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3397539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内容摘要】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大幅度减少,加之耕地面积也在日渐递减,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急剧增加,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必然选择。但是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与企业用工需求方面存在结构性矛盾,要真正实现开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大转移,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供需矛盾,才能最终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再就业,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关键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大幅度减少,加之耕地面积也在日渐递减,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急剧增加,促使农

2、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必然选择。加快开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对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一)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大,转移就业任务重开平市是农业大市,2010年末,全市总人口约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70.6%。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大幅度减少,加之耕地面积也在日渐递减,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急剧增加,在现有农村劳动力27.2万人中,富余劳动力约有11

3、万人,目前未转移就业的约4.2万人。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几年,开平仍将处于新增劳动力的高峰期,每年将有近6000新成长农村劳动力需要就业。如果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低于农村劳动力的净增量,那么势必就会造成农业劳动力剩余量逐年增大。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给农村社会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困扰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开平市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任务十分繁重。(二)农村富余劳动力与企业用工需求存在矛盾近年来,随着开平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用工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接收平台。但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许多企业特别是纺织服装、水暖卫浴、电子电器等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萎缩

4、,用工需求大大减少。另一方面,虽然开平市还有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但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技能素质、文化层次普遍偏低。据调查显示,目前没有转移仍然滞留于农业的劳动力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占40%,无技能的占60%;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41年,未达到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毕业水平。一无知识,二无技术,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往往是工作难找,钱难赚,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如建筑工、搬运工、清洁工等,赚钱越来越难。随着企业技术含量、生产集约化程度日益提高,企业对工人的技术、文化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结果是一方面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适合

5、的劳动力。总的来讲,开平市劳动力市场数量上供大于求,素质上供不应求,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并存。(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局限性和盲目性目前,开平市多数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经亲朋好友的介绍或引路而实现,经政府或中介组织推荐的仅占18.6%。由于大部分劳动者都是通过亲戚、熟人介绍的方式找工作,所以,亲人、朋友扎堆在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工作的情况很多,这使得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外出务工人员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指导,转移方式上盲目性很大。许多农民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依靠亲朋好友和乡

6、邻的介绍,便进城寻找工作,但是由于不了解异地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往往是徒劳而归。而那些没有朋友介绍,又或者不满足于介绍企业的工作待遇的劳动者,要自己重新开发新的就业“阵地”,就更只能靠碰运气。盲目求职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也限制了开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四)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农民工的劳动保障体系十分脆弱。目前,以工资待遇难以保障为主要特点的侵害农民工权益事件时有发生,用人单位随意克扣工资、欠薪逃匿的现象大量存在。在开平市的一些地方和企业,农村外出劳动者很少有节假日,有13.4%的劳动者全年工作330天以上,而且是经常加班加点却得不到相应报酬。部分企业对农民工的劳动保护重视不

7、够,很多农民工从事高危行业而没有必要的防护措施,职业病和工伤事故频发。同时,由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且不规范等原因,农民工发生职业病和工伤后很难获得及时、足额补偿,甚至没有补偿。二、开平市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的原因(一)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缺乏职业技能2010年,开平市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0:51.8:38.2,先进制造业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服务要求的提高,第二、三产业企业对工人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目前,已经很少企业会招聘初中学历以下的劳动者,至少要求高中以上学历,甚至要求大专、本科学历。开平市有些乡镇由于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相对滞后,小学、初中文化程度

8、的劳动者是农村劳动力的主体,求职者中初中文化以下,无基本技能的占60%,文化程度偏低成为转移就业的一大障碍。以前,企业招工往往对年龄有严格限制,一般要求25岁以下,或者30岁以下。但是现在,由于用工紧缺,已经有部分企业把年龄要求放宽至40岁,但是由于大龄劳动者文化程度太低,很多企业仍然招不到足够的工人,这表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对转移就业的制约非常明显。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教育程度较低,而上学时接受的是应试教育,主要目标是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离开学校以后,没有特长,动手能力较差,由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普遍缺乏职业技能,而随着工业产业升级,开平企业对工人的劳动技能要求也

9、越来越高。因此,职业技能的缺乏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二)培训机构不够完善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然而,要把一个“白纸”般的劳动者培养成熟练的技术型生产工人,需要巨大的成本,而企业处于成本的考虑,一般不愿意对毫无基础的劳动者进行培训,这就需要大量专门的培训机构,为劳动者提供技能训练。目前,开平市个别镇未能建立相应的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培训工作相对滞后。全市上下定点培训机构不多,培训设备设施相对简陋,机构规模小、师资短缺,制约了培训数量的增加和培训质量的提高,开展培训工种相对单一,培训层次多为初级,对开展专业水平较高的高

10、技能人才培训缺乏必备条件,难以满足市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需求。(三)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多年来,开平市只有一个人才市场和一个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为大专以上学历的劳动者提供服务,劳动力市场为普通劳动者服务。虽然两个机构都号称“市场”,但实际上仍属于公共服务型政府机构,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运作。与其它城市相比,开平市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发展明显滞后目前,开平市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也尚未建立,在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中的往往偏重城市劳动力就业,各种劳动力专业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不完善,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馈、中介服务和管理工作薄弱,在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方面缺乏有效的长效机制,更没有形

11、成统一的市场规则,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多属于原始的盲目流动。(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存在缺陷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如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且就业也相对不稳定;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

12、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性。当前,开平市社会劳动保障体系仍然比较薄弱,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参加各种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人数仅为总人数的12.6%。部分企业不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农村劳动者的工资兑现、因工致伤致残的医疗及保障方面得不到有效保障,从而制约了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三、加快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一)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一是积极发动企业开展岗位培训。结合经济发展和优势产业的需求,引导企业转变用人观念

13、,更多地使用本地农村劳动力,并继续动员企业开展灵活有效的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同时,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为农民提供就近就地的培训服务。二是大力推进“订单式”培训。定点培训机构通过与用人单位定向联系,结合用人单位用工需求,制定培训方案,设立培训专业工种,培训后向用人单位输送技能人才,促进培训与用人单位岗位素质要求紧密结合。三是多渠道、多方式加大技能提升培训。充分调动各类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发挥各成人教育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资源的基础作用,依托技工学校、技工分校和就业训练中心、镇级培训基地等设立定点培训机构,积极组织开展就业前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和技工智力扶贫教育。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办

14、农民专业技能培训,支持各类社会教育机构积极承担农村劳务输出的专业技能培训任务,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专业、多途径的农民劳动技能培训格局。四是加强培训与就业渠道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网络延伸到乡镇社区,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并为转移就业提供“一条龙”服务,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后转得出、转得快、转得好。(二)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登记制度。全市按实名制的要求,对有转移就业愿望农村劳动力建立电脑工作台帐,实行转移就业跟踪。对开平市劳动适龄人口和进入本市就业的所有劳动者,统一印制和发放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

15、免费核发,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管理制度,实现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和失业统计制度。二是实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备案制度。由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所(站)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进行动态跟踪服务,加强职业指导和管理,转变就业观念,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回流率不超过20%。三是建立用人单位空岗申报制度,切实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推荐就业信息服务。四是建立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长效机制。取消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规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加大劳动监察力度,督促用人单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和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及其他福

16、利待遇。五是完善“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和校企合作,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按照江门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的部署要求,充分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强企村劳务合作的业务指导,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提高企村劳务合作实效。(三)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抓好开平市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改善服务环境条件,为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求职和自主择业及企业自主用工提供便利、快捷的公共就业服务。一是劳动力市场建设工程。积极筹建新的劳动力市场和综合培训基地。二是远程招聘系统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在建立市与镇两级远程招聘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争取全面建立省、市、镇(街道)联网的远程招聘信息系统。三是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在市区建立一所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培训工种齐全、辐射全市的公共实训基地。另外,定期或不定期开设农村富余劳动力专场招聘会。可在市区开设大型的免费专场招聘会,方便市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而比较偏僻的乡镇,可联系各用工企业特别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