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3391426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下列术语中,阐述生态系统的是()A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B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C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环境中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答案D解析生产者包括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它们都属于自养型生物。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

2、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答案B解析太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病毒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4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蛇处于多个不同营养级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总能量A. B.C. D.答案B解析 生物群落由该地域所有生物构成,错误。图中有4条食物链:大麦蝗虫

3、青蛙蛇、大麦蝗虫蜘蛛青蛙蛇、狗尾草蝗虫青蛙蛇、狗尾草蝗虫蜘蛛青蛙蛇,蛇处于第四、五营养级。青蛙捕食蜘蛛,二者又同时捕食蝗虫,又为竞争关系。青蛙与蜘蛛利用的能量来自蝗虫,蝗虫利用的能量来自大麦和狗尾草,蝗虫所含能量少于大麦和狗尾草。5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A、B、C、D的能量之和B信息传递仅发生在A、B、C、D、之间C此图不能完整地表示出该生态系统的结构DB营养级中的生物个体数目一定比A营养级中的少答案C解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A;信息传递不仅发生在A、B、C、D之间,还能与无机环境之间发生;此图仅表示了生物部分,生态系统的结构还包括

4、无机环境;B营养级中的生物个体数目不一定比A营养级中的少,如大树与蚜虫。6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A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B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C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B物种多样性上升答案C解析水稻田中的杂草与水稻为竞争关系,当全部清除掉杂草后,能量更多的流向水稻,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水稻害虫的密度将增加,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基本不变,物种多样性不易确定。7. 图中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条食物链与该金字塔相符()草树昆虫兔鸟狼A. B.C. D.答案C解析考查生物数量金字塔,生物数量金字塔一般是

5、正立的,但有时也有例外,像树、虫和鸟之间就符合该图的关系。8下图为碳循环的主要途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B能实现光能电能化学能的转化B. 由BCD能量传递效率是变化的CB、E是实现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沟通的关键环节DB、C、D被E食用而处于第二、三、四营养级答案D解析A是无机环境,B是生产者,C、D都是消费者,E是分解者。实现光能转化成电能,再转化成化学能的是生产者。能量传递的效率是10%20%,每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不同的。B和E是连接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关键环节。B是第一营养级,C是第二营养级,D是第三营养级,E不参与食物链的形成。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中,正

6、确的是()A物质循环发生在种群和无机环境之间B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C碳元素在生态系统内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和碳水化合物D生物圈在物质上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答案C解析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它与能量流动是密不可分的,碳以CO2形式进入生物群落,在生物群落内部以碳水化合物的形式进行传递,再以CO2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生物圈在能量上是不能自给自足的,在物质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10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1和2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C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D. 代表光合作用,代表呼吸作用答案C解

7、析由图中1,4的关系及与4其他成分2、3的关系可知4为大气中的CO2,而1为生产者,1与2同时流向3,则3为分解者,2为消费者。生物群落应为生物总和即为1、2、3。3可以为蚯蚓等动物,并不一定是原核生物。代表光合作用,代表呼吸作用。11有关此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则应加上由丁到甲的箭头,并可确定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若该图表示食物网,则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C若该图表示一个群落,则丁为分解者D若甲为生产者,则甲一定是自养型生物答案B解析在物质循环中,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是相互的,即生产者既能吸收CO2,又能释放CO2,生

8、产者属自养型生物;若表示食物网则甲为生产者,丁为最高营养级,共有4条食物链;在群落中所有生物都有物质会流向分解者,所以若该图表示一个群落,则丁为分解者。12我国北方处于稳定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循环如图所示,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的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夏季,abce B秋季,efcf答案A解析我国北方的夏季昼长夜短,气温较高,生产者同化作用占优势,生长较快,因此abce;在秋季,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相对增多,动物粪便增多,而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相对稳定,由于气温变低,土壤中的微生物代谢变缓、繁殖变慢,因而efg;在冬季,动物呼吸作用加强以维持体温,即d增大,而动物可摄入

9、的有机物相对减少,即c减少,可能的关系是dfc。13.某自然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丁,其中甲是自养型生物。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能量分别为a、b、c、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甲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能量肯定大于aB若b0.2a,此生态系统可能会受影响C甲单一个体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在四种生物中最多D这四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构成一个自然生态群落答案AB解析甲即生产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去向: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因此甲从无机环境获得的能量大于a;当b0.2a时,该生态系统能量供应不足,会遭到破坏

10、;仅由生产者、消费者不能构成群落,还需分解者;第一营养级种群中一个个体所含有机物总量不一定最多,如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某个浮游植物所含能量可能少于其他营养级的单个生物所含能量。14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发现在水稻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搁田(亦称“晒田”);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农民拔草、治虫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B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C搁田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D焚烧稻秆可提高土壤肥力,实现能量高效利用答案ABC解析拔草减少了竞争者,使能量更多的流向水稻,治虫是使能量更多的

11、留在本营养级中,由于水稻田中施肥,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物质,排水后可能对其他水体造成污染,搁田使水分减少,根向土壤深处寻找水分,有利于根的生长,焚烧秸秆则不利于肥田和能量的有效利用。15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以两种呼吸方式将碳返回无机环境中B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高C食物链中生物种类的增加一定会导致生态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的降低D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存在必不可少的成分答案B解析并不是所有生物都有两种呼吸方式;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高;食物链中生物种类的增加,也可以提高生态系统总能量的利用率;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12、存在所必不可少的成分。16若图示表明的是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的信息传递的方向是()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物种A与物种B之间形成捕食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实现这种动态的制约关系的是双方之间彼此进行的信息传递,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调节种间关系中的作用。1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两大类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C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D植物生命活动

13、过程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就是化学信息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也有利,这样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8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B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C恢复力稳定性是由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D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恢复力稳定性也越强答案D解析一般来说,生态系统抵抗力稳

14、定性越强,则恢复力稳定性越弱。19. 在如图食物网中,a表示鸟的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最多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Ay90ax10x By25ax5xCy20ax5x Dy100ax10x答案A解析体重增加是指物质增加,但物质里面包含能量,所以此题可以能量传递效率10%为根据进行计算。根据a可求得鸟从草获得食物的比例为1a,则有:yax10%10%(1a)x10%,整理得:y90ax10x。20下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y值大小可作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B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