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的学问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3408255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剪枝的学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剪枝的学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剪枝的学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剪枝的学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剪枝的学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剪枝的学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枝的学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剪枝的学问(第二学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核心词语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长”的道理。3能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主流程:一、复习巩固,切入课文师:今天这一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剪枝的学问师:剪枝的学问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跟着课文中的“我”去探究一番。课文中的“我”在探究学问的过程中,有一番心理活动(出示词语: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指名读词语)。师:请仔细观测这几种词语,你发现了什么?生1:都是写作者的心情。

2、生2:写作者的心情变化。师:迅速地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这四个词语,用铅笔圈画下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生:画句子,读词语。师:(引读词语)作者的心情一方面是,接着,然后,最后二、细读课文,体会内容(一)交流“满怀好奇”师:一方面让我们默读课文1-2段,探究一番“满怀好奇”这个词语,想一想,“我”为什么满怀好奇?用铅笔画出有关答案。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师:找到答案的请举手,谁来说一说。(指名回答)生:读画出的句子。(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她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师:(出示句子)是呀,看到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心里便产生了好奇。(“总是”一词故意重读。)谁带着好奇的心情,

3、来读这句话。生:(读句子)。师:你仿佛不太好奇,谁再来读一读?生:布满好奇地读一读。师:我们一起像她这样读一遍。(二)交流“一脸疑惑”师:可是,当我走进桃园,我又一脸疑惑,是什么让我“疑惑”?默读“一脸疑惑”这个词的上下文,用铅笔画出有关答案。生:(用铅笔画出有关答案)。师:谁找到的请举手。生:“咔嚓,咔嚓”,随着剪刀挥动,一根根枝条被剪了下来。师:看到这个情景,我也疑惑了。文中的我是怎么说出自己的疑惑的呢?生:“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师:她不仅回答了问题,读得也有感情,读出了疑惑的语调。人们有疑惑吗?带着疑惑一起读这句话。(三)交流“将信将疑”师:那么王大伯是怎么

4、回答我的疑惑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生:带着问题默读第三自然段。师:谁来说一说?生:(读课文,回答问题)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拿起一根剪下的枝条,笑了笑,对我说:“你别看这根枝条长得粗壮,其实它只吸取营养,不成果实。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接着,王大伯抚摸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布满信心地说:“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啰!”师:我听了后又怎么啦?生齐说:将信将疑。师:什么是“将信将疑”?生1:又相信,又不相信。生:既相信,又不相信。师:说得好。那么,我为什么“信”王大伯的话?又为什么有点“疑”呢?读书要学会联系上下文。静下心来,再读书。一方面请同窗们联系上文来思考我为什么

5、“信”王大伯的话?生:(默读“将信将疑”的上文,思考)。师:找到“信”的理由的来说一说。生:王大伯拿起一根剪下的枝条,笑了笑,对我说:“你别看这根枝条长得粗壮,其实它只吸取营养,不成果实。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师:是呀,王大伯的话很有道理,使我相信来年会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实。一起读王大伯的话。生:(齐读王大伯的话)。师:尚有什么地方,使我更相信来年会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实?生:接着,王大伯抚摸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布满信心地说:“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啰!”师:是呀,王大伯是那么有信心,我也有信心了。让我们一起有信心地读王大伯说的话。生:(齐读王大伯说的话)。师:尚有哪些方

6、面,让我相信了王大伯说的话?生:王大伯拿起一根剪下的枝条,笑了笑,对我说:“你别看这根枝条长得粗壮,其实它只吸取营养,不成果实。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师:是呀!除了王大伯说的话,尚有什么使我相信?这就需要联系上文再想一想。生: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她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师:是呀!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我怎么会不相信呢?可作者为什么不说“相信”,而说“将信将疑”呢?,尚有什么“疑”的?再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生1:枝条越多,桃子才会越多。生:枝条少了,桃子不就少了吗?生3:王大伯剪枝剪得那么快,如果剪错了呢?生4:虽然是种桃能手,但也会

7、有失手的时候呀!生:眼见为实,我还没看到结出的桃子呢。师:是呀,请同窗们带着怀疑的语调读读这一句。(出示:我将信将疑: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生:(带着怀疑的语调齐读这一句)。(四)交流“又惊又喜”师:最后的成果如何呢?生:(一起回答)又惊又喜。师:默读最后一段,想想,是什么让我“喜”呢?生:默读最后一段,回答:啊,只见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子成熟了,一种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师:桃子大不大?生齐答:大!师:(板书:大)从什么地方看出桃子大?生:一种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师:桃子多不多?生:多!师:(板书:多)从什么地方看出桃子多?师:啊,只见一棵棵

8、桃树上挂满了桃子。师:哪些词看出桃子诸多?生:挂满。师:尚有呢?生:一棵棵。师:一起读这一句。用一种词形容这些桃子。生:又大又多。生:又红又大。师:能结出这样多这样大的桃子,课文有一段已经暗示我们了。生:第一自然段。生:第二自然段。师:没有花能结出果实吗?生:第四自然段。师:谁来读读这一段?教师给她配上音乐。生: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美丽的桃花红云片片。生: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欢天喜地地在花间飞舞。生:我和小伙伴们在桃园里奔跑着,嬉戏着。师:花多了,桃子就多。我感到快乐之余,更感到惊讶。联系下文,想一想,“我”“惊”什么?生:王大伯说的

9、话真有道理。三、总结课文,悟出感受师:王大伯哪句话有道理,谁来读一读。(出示句子:“你别看这根枝条长得粗壮,其实它只吸取营养,不成果实。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生:(读这一句话)。师:是呀,王大伯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了剪枝的学问。请齐读课题:剪枝的学问生:(齐读课题)剪枝的学问师:这句话中不仅告诉我们剪枝的学问,还蕴含着什么道理呢?生:(哑然)。师:齐读这句话。生:(哑然)。师:减少的反义词是什么?生:增多。师:课文中,减少了什么,增多了什么?生:减少了无用的枝条,增多了桃子。师:是呀!本来“减少”是为了“增长”呀!(师板书:“减少”是为了“增长”)生:(插嘴

10、):教师,是增多。师:“增长”和“增多”意思同样,我们习惯说“增长”。生:哦!师:读到这里,我们懂得了,减少是为了增多。这就是剪枝的学问让我们明白的道理。师:学了课文,你尚有什么感受?生:(哑然)。师:除了课本上有学问,尚有哪些地方可以得到学问?生:跟教师学。生:在大自然中学。生:在生活中学。师:是呀,生活中到处有学问。这也是课文带给我们的感受。师:尚有什么感受呢?生:(哑然)。师:王大伯是一种普一般通的人,却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种桃能手,可见,各行各业都可以出人才,由此,我们会想到一句名言,是什么?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四、当堂作业,适时反馈师:剪枝的学问这一课给我们的启示可真多呀

11、!下面让我们做某些练习,打开语文课堂作业本。翻到剪枝的学问第二学时,完毕下列习题。(师出示有关习题。)生:(完毕作业)。师:(播放轻音乐,巡视指引)。师:(拿一名学生的作业放实物投影仪下。)谁来说说她完毕得怎么样?生:她的答案是对的。师:哪里答得好呢?生:她写出了“减少”是为了“增长”这个道理。生:她还联系自己要像王大伯学习。生:她的字写得很工整。生:她的感受谈得诸多。师:是呀,同窗们,我们后来做作业就要像王丹萌同样认认真真地完毕作业,她写的感受那么全面而又深刻,阐明她上课听得很用心。同窗们后来也要这样。作业:、写出文中体现我心情的变化的词语。()()()()2、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我“信”

12、的因素是_;我“疑”的因素是_。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_附板书:26、剪枝的学问桃子:大、多减少增长教后反思:面对哑然,适时铺垫,绽放火花在总结全文时,课堂上浮现了临时的冷场,学生浮现了两次哑然。1、我问:王大伯的话不仅告诉我们剪枝的学问,还蕴含着什么道理呢?2、学了这篇课文,你尚有什么感受?这是我在教学设计中预设的两个问题。当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发现教室里一片沉寂。我在想:之前我与学生们一起跟着文中的“我”去探寻了一番,成果什么也没探出呀!孩子们怎么啦?怎么一点感受也没有呢?这一课的教学难点看来无法解决了。着急之余,只得进行了适时铺垫,没想到孩子们一下子全悟出来了,并且还那么深刻。让我不

13、禁想起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种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本来学生缺少的是支点呀!支点必须给孩子们铺垫上,否则孩子们怎么去撬呢?那么如何铺垫呢?一、联系句子,分解问题为了让学生懂得“减少”是为了“增长”的道理。我先让学生仔细读这句话,然后问:1、减少的反义词是什么?2:课文中,减少了什么,增多了什么?然后师总结并板书:是呀!本来“减少”是为了“增长”呀!这就是剪枝的学问让我们明白的道理。二、抓住时机,适时引导学了课文,你尚有什么感受?这个问题太笼统,学生一时不知从哪儿说起。在总结了剪枝的学问后,我立即问:除了课本上有学问,尚有哪些地方可以得到学问?学生答道:跟教师学。在大自然中学。在生活中学。师适时总结:是呀,生活中到处有学问。这也是课文带给我们的感受。三、拓展引导,善用名言为了让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后,可以感受到各行各业都可以出人才的道理,我联系课文这样说:王大伯是一种普一般通的人,却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种桃能手,可见,各行各业都可以出人才,由此,我们会想到一句名言,是什么?学生不久想到名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我欣喜万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