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管理制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336949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科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检验科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检验科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检验科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检验科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验科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科管理制度(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人员岗位职责 1. 检验科主任:1.1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科的检验、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1.2制订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1.3督促本科各级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检查安全措施,严防差错事故。1.4检查科内人员的检验质量,开展质量控制工作。1.5负责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技术考核,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临床教学。1.6制定本科的科研规划。1.7经常到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2. 科副主任2.1协助科主任分管医疗及行政管理、教学、科研工作.2。2带头执行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并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在科室贯彻实施。2。3负责排班、考

2、勤、奖惩及进修实习人员的安排,负责科内外一般事务的联系和处理。2。4经常向科主任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对科室建设提出建议,努力完成科主任分配的任务。3. 专业主管职责3。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组的检验、质量控制、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3.2亲自参加检验,带头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不断开展新业务,搞好本组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3.3团结全组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医院与科室各项规章制度,经常向科主任汇报本组情况,做好组内资料的登记、统计和财产保管工作.4.副主任技师的主要职责4。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本科各项业务技术工作。4。2督促检查下级人员的检验质量管理,保证检验质量,并主持指导作好检验质量控制

3、工作。4.3参加教学和科研工作。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检验信息.4.4参加部分检验工作,协助科主任制定科研计划,督促实施。5. 主管检验师职责5。1在科主任领导下,参与和指导检验、教学和科研工作。5.2参加检验工作,并检查本岗位内的检验质量,解决业务上复杂疑难问题。5。3担负科研,教学工作,指导进修、检验师以下人员、实习人员的学习,做好科内各类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工作。5。4学习引进国内外新技术,不断改进各种检验方法。6. 检验师职责6.1在科主任和主管检验师指导下工作。6。2亲自参加检验工作,并指导检验士、员进行工作,核对检验结果,负责特殊检验的技术操作和特殊试剂的配制、鉴定、检

4、查,定期校正检验试剂、仪器,严防差错事故。6。3负责菌种、毒株、毒剧药品、贵重器材的管理和检验材料的清领报销等工作。6。4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改进检验方法,不断开展新项目,提高检验质量。6.5负责临床教学,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6.6负责开展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7. 检验士职责7。1在检验师的指导下,担负各种检验工作。7。2收集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在检验师的指导下进行特殊检验.7。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随时核对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7。4负责检验药品,器材的清领、保管、检验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做好登记、统计工作。7.5担负一定的检验器材的洗刷,做

5、好消毒隔离工作。8。 检验医工职责8。1负责门诊病人检验标本分发送检。8.2负责检验后标本的销毁工作,有记录。8。3负责检验报告单的发放。8。4做好消毒隔离工作。8.5做好检验科环境卫生工作。8。6负责科室交给的非具备检验技术即能完成的工作.二、医务人员行为道德守则1。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一视同仁,满腔热忱,耐心细致,周到认真,尊重患者隐私。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等候报告时间.2。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以医谋私。注意维护知识产权,未经上级同意,不向外泄露本单位保密范围内的技术与资料。3.严谨求实,一丝不苟.实验室工作中严禁弄虚作假、编造数据和结果;严禁发假报告;不得向患者提供治疗建议.4。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实验室工作制度;认真执行质量控制方案;对可疑结果应重复核查,并与临床经治医师联系;不隐瞒工作中的问题和差错,以便及时纠正。5.严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工作岗位;上班时间不聊天,不玩电脑游戏,不干私活。6。努力学习,不断掌握新理论、新技术,并主动和临床相关科室联系,介绍新开展的项目.7。注意实验室安全,防止交叉感染,注意对患者和自身的保护。8。工作时着工作服,戴好标志牌,保持仪表整齐,举止端庄,言行文明.9。尊重同行,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三、检验科工作制度 1.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二级管理制.加强医德教育,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质量.申报

7、科研课题,开展方法学研究,不断增加检验新项目,积极开展检验继续教育,提高全员素质。密切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听取意见,改进工作,提高检验质量.2.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安静,每天工作前后均要进行卫生打扫和整理。3。建立标本采集操作程序。并向患者或有关人员宣传,强调相关的注意事项.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标本,不得接受,并说明原因和采集要求,建议重新采集。4.建立报告审核制度,新毕业的检验人员需经检验科主任考核后,才能具有签发报告权,对未能独立工作的初级检验人员和进修实习人员所写的报告,应由带教老师共同签发。5。遵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优选检验方法,制定操作手册,并由科主任批准执行。定期检查各种试剂的质量和

8、所用仪器的灵敏度、精密度,定期对测试系统进行校准。定期修订操作手册,以推动检验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6.加强质量管理,全面做好质量保证工作,并制定质量工作手册。健全室内质量控制制度,积极参加各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7.健全登记统计制度,对各项工作的数量进行登记和统计,填写要完整、准确,妥善保管,存放2年以上.8。制定全员在职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有条件的科室应积极组织科研选题的讨论和申报工作,组织攻关,发表论文。9.建立监督检查制度,重视信息反馈,切实抓好制度的执行。四、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 1 。要有程序文件规定文件资料的保存和管理制度,科室和专业实验室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2.需控

9、制的文件和资料有:科室人事档案(人员素质、上岗证、组织结构)、健康档案、仪器设备档案、质量手册(仪器操作手册、项目操作手册、室内质控措施、室间质评程序等)、院部及上级的文件通知和报告、订阅的各种杂志、检测项目的原始数据(包括各种质控数据)等.3.文件资料应易于存放、安全保密和定期整理。对于过期无效和现行有效的资料要有明显的区别。有关原始数据至少保存2年。五、急诊制度 1.急诊检验处于医疗的第一线,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环节.必须强调优质服务,及时准确地发出报告。 2。根据医院的级别和承担任务的大小,配备必要的、资深的检验人员和急诊检验设备,提高检验的工作效率。3.各科临床医师根据病情需要填写急

10、诊检验单,写上“急”字,注明标本的采集时间,急诊检验室接到标本后要先检查标本是否符合要求,然后立即进行检验.对于危及生命的急诊检验要优先从速.4.检验完成后,立即电话报告,并记录报告时间。5。所有急诊检验必须在1小时内完成.6。急诊检验应24小时运行,检验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如因工作需要短暂离开岗位时,应有明显标志指明去处。交班时要填好交班记录,对仪器运行情况和工作情况交代明确。六、查对制度1、接收检验申请单时,工作人员要查看填写是否规范、临床诊断、检验标本、检验项目和送检医师,送检日期等填写是否清楚,查看是否已交费或记帐。2、采取标本时,工作人员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和检验目的,并记录采

11、集时间.3、收集标本时,各专业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查对标本的数量、质量。4、检测时,操作人员应查对检验项目与申请单是否一致。5、检测后,操作人员应查对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是否一致,对不合理的结果要立即检查寻找原因并汇报专业主管。必要时,要与临床联系,不能简单发出报告6、发报告时,工作人员应查对科别、病区和检验结果等是否有遗漏.七、标本管理制度1。标本的采集和运输: 1.1、检验科各部门工作人员负责检验标本的签收工作.1.2、按照检验样本采集SOP要求采集标本,病区标本采集后由病区工勤直接分送至检验科各室,各室工作人员应对检验标本的检验目的与标本对应(如血常规是EDTAK3/K2抗凝,凝血功能是枸橼酸

12、抗凝,等)、医嘱标本类型与采集标本类型对应、标本量、抗凝效果、检验申请单质量等进行核对,符合者签收不符合者通知临床退回,杜绝不通知临床而自行处理,并做好退回登记.1。3、按照检验样本采集SOP要求采集标本,门诊标本采集后由专人分送至各室,做好记录。1.4、检验科建立唯一标本确认标识.防止非同时采集标本的混淆。2.标本的保存:2。1、检测后的标本(除尿、粪、痰液标本)由专人收集,保存于指定冰箱,做好记录。常规标本保留一周。做好记录。2。2、重要标本(如脑脊液等)保留一个月。做好记录。2.3、PCR检测标本按照“PCR检测样本保留SOP文件”要求保留。2。4、如果因标本丢失、血或体液标本管摔破造成

13、病人标本重新采集者,则按经管条例扣发当事人奖金。3。标本的销毁:直接送至焚烧场焚烧。做好记录。八、防止医院内感染制度1、为防止交叉感染,做到污物无害化,特订立本制度。2、病员各类标本,盛标本之容器、检验后之器材,根据要求作如下之处理。(1)倒入焚化炉(2)高压蒸汽灭菌(3)煮沸30分钟(4)3过氧乙酸浸泡小时,12强力消洗宝浸10分钟。3、工作台面作如下处理:(1)紫外线灯照射一小时(2)用下列药物之一抹洗:3过氧乙酸、1%强力消洗宝.4、每次检验完毕后,应用下列之一药品泡手:(1)氯胺或强力消洗宝(2)0.5过氧乙酸,泡手时间不少于5分钟,泡毕再用肥皂清洗。5、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在采集血液标

14、本及注射转移因子时,应带口罩,做到一人一针一管。6、工作服应定期送洗房清洗,不准穿戴工作衣帽上街、上图书馆、食堂.7、检验报告单应经三氧消毒杀菌机1小时以上方可发出。8、工作区与生活区严格分开。9、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10、各组可根据本组实际情况,订出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附:消毒隔离制度1、检验科是各种病原体密集的地方,是防止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之一。此外,还有化学毒品的危害和同位素污染的可能,因此必须建立并严格执行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同时要强调保护检验人员的自身健康。2、为防止交叉感染,规定一次性用品(一次性注射器、试管等)采血时要做到一人一针一巾一管,一次性用品使用后

15、要及时处理销毁.3、用过的检验标本要经消毒灭菌后才能处理,污染器皿要经适当消毒后清洗,实验室的空气、台面、地面等环境要定期消毒。4、有毒化学试剂和放射性试剂使用后要经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5、所用消毒、销毁等处理措施均要有登记。九、检验质量管理制度检验质量是我科的重要任务,全科职工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牢牢把住质量关。1、按卫生部颁发的检验工作制度和血库工作制度为依据进行质量管理。2、从试剂配制、仪器使用、标本采集、检验报告签发、消毒隔离、安全管理等诸方面严格按制度执行,使之规范化.3、制订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规范科室室内质量控制工作。4、制订室间质评操作程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接受医院或上级管理部门的检查监督。5、科室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由各专业主管组成、直接由科主任领导。定期召开小组成员会议.附1:检验科质量管理措施1、全科职工应定期进行检验医疗基本技能再培训。培训结束后,由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