人类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导致这一现象产 生的原因是人们在社会建设中,没有平衡好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上个世 纪,我国工业领域得到快速发展,不过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却也不容小觑, 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再加上各领域因发展需要,大力开发资源能源,在长期 的开采下,导致自然生态破坏严重。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开始意识到 环境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大问题,不过在具体的治理对策方面却 缺乏有效的方法,导致很多城市在治理环境问题时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 环

5、境问题没有得到真正改善1。 由此可见,要想真正谋取可持续发展,还需采取 恰当有效的方法,彻底根治环境污染问题,如此才能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三)促进生产力与经济发展环保与经济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加强环境保护可以有效推进生产力与经济 的持续发展。对此,一方面加强环境保护可以使各种自然资源实现充分有效利用 尽可能杜绝资源浪费现象,进而更好保护生产力;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可以保护生 态不被破坏,促进生产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维护生 态平衡。此外,在生产活动中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与手段,既可以有效提高资源 利用率,促进经济效益提升,又有助于削弱经济发展对环境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总的来

6、说,在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谋求可持续发展,可以更好推进人类社会 与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二、当前常见的环境问题一)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据统计,每年至少有四千多种生物消失,一些动植物也逐渐被列为濒危物种, 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多,甚至于一些物种已经濒临灭绝。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与环 境的污染和破坏有着直接关系。一方面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对大气和各种资源的 污染,导致这些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破坏,进而使其自身受到影响,如水 源污染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等;另一方面是源自于人类的狩猎活动,一些动物 被送至餐饮业,成为人类的食物,还有一些动物的皮毛用于制造业和加工行业, 成为人们的衣物和饰品,还有一些动物身体

7、的各个部分成为人类的滋补品,不得 不说,人类贪婪的欲望导致很多动物被残忍杀害,这也是导致许多生物濒临灭绝 的重要原因之一。(二)全球变暖趋势加剧随着煤炭和石油燃料的大量开采与使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 害气体也大量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剧。在这种形势下,部分岛 屿会被淹没,同时也加快了冰川融化的速度,这显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极为不利 为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是我国目前主要解决的问题 之一。(三)臭氧层破坏臭氧层对于地球生物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可以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不受紫外线的辐射,如果没有它的存在,人体的免疫功能大大降低,强烈的辐射 会大大增加

8、人们患皮肤病的几率,这对于人体甚至于整个地球上生物的健康都有 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可以说,地球生物得以生存繁衍很大程度上赖于臭氧层的保 护。不过,近年来,制冷剂和喷雾剂被大范围使用,而其排放出的大气会加速臭 氧分解,导致臭氧成被破坏。(四)雾霾污染雾霾污染也是当前我国主要环境污染问题,造成雾霾污染的因素有很多,主 要包括汽车尾气排放、空气不流通,空气微小颗粒聚集、冬季取暖 CO 污染物排2 放等。雾霾污染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巨大,不仅导致能见度低,而且对于人 体健康也极为不利。因此,防止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也逐渐成为我国当前环 保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三、环境保护采取的具体措施(一)提高人们环保

9、意识环境保护并不是单凭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努力,而是需要全社会人的共同努 力。对此,加强环境保护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全社会人的环保意识。在这一点上 国家可以借助传统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多个渠道,播放各种类型的公益广告, 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同时可以利用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日进行环保宣传。此 外,环保宣传工作还应具体深入到学校、社区、企业等场所,通过开展各种有趣 的活动,开展环境保护科普讲座等,加强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进而提 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近年来,城市污染情况日益加剧,所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刻不容缓。对此, 相关部门应针对城市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源污染等问题,制定有

10、效的防治措 施。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建筑业、工业以及生产业的污染物排放,加大监管和执 法力度,严格要求其合理规范作业,控制污染物含量;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大型专 项治理活动,针对城市污水排放要加大先进技术的引用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保障水资源质量 2。 此外,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垃圾分类管理,通过宣传工作, 减少人们乱扔垃圾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要始终秉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统一 协调的原则,既要发展经济,又要抓好生态环保,进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夯实基 础。(三)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环境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共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加强城 镇污水处理系统、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公共

11、设施建设,并做好建 成后的整治维护工作,优化升级垃圾回收设备,减少生活垃圾对地球造成的负担 同时为人们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3。 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在城市建设 中运用多种环保资源,以更好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打下良好基础。(四) 扩大城市公共绿化面积城市绿化不仅可以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打造生态文明城市,在环境保护中 它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就如在城市道路两侧建设绿化带,不仅可以行人与车流 进行分离,而且还可以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除此之外,它还有助于净化周围空 气,改善周边环境。这是因为绿化带可以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氧含 量大大增加,进而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城

12、市绿化已然成为一 种新的且有效的环保措施,园林绿化面积也在逐渐加大,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 使城市景观的观赏性大大增强。结论:综上所述,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发展中,许多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其中环境污染问题已然十分严峻,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此,为了更好 实现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加强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提 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同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理手段,以 更好促进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参考文献:1.卢晓亮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1,(12):142-144.2.彭文娟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J.山西化工,2021,(06):270-272.3.孙殿群新形势下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02):62-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