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同课异构教学课件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473430063 上传时间:2024-05-01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5.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同课异构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同课异构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同课异构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同课异构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同课异构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同课异构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同课异构教学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 说韩愈韩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作者及文体特征,积累文言字词,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2.体会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理解作者的愤激之情和渴望报效朝廷的心愿。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传世。文体知识“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通常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如捕

2、蛇者说师说等。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 -马说马说/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精读时解决。1.从课文中找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春秋时秦国人,擅长相马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但是伯乐却不经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奴仆同“袛(只)”,只、仅马槽掌握字词

3、,品味语言之美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虽然译文:因此,虽然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吃一次同“饲”,喂才能有时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样同“现”犹,尚且怎么才能美好的素质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译文:(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

4、,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明白面对马鞭才能用马鞭驱赶喂加强诘问语气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掌握字词,品味语言之美掌握

5、字词,品味语言之美 速读文句,理解课文内容速读文句,理解课文内容 -马说马说/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精读时解决。1.从课文中找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速读文句,理解课文内容速读文句,理解课文内容第三部分(1)阐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性作用。(3)辛辣地讽刺了食马者的浅薄无知,点明中心。第一部分第二部分(2)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速读文句,理解课文内容速读文句,理解课文内容行文脉络1 12 2点明中心论点揭示被埋没的原因1 1讽刺食马者的无知速读文句,理解课文内容速读文句

6、,理解课文内容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是什么?作用:提出中心论点。关系: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有决定作用,千里马对伯乐有依赖性。速读文句,理解课文内容速读文句,理解课文内容如果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用课文原句作答)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倍受侮辱骈死于槽枥之间凄惨而死湮没无闻不 以 千里称也速读文句,理解课文内容速读文句,理解课文内容“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反问,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不识千里马的愤懑之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速读文句,理解课文内容速读文句

7、,理解课文内容文中哪些语言体现出食马者不知马?刻画了食马者怎样的形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平庸浅薄愚妄无知不识千里马速读文句,理解课文内容速读文句,理解课文内容结尾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这在全篇中有什么作用?起到收束全篇的作用。结尾“其真无马邪”紧承上文“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其真不知马也”则是紧承结尾段前三句,因此结尾这一设问起到收束全篇的作用。速读文句,理解课文内容速读文句,理解课文内容 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 -马说马说/在作者看来,千里马的重要特性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特性?千里马的重要特性

8、是“一食或尽粟一石”。而“食马者”不知晓千里马的这个特性,导致其“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最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所以,强调这一特性,是为了谴责“食马者”的无知。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人?千里马人才伯乐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文章列举了“千里马”的哪些遭遇?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千里马的遭遇: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结合文章,探究

9、深层情感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寄托的思想感情:文章虽在说马,实际上处处是在说人,是在指责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作者通过写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命运,对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不合理现实进行了批判。文章列举了“千里马”的哪些遭遇?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这篇短文仅一百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唆。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直称如“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正面提及,表述严正。暗称如“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表意委婉,虽不直呼其名,而意在其中。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代称

10、如“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等句中的“其”“是”“之”等代词,都是指称千里马的,表意简洁含蓄。这篇短文仅一百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唆。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看法。主观因素自己要有真本领,并且要在关键的场合大胆把自己的才华展露出来,必要时要学会毛遂自荐。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客观因素要能遇到任人唯贤、任人唯才的好领导。领导要有伯乐的眼光,要能赏识人才、重用人才。社会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

11、氛围,给千里马式的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看法。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统治者,通过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描述,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味和昏庸,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马说现象: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痛惜)原因:食马者不知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结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嘲讽)怀才不遇 满腔悲愤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结合文章,探究深层情感 文言汇集,总结文

12、言知识文言汇集,总结文言知识 -马说马说/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同“袛(只)”,只、仅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喂)才美不外见(“见”同“现”)通假字通假字 文言汇集,总结文言知识文言汇集,总结文言知识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古义:这,这样。今义:对;正确(跟“非”相对)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者)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疑问代词,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里”“怎么”。今义:平安;安全(跟“危”相对)文言汇集,总结文言知识文言汇集,总结文言知识食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吃)(同“饲”,喂)一词多义一词多义策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动词,用马鞭驱赶)文言汇集,总结文言知识文言汇集,总结文言知识而而伯乐不常有执策而临之(连词,表示转折)(连词,表示修饰)尽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吃完)(使尽,竭尽)文言汇集,总结文言知识文言汇集,总结文言知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才美不外见(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素质)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用马鞭驱赶)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文言汇集,总结文言知识文言汇集,总结文言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