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学校五年事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3397196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学校五年事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机电学校五年事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机电学校五年事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机电学校五年事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机电学校五年事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学校五年事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学校五年事业发展规划(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机电学校五年事业发展规划(2014 -2018)今后五年,是安徽省、合肥市抢抓机遇,奋力崛起,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我校确定新的奋斗目标,实现事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合肥市“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阶段的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和重点任务,用以指导和促进学校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特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

2、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精神,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从严治校、注重质量、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面向市场,迎接挑战,夯实基础,优化结构,提升内涵,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规划作引领,坚定“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促进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高质量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推进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拓宽办学渠道,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努力

3、培育一大批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岗位变化要求的中等专业技能人才,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为广大年轻人打开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为合肥经济建设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和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二、总体目标在现有基础上,通过五年的努力,总体实现以下目标:办学规模保持稳中有升,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师资队伍更趋稳定合理,专业设置更具特色,教学质量、专业建设、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学校综合实力显著提高,部分专业达到省内同类学校先进水平,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实力明显增强,成为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紧密、特色鲜明的集中高职学历教育、中高级技能培训与鉴定、就业服务、产教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成为“合

4、肥排前列、省内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省级优质特色示范学校。并争取在2018年之前,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三、具体目标1、稳定办学规模,拓展办学内涵根据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结合我校的实际办学能力,在“十一五”期间学校规模较大发展的基础上,今后五年,要做好巩固提高与拓展工作,招生人数和在校学生规模保持稳定并逐年增长,2014-2015年保持在校生规模2600人,2016-2018年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3500人。积极参与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实践探索,创造条件申办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3+2”联读高职和高中后高职教育达到200人,提高学校办学层次,

5、增强学校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培训功能,在扩大全日制招生规模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类社会职后继续教育、技能提高培训和短期培训工作,努力扩大培训规模, 2014-2015年每年完成各类社会培训3000人次,2016-2018年进一步扩大规模,每年完成5000人次以上,提高办学效益。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办学条件学校经过前期工程建设后,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建筑面积达4.5万平方米,已经初步满足教学、实训、文体活动、住宿、后勤服务的需要。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将加快校区存量土地的规划和扩建力度,新区扩建规划分二期完成,总投资约5000万元。2014年9月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新增校舍2.6万平

6、方米;二期工程规划建设校舍1.6万平方米,将于2016年8月完成。新校区扩建工程完成后,教育教学设施的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更高,教师现代化办公和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后勤服务和体育卫生设施功能更加完善。规划期内,学校整体设施配套功能和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要进入省市同类学校前列。学校还将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进一步加强实训设备、装备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成自然环境优美、校园文化高雅、办学功能完善、职教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校园。3、优化专业与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产教结合继续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的思路和“专业要有特色,要有特色专业”的要求加强

7、专业建设。在现有专业基础上,根据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结构。重点建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焊接技术专业、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专业,形成学校特色骨干专业,至2018年建成为省级重点专业。扶持汽车运用及维修专业、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电子商务等专业,至2018年建成为市级重点专业。拓展为第三产业服务的功能,根据国家、省、市物流、电子商务、光伏产业区域规划,论证开设物流、电子商务、光伏等专业,至2018年在校生规模达到500人左右,以适应三次产业需要、市场竞争对各类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进一步优化教学实训基地硬件建设。2009年,学校已建成14200平方米综合实训

8、大楼,并投资数百万元,添置了大量实训设备,基本满足各专业学生实验实训需要。在此基础上,随着新校区建设,兴建的实训车间、厂房要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作业项目实施要求,整合各实习车间的结构和布局,有针对性购置数控加工中心、高级工实验电子操作台、自动化控制人机界面装置、数字焊接系统等性能先进的实训设备,完善学校的实验实训教学手段,在规划期内,将机电技术应用实训基地、焊接技术实训基地、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基地打造成省级重点实训基地。积极推进产教结合。立足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对我校产教结合的内容、途径、机制和形式、方法诸问题进行研究,要以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以建设融教学、实习、生产为

9、一体的产教结合“双元制”办学体系为抓手,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校内教学实训与对外生产经营一体化的产教服务中心,搭建产教结合的工作平台与项目载体,建立产教结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将“学校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形成“校厂一体、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职业教育“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的效益。4、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整体水平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依据教师准入制度,完善专兼职教师遴选、管理、考核办法,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培训、企业顶岗培训、校本培训三大体系。致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以“双师型”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拥有一批积极进取、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10、。通过内培外引,保证师资队伍的建设适应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2014-2015年专任教师达到*人,兼职教师达到*%;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达到*%以上、研究生学历达到*%以上;高级职称教师达到*%;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到*%以上。2016-2018年专任教师达到*人,师生比例达到1:20;兼职教师达到*%;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达到*%、研究生学历达到*%以上;高级职称达到*%;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到*%以上。培养市级专业带头人*名、省级专业带头人*名。5、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校吸引力(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工学结合”、“订单式”

11、培养、“双证书”教育和弹性学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继续推行“旺进淡出、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在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上下功夫,培养一批职业素质好、技能水平高、在各行各业表现突出的学生,营造“企业要学生,找机电学校”的良好局面。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创业典型,培养一批企业小老板。(2)推进课程体系建设重构具有岗位特色的全日制专业课程体系和培训创业课程体系。完成优质核心课程*门,省级精品课程*门,市级精品课程*门;完成专业课程标准及配套技能考核标准*门;开发特色校本教材*本,至少有*本公开发行;编写优质教辅资料*册,建成*个“标准化、共享型”的专业

12、教学资源库。(3)推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努力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优化教学方法,以任务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推行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方法,建立健全以学生实习作品为主要指标的专业课程评价方法。(4)以德育为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等。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从严治学、从严治教、从严治校,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在规划期内,构建有效衔接的德育工作体系,切实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完善

13、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切实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文化基础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务实精神、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营造“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促进教风、学风、校风建设跨上新台阶。(5)积极做好就业服务坚持把就业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主动上门和用人单位联系安置工作,建立畅通完善的就业网络,继续坚持毕业生就业“四进四不进”的原则(“四进”即进国内外知名企业,进大型国有控股企业,进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企业,进用工规范、员工享受五保企业;“四不进”即不进小规模企业,不进用工不规范企业,不进员工不享受

14、五保企业,不进转正后月工资低于二千元企业)。确保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90%以上,并在企业安居乐业、有所作为。形成就业跟踪服务工作长效机制,做好就业学生的跟踪服务,了解就业状况,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四、实施发展规划的具体措施(一)实施六项建设工程一是师资队伍建设工程。要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兼职教师相结合、学校培养与进企业锻炼相结合等方法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通过引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选派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等途径,形成和集聚一支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建立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

15、实践制度,提高实践能力。原则上,专业教师每年下企业实践的时间不少于一个月;建立专业教师获取本专业相应的专业技能资格证书制度,专业教师三年内应取得专业资格证书。同时,要建立一支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的兼职教师队伍。形成一支骨干教师队伍。通过外聘专家、校内外培训、专业进修等多种途径,不断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到2018年,各专业均配有3-5名骨干教师,在此基础上培养和造就各学科和专业的带头人。 建设一支方法创新的德育工作队伍。强化对学工处、班主任、德育类学科教师、宿管员等人员在学生工作方法上的培训,使他们成为懂教育、善管理、受欢迎的德育工作者。 设立师资培养专项经费。学校每年用于教师进修、培训的经费

16、应不少于*万元。建立教师科研成果奖励考核制度,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从学校研究出发,重点开展校本研究;设立每年不少于*万元的专项研究经费,用于资助教师的课题研究和科研成果奖励;建立教师科研成果考核制度,从制度上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二是教育质量建设工程。树立特色化的质量观,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生命,将是否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作为衡量职业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树立适应性的质量观,对社会需求、市场需求、用人单位需求、第一线岗位需求、学生需求的适应能力,作为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志,更好地从现实和未来的市场需求出发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提高教育质量。 建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构建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指标体系。 成立学校教学质量监督机构。聘请懂教学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