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方法及其基本作业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3414064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施工方法及其基本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隧道施工方法及其基本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隧道施工方法及其基本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隧道施工方法及其基本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隧道施工方法及其基本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方法及其基本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方法及其基本作业(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章 隧道施工方法及其基本作业10.1 概述10.1.1 隧道工程特点隧道施工过程通常包括:在地层中挖出土石,形成符合设计轮廓尺寸的坑道;进行必要的初期支护和砌筑最后的永久衬砌,以掌握坑道围岩变形,保证隧道长期地平安使用。在进行隧道施工时,必须充分考虑隧道工程的特点,才能在保证隧道平安的条件下,快速、优质、低价地建成隧道建筑物。隧道工程的特点,可归纳如下: (1)整个工程埋设于地下,因此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的成败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当年修建穿越阿尔卑斯山的圣哥达隧道时,由于遇到事先未料到的高温(41C)和涌水(660lmin),给施工带来很多困难,最后延期二年

2、才完成。因此,不仅要在勘测阶段做好简略的地质调查和勘探,尽可能精确地掌握隧道工程范围内的岩层性质、岩体强度、完整程度、地应力场、自稳能力、地下水状态、有害气体和地温状况等资料,并依据这些原始材料,初步选定合适的施工方法,确定相应的施工措施和配套的施工机具。而且,由于地质条件的简单性和勘探手段的局限性,在施工中消失前所未料的情况仍不行避开。因此,在长大隧道的施工中,还应实行试验导坑(如日本青函隧道)、水平超前钻孔、声波探测、导坑领先等技术措施,进一步查清掘进前方的地质条件,准时掌握变化的情况。以便尽快地修改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2)公路隧道是一个外形扁平的建筑物,正常情况下只有进、出口两个工作面

3、,相对于桥梁、线路工程来说隧道的施工速度比较慢,工期也比较长,往往使一些长大隧道成为掌握新建公路通车的关键工程。为此,需要附加地开挖竖井、斜井、横洞等帮助工程来增加工作面,加快隧道施工速度。此外,隧道断面较小,工作场地狭长,一些施工工序只能挨次作业,而另一些工序又可以沿隧道纵向展开,平行作业。因此,要求施工中加强管理、合理组织、避开相互干扰。洞内设备、管线路布置应周密考虑,妥善支配。隧道施工机械应当结构紧凑,牢固耐用。(3)地下施工环境较差,甚至在施工中还可能使之恶化,例如爆破产生有害气体等。必须实行有效措施加以改善,如人工通风、照明、防尘、消音、隔音、排水等,使施工场地合符卫生条件,并有足够

4、的照度,以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4)公路隧道大多穿越崇山峻岭,因此施工工地一般都位于偏远的深山狭谷之中,往往远离既有交通线,运输不便,供应困难,这些也是规划隧道工程时应当考虑的问题之一。(5)公路隧道埋设于地下,一旦建成就难以更改,所以,除了事先必须审慎规划和设计外,施工中还要做到不留后患。当然,隧道工程也有很多有利的方面,例如施工可以不受或少受昼夜更替、季节变换、气候变化等自然条件转变的影响,可以竟日终年、稳定地支配施工。10.1.2 隧道施工应遵循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以往,人们都认为在地层中开挖坑道必定要引起围岩坍塌掉落,开挖的断面越大,坍塌的范围也越大。因此,传统的隧道结

5、构设计方法是将围岩看成是必定要松弛塌落,而成为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荷载。传统的隧道施工方法则是将隧道断面分成为若干小块进行开挖,随挖随用钢材或木材支撑,然后,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砌筑刚性衬砌。这也是和当时的机械设备、建筑材料、技术水平相全都的。近十几年来,岩石锚杆、喷射混凝土的机械和岩石力学方面的进展,人们对开挖隧道过程中所消失的围岩变形、松弛、倒塌等现象有了深化的生疏,为提出新的、经济的隧道施工方法制造了条件。1963年,由奥地利学者L腊布兹维奇教授命名为“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New Astria Tunnelling Method)”,简称“新奥法(NATM)”正式出台。它是以掌握爆破或机械

6、开挖为主要掘进手段,以锚杆、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方法,理论、量测和阅历相结合的一种施工方法。同时又是一系列指导隧道设计和施工的原则,其中包括:(1)由于岩体是隧道结构体系中的主要承载单元,所以在施工中必须充分保护岩体,尽量削减对它的扰动,避开过度破坏岩体的强度。为此,施工中断面分块不宜过多,开挖应当接受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或机械掘进。(2)为了充分发挥岩体的承载能力,应允许并掌握岩体的变形。一方面允许变形,使围岩中能形成承载环;另一方面又必须限制它,使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丢失或大大降低承载能力。为此,在施工中应接受能与围岩密贴、准时砌筑又能随时加强的柔性支护结构,例如,锚喷支护等。这样,就能通过调

7、整支护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参加工作的时间(包括底拱闭合时间)来掌握岩体的变形。(3)为了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性能,施工中应尽快使之闭合,而成为封闭的筒形结构。另外,隧道断面外形要尽可能地圆顺,以避开拐角处的应力集中。(4)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应进行现场量测监视,准时提出牢靠的、数量足够的量测信息,如坑道周边的位移或收敛、接触应力等。并准时反馈用来指导施工和修改设计。(5)为了敷设防水层,或为了承受由于锚杆锈蚀,围岩性质恶化、流变、膨胀所引起的后续荷载,接受复合式衬砌。上述新奥法的基本原则可扼要的概括为:“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10.1.3 隧道施工方法及其选择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隧

8、道工作者在实践中已经制造出能够适应各种围岩的多种隧道施工方法。习惯上将它们分成为:矿山法、掘进机法、沉管法、顶进法、明挖法等。矿山法因最早应用于矿石开采而得名,它包括上面已经提到的传统方法和新奥法。由于在这种方法中,多数情况下都需要接受钻眼爆破进行开挖,故又称为钻爆法。有时候为了强调新奥法与传统矿山法的区分,而将新奥法从矿山法中分出另立系统。掘进机法包括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简写为TBM)法和盾构掘进机法。前者应用于岩石地层,后者则主要应用于土质围岩,尤其适用于软土、流砂、淤泥等特别地层。沉管法,等则是用来修建水底隧道、地下铁道、城市市政隧道等,以及埋深很浅的

9、山岭隧道。选择施工方案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A工程的重要性。一般由工程的规模、使用上的特别要求,以及工期的缓急体现出来;B隧道所处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C施工技术条件和机械装备状况;D施工中动力和原材料供应情况;E工程投资与运营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F施工平安状况,G有关污染、地面沉降等环境方面的要求和限制。应该看到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是一项“模糊”的决策过程,它依靠于有关人员的学识、阅历、毅力和创新精神。对于重要工程则需汇合专家们的意见,广泛论证。必要时应当开挖试验洞对理论方案进行实践验证。从目前我国公路隧道进展趋势来看,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以接受新奥法为主,这也符合世界潮

10、流。所以,本书将着重论述新奥法施工中的有关问题,而概略地介绍传统的矿山法。其它方法一般不用于山岭隧道,因此此处不作介绍,需要时可参考有关书籍。102 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新奥法施工,按其开挖断面的大小及位置,基本上又可分为:全断面法、台阶法、分部开挖法三大类及若干变化方案。10.2.1 全断面法依据隧道设计轮廓线一次爆破成型的施工方法叫全断面法。它的施工挨次是:A用钻孔台车,钻眼,然后装药、联接导火线;B退出钻孔台车,引爆炸药,开挖出整个隧道断面;C排解危石,安设拱部锚杆和喷第一层混凝土;D用装碴机将石碴装入出碴车,运出洞外;E安设边墙锚杆和喷混凝土;F必要时可喷拱部其次层混凝土和隧道底部混凝土

11、;G开头下一轮循环;H在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或按施工组织中规定日期灌注内层衬砌。全断面法适用于IVVI类岩质较完整的硬岩中。必须具备大型施工机械。隧道长度或施工区段长度不宜太短,否则接受大型机械化施工的经济性差。依据阅历,这个长度不应小于1km。依据围岩稳定程度亦可以不设锚杆或设短锚杆。也可先出碴,然后再施作初期支护,但一般仍先施作拱部初期支护,以防止应力集中而造成的围岩松动剥落。全断面法的优点是:工序少,相互干扰少,便于组织施工和管理;工作空间大,便于组织大型机械化施工,因此,施工进度高,目前,我国公路隧道一般都能保持月进成洞平均150m左右,高者已接近300m月。接受全断面法应注意下列问题

12、:摸清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随时筹备好应急措施(包括转变施工方法等),以确保施工平安;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务求配套,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率;加强各项帮助作业,尤其加强施工通风,保证工作面有足够新奇空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实践证明,施工人员对新奥法基本原理的了解程度和技术娴熟状况,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效果。1022 台阶法台阶法中包括长台阶法、短台阶法和超短台阶法等三种,其划分一般是依据台阶长度来决定的,如图10.2.1所示。至于施工中究竟应接受何种台阶法,要依据以下两个条件来决定:A初期支护形成闭合断面的时间要求,围岩越差,闭合时间要求越短;B上断面施工所用的开挖、支护、出碴等机械设备对施工

13、场地大小的要求。(a)长台阶法 (b)短台阶法 (C)超短台阶法图10.2.1在软弱围岩中应以前一条件为主,兼顾后者,确保施工平安。在围岩条件较好时,主要考虑是如何更好的发挥机械效率,保证施工的经济性,故只要考虑后一条件。现将各种台阶法叙述如下:(1)长台阶法。这种方法是将断面分成上半断面和下半断面两部分进行开挖,上、下断面相距较远,一段上台阶超前50m以上或大于5倍洞跨。施工时上下都可配属同类机械进行平行作业,当机械不足时也可用一套机械设备交替作业,即在上半断面开挖一个进尺,然后再在下断面开挖一个进尺。当隧道长度较短时,亦可先将上半断面全部挖通后,再进行下半断面施工,即为半断面法。长台阶法的

14、作业挨次为:1)对于上半断面。用两臂钻孔台车钻眼、装药爆破,地层较软时亦可用挖掘机开挖。安设锚杆和钢筋网,必要时加设钢支撑、喷射混凝土。用铲斗为16m3的推铲机将石碴推运到台阶下,再由装载机装入车内运至洞外。依据支护结构形成闭合断面的时间要求,必要时在开挖上半断面后,可建筑临时底拱,形成上半断面的临时闭合结构,然后在开挖下半断时再将临时底拱挖掉。但从经济观点来看,最好不这样做,而改用短台阶法。2)对于下半断面。用两臂钻孔台车钻眼、装药爆破。装碴直接运至洞外。安设边墙锚杆(必要时)和喷混凝土。用反铲挖掘机开挖水沟。喷底部混凝土。开挖下半断面时,其炮眼布置方式有两种:平行隧道轴线的水平眼;由上台阶

15、向下钻进的竖直眼,又称插眼,如图1022所示。前一种方式的炮眼主要布置在设计断面轮廓线上,能有效地掌握开挖断面。后一种方式的爆破效果较好,但爆破时石碴飞出较远,容易打坏机械设备。图10.2.23)待初期支护的变形稳定后,或依据施工组织所规定的日期敷设防水层(必要时)和建筑内层衬砌。长台阶法的纵向工序布置和机械配置如图10.2.3所示。相对于全断面法来说,长台阶法一次开挖的断面和高度都比较小,只需配备中型钻孔台车即可施工,而且,对维持开挖面的稳定也十分有利。所以,它的适用范围较全断面法广泛,凡是在全断面法中开挖面不能自稳,但围岩坚硬不用底拱封闭断面的情况,都可接受长台阶法。(2)短台阶法。这种方法也是分成上下两个断面进行开挖,只是两个断面相距较近,一般上台阶长度小于5倍但大于115倍洞跨。上下断面接受平行作业。短台阶法的作业挨次和长台阶相同。由于短台阶法可缩短支护结构闭合的时间,改善初期支护的受力条件,有利于掌握隧道收敛速度和量值,所以适用范围很广,类围岩都能接受,尤其适用于、类围岩,是新奥法施工中主要接受的方法之一。短台阶法的缺点是上台阶出碴时对下半断面施工的干扰较大,不能全部平行作业。为解决这种干扰可接受长皮带机运输上台阶的石碴;或设置由上半断面过渡到下半断面的坡道,将上台阶的石碴直接装车运出。过渡坡道的位置可设在中间,亦可交替他设在两侧。过渡坡道法在断面较大的三车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