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民间组织评估指标一、行业性社会团体评估指标本评估指标由4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52项三级指标组成,指标总分合计为1000分一、基础条件1、.法人资格:⑴活动资金;⑵法定代表人;⑶名称;⑷办公条件;⑸行业覆盖率;⑹专职工作人员2、.章程:⑴章程的制定符合民主程序;⑵章程体现了行业性社会团体特点;⑶章程经过登记管理机关核准3、登记和备案:⑴按规定变更登记;⑵按规定备案;⑶分支、代表机构登记符合规定4.、遵纪守法:⑴年度检查情况;⑵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行为;⑶重大事项报告二、组织建设:1.、组织机构:⑴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⑵理事会;⑶秘书处(办公室);⑷监督机构;⑸分支、代表机构;⑹党组织2.、人力资源管理:⑴制定有关制度;⑵岗位管理;⑶工资管理;⑷会员管理3、.财务、资产管理:⑴账户管理;⑵会费管理;⑶财务人员管理;⑷遵守有关制度;⑸资产管理4、.档案、证章管理:⑴档案管理;⑵证书管理;⑶印章管理5、.管理技能:⑴外部活动;⑵内部建设6.、协会文化:⑴从业人员年轻化、专业化,整体实力较强;⑵从业人员及会员了解并认同本协会的宗旨,凝聚力强三、工作绩效:1.、活动情况:⑴日常工作;⑵长期工作;⑶开拓创新;⑷参与公益事业。
2、.服务绩效: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⑵服务会员;⑶服务行业3.、承担政府转移职能:⑴行业管理职能;⑵行业发展规划职能4.、信息公开:⑴财务公开;⑵重大事项公开四、社会评价:1.、社会效应:⑴会员参与活动情况;⑵开展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果2、.社会认可度:⑴公众评价;⑵政府有关部门评价二、公益性社会团体评估指标本评估指标由4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59项三级指标组成,指标总分合计为1000分一、基础条件1.法人资格:⑴活动资金;⑵法定代表人;⑶名称;⑷办公条件;⑸专职工作人员2.章程:⑴宗旨和业务范围体现了公益性特点;⑵章程经民主程序通过;⑶章程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3.登记和备案:⑴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⑵按规定备案;⑶分支、代表机构登记符合规定4.遵纪守法:⑴年度检查情况;⑵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行为;⑶重大事项报告二、组织建设1.组织机构:⑴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⑵理事会;⑶秘书处(办公室);⑷监督机构;⑸分支、代表机构;⑹党组织2.人力资源管理:⑴有与业务开展相适应的工作人员及有关制度并认真执行;⑵有与业务开展相适应的志愿者队伍及有关制度并认真执行;⑶按规定落实专职工作人员薪酬和社会保险政策;⑷负责人尽职尽责、团结协作;⑸会员管理。
3.财务、资源管理:⑴账户管理;⑵会费管理;⑶按规定配备财务工作人员;⑷财务管理符合《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及国家有关规定;⑸财务公开透明,定期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⑹按规定进行财务审计;⑺进行税务登记并规范使用各种票据;⑻资产管理4.档案、证章管理:⑴档案管理;⑵证书管理;⑶印章管理;三、工作绩效1.公益活动规模和效益:⑴公益活动支出金额;⑵公益活动会员参与度;⑶公益活动受益者人数;⑷年公益活动费用占总支出的比例;⑸年管理费用占总支出的比例2.项目开发与运作:⑴项目符合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⑵年均开展项目数量;⑶项目平均资金规模;⑷项目运作规范性;⑸项目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3.社会捐赠、政府资助和政府购买服务:⑴年人均接受社会捐赠额;⑵年人均接受政府资助或购买服务额4.信息公开与宣传:⑴向社会公开本社会团体接受和使用捐赠情况;⑵网站、网页或刊物四、社会评价1.内部评价:⑴会员、理事(常务理事)评价;⑵工作人员评价2.公众评价:⑴捐赠人评价;受益人评价;⑵志愿者评价新闻媒体评价3.管理部门评价:⑴业务主管单位评价;⑵登记管理机关评价;⑶其他有关管理部门评价三、学术性社会团体评估指标本评估指标由4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48项三级指标组成,指标总分合计为1000分。
一、基础条件1.法人资格:⑴法定代表人;⑵独立办公场所;⑶专职工作人员;⑷专职会计人员;⑸个人会员人均净资产2.章程:⑴章程按规定经民主程序通过;⑵章程按规定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3.遵纪守法:⑴按规定时间参加年检;⑵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行为二、组织建设1.民主办会:⑴按章程规定召开理事会;⑵按章程规定进行理事会换届;⑶负责人能团结协作2.组织发展:⑴个人会员增长率;⑵向社会招聘人员占专职工作人员比例;⑶党组织建设3.制度建设:⑴管理制度项数;⑵会籍管理制度;⑶档案管理制度;⑷印章管理制度;⑸分支机构管理制度4.为会员服务:⑴对会员参加各类活动优惠措施;⑵通过会讯、会刊等为会员提供专业信息5.经费筹集与使用:⑴筹集经费增长率;⑵经费支出总额;⑶接受捐赠收入占总收入比例;⑷学术与科普等业务活动开支占总支出比例6.信息化建设:⑴独立网站或网页;⑵计算机管理系统三、工作绩效1.学术交流:⑴参加学术活动总人次/个人会员总数;⑵会议交流论文总篇数/个人会员总数;⑶人才和成果表彰奖励;⑷组团出访和接待国外团体来访次数;⑸连续性学术活动2.科学普及:⑴社团举办的社会科普活动次数;⑵参与政府重大科普项目数;⑶连续性科普活动。
3.咨询与培训:⑴向厅(局)级以上机构提供重要建议次数;⑵继续教育培训班次;⑶完成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机构委托项目数4.编辑出版:⑴主办期刊、报纸数及编著译图书数;⑵编撰论文集及其他非正式出版物数四、社会评价1.国际影响:⑴会员担任国际学术组织负责人总人次;⑵承办国际组织委托活动2.表彰奖励:受厅(局)级以上机构表彰奖励次数3.相对人评价:⑴交纳会费的个人会员比例;⑵媒体正面报道次数;⑶有志愿者参与过社团工作;⑷接受社会捐赠四、联合性社会团体评估指标本评估指标由4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61项三级指标组成,指标总分合计为1000分一、基础条件1.法人资格:⑴活动资金;⑵法定代表人;⑶名称;⑷会员2.办公条件:⑴独立办公场所;⑵现代办公设备;⑶办公3.章程:⑴宗旨和业务范围;⑵章程制定程序;⑶章程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4.登记和备案:⑴按规定变更登记;⑵按规定备案;⑶分支、代表机构登记符合规定5.遵纪守法:⑴年度检查情况;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⑶重大事项报告二、组织建设1.组织机构:⑴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⑵理事会;⑶秘书处(办公室);⑷监督机构;⑸分支、代表机构;⑹党组织 2.人力资源管理:⑴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工作人员;⑵人力资源管理制度;⑶工作人员的聘用、培训和考核;⑷工作人员薪酬和社会保障;⑸主要负责人工作态度。
3.财务、资产管理:⑴独立账户;⑵会费收取;⑶财会人员上岗资格;⑷财务管理制度;⑸财务是否公开透明;⑹财务审计;⑺是否税务登记及规范使用各种票据;⑻资产管理4.档案、证章管理:⑴档案管理;⑵证书管理;⑶印章管理 5.其他管理制度: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三、工作绩效1.会员服务:⑴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反映诉求;⑵组织国内外交流活动;⑶开展提高会员个体功能的服务活动;⑷为会员提供各类优惠或免费活动;⑸联谊活动数;⑹会员参加活动占应参加的人数比例 2.专业工作:⑴举办各类专业、人才培训班次数;⑵创新能力;⑶其他服务及专业工作3.社会服务:⑴中介服务与政策建议数;⑵承办委托事项;⑶考察、调研事项;⑷慈善捐款等社会公益性活动及效果4.信息公开及宣传:⑴网站、网页或刊物;⑵接受和使用社会捐赠公示情况四、社会评价1.内部评价:⑴会员、理事、常务理事评价;⑵工作人员评价2.公众评价:⑴社会服务受益人评价;⑵新闻媒体评价3.管理部门评价:⑴业务主管单位评价;⑵登记管理机关评价;⑶其他有关部门评价五、基金会评估指标本评估指标由4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61项三级指标组成,指标总分合计为1000分一、基础条件1.法人资格:⑴原始基金;⑵法定代表人;⑶名称;⑷办公条件;⑸专职工作人员。
2.章程:⑴宗旨和业务范围体现基金会特点;⑵章程经民主程序通过;⑶章程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3.登记和备案:⑴按规定变更登记;⑵按规定备案;⑶分支、代表机构登记符合规定4.遵纪守法:⑴年度检查情况;⑵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行为;⑶重大事项报告二、组织建设1.组织机构:⑴理事会;⑵监事或监事会;⑶办事机构;⑷分支、代表机构;⑸党组织2.人力资源管理:⑴有与业务开展相适应的工作人员及有关制度;⑵工作人员的培训、任用和考核;⑶按规定落实工作人员薪酬和社会保险政策;⑷负责人尽职尽责、团结协作;⑸有与业务开展相适应的志愿者队伍及制度3.财务、资产管理:⑴会计基础工作规范;⑵账户管理规范;⑶财务人员配备合理;⑷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及国家有关规定;⑸内部会计控制规范;⑹关联方关系;⑺财务公开透明;按规定进行财务审计;⑻进行税务登记并规范使用各种票据;⑼资产管理;⑽分支机构、代表机构财务4.档案、证章管理:⑴档案管理;⑵证书管理;⑶印章管理三、工作绩效1.公益活动规模和效益:⑴公益事业支出金额;⑵公益支出占上年总收入的比例;⑶行政办公费用和工作人员工作福利占当年总支出的比例2.项目开发与运作:⑴项目符合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⑵项目运作规范性;⑶项目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⑷项目社会评价。
3.社会捐赠、募集、政府资助和政府购买服务:⑴年度捐赠收入;⑵年人均向社会募集资金额;⑶年均接受政府资助额4.信息公开与宣传:⑴公开接受、使用社会捐赠情况;⑵公开公益资助项目种类及申请、评审程序;⑶媒体宣传情况四、社会评价1.内部评价:⑴理事评价;⑵工作人员评价;⑶监事评价2.公众评价:⑴捐赠人评价;⑵受益人评价;⑶志愿者评价;⑷新闻媒体评价3.管理部门评价:⑴业务主管单位评价;⑵登记管理机关评价;⑶其他有关管理部门评价六、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评估指标本评估指标由4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70项三级指标组成,指标总分合计为1000分一、基础条件1.法人资格:⑴开办资金;⑵法定代表人;⑶名称及印章;⑷住所;⑸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2.章程:⑴章程经民主程序通过;⑵章程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⑶章程体现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特点;⑷章程体现民办非企业单位公益性特点3.变更登记和备案:⑴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⑵按规定办理备案4.年度检查:⑴按规定时间参加年检;⑵年检报告书内容完整详实;⑶年检合格二、组织建设1.组织机构:⑴员工大会;⑵理事会及相应机构;⑶监督机构;⑷内设机构;⑸党组织2.人力资源管理:⑴工作人员的数量及结构均能满足工作需要;⑵有健全的管理制度;⑶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⑷薪酬和社会保险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⑸劳动用工制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⑴依法设置财会机构并配备专职财务人员;⑵建立健全财务与资产管理制度;⑶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⑷严格管理年度收入、支出预算;⑸按章收费、无营利性活动收入;⑹依法进行资产管理;⑺负债及净资产管理情况良好4.档案、证章管理:⑴归档资料齐全、完整;⑵有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及专门负责人;⑶档案安全保管状况好;⑷各类证书齐全;⑸有健全的印章保管和使用制度5.计划管理:⑴有中、长期发展规划;⑵有年度工作计划;⑶规划、计划执行情况三、自律与诚信建设1.提供服务情况:⑴有政府委托的职能;⑵建立健全服务创新、服务质量监管体制;⑶建立服务承诺制;⑷服务质量;⑸公益与慈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