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3368989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8.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设计建议书深圳市共济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XX月XX日目 录1.1 系统概述61.2 建设目标61.3 需求分析(根据需要删减)71.4 系统设计91.4.1 设计原则91.4.2 设计依据91.4.3 系统结构101.5 系统性能111.5.1 可靠性111.5.2 稳定性111.5.3 实时性111.5.4 安全性121.5.5 维护性121.5.6 扩充性121.6 监控子系统的实现(根据需要删减)131.6.1 动力监控131.6.1.1 UPS监测131.6.1.2 蓄电池监测151.6.1.3 市电监测161.6.1.4 配电开关监测181.6.1.5 发

2、电机监测191.6.1.6 精密配电柜监测211.6.1.7 直流/交流配电屏监测221.6.1.8 STS/ATS开关柜监测241.6.2 环境监控251.6.2.1 精密空调监控251.6.2.2 普通空调监控271.6.2.3 新风机监控281.6.2.4 温湿度监测291.6.2.5 漏水监测301.6.2.6 照明监控311.6.2.7 防雷监测321.6.3 安保监控331.6.3.1 防盗报警监控331.6.3.2 视频监控341.6.3.3 门禁监控351.6.3.4 消防监测371.7 软件平台特色功能391.7.1 设备/页面/策略组态功能391.7.2 告警和事件管理功能

3、391.7.3 操作日志管理功能401.7.4 报表功能411.7.5 WEB浏览功能421.7.6 权限管理功能421.7.7 安全时段功能431.7.8 看门狗功能441.7.9 报警管理功能441.7.10 智能联动功能451.7.11 IE浏览权限管理功能(预留功能)451.8 主要硬件设备介绍(根据需要删减)471.8.1 DigiVi系列 监控监控服务器471.8.2 CM-Desk-Lserver系列 本地管理服务器491.8.3 TH-01 智能温湿度传感器501.8.4 GX-100 智能电量仪521.8.5 GX-200 智能电量仪531.8.6 GX-300 12路交流电

4、流采集模块551.8.7 XDC-100系列电池检测仪561.8.8 DS-7520 通讯转换模块581.8.9 DS-7052D-H 8路隔离高压输入模块591.8.10 DS-7052D 8路隔离数字量输入模块591.8.11 DS-7068D 数字量输出模块601.8.12 DS-7017 8路模拟量输入模块611.8.13 RS-816 学习型遥控器621.8.14 RS816DK 学习型遥控器631.8.15 TTSIM-1A-230 定位式测漏控制模块641.8.16 TT1000-X*-PC 漏水感应线651.8.17 XB-WD-01 区域式漏水控制模块661.8.18 XB-

5、WC系列 漏水感应绳671.8.19 AT-2000系列 总线型门禁控制器681.8.20 ATR-36KEY ID卡读卡器(带键盘)701.8.21 ATR-101-A/ATR-102-A/ATR-201-A ID卡读卡器721.8.22 TR-F1KEY IC卡读卡器(带键盘)731.8.23 ATR-101MF-A/ATR-102MF-A/ATR-105MF-A C卡读卡器741.8.24 CHL200SLD 电插锁751.8.25 CHL280 单门磁力锁761.8.26 A2 开门按钮771.8.27 HF-911 玻破开关781.8.28 SMS-001 GSM短信模块781.8.

6、29 LH-94(II) 烟感探测器801.8.30 HUBA 604微压差开关811.8.31 DS-8100系列监控硬盘录像机821.8.32 单口RS485 串口服务器841.8.33 两口RS485 串口服务器C2000 N220861.8.34 四口RS485 串口服务器C2000 N340871.8.35 八口RS485 串口服务器C2000 N380891.8.36 十六口RS485 串口服务器C2000 N316901.1 系统概述机房监控管理平台是随信息化建设应运而生的,它是机房环境监控管理服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结合的完美体现。在进行系统建设时,我们

7、采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机房的环境结构、服务需求、设备内容和管理模式四个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提供一个稳定可靠、投资合理、高效方便、舒适安全的机房环境监控系统。1.2 建设目标为XXX机房建立包括机房动力、环境及安防的监控系统,主要监控对象包括:精密空调、UPS、电量检测、配电开关监测、温湿度监测、漏水检测、门禁、闭路监控、消防监测(根据实际情况删减内容)等,实现24365的全面集中监控和管理,保障机房环境及设备安全高效运行,以实现最高的机房可用率,并不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机房监控管理平台要能实现四个目标:n 为机房内各系统及设备运行提供高度稳定可靠的监控信息资源;n 节省机

8、房运行管理费用,达到短期投资长期受益的目的;n 确保提高机房管理工作效率并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n 系统软/硬件均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适应发展需要,做到具有可扩展性、可变性,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工作性质的多样化。1.3 需求分析(根据需要删减)XXXXXXXX。(看需要可简单描述项目的建设情况)具体需求如下:从功能结构上,本次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主要涉及各种动力设备、环境监控设备和安防系统,各子系统主要监控对象包括:动力监控部分 市电输入:X路,监测市电的实时供电参数,如三相电压、电流等。 配电开关:X路,监测配电开关的通断电状态。 精密配电柜:X台,监测配电柜内的供电输入参数,各支路配电开关状态及

9、负载电流等。 直流/交流配电屏:X台,监测配电屏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各分路电流、电压等参数。 静态开关柜(STS)和动态开关柜(ATS):X台STS、X台ATS,监测STS或ATS的开关状态、故障状态和切换状态。 UPS:X台,监测UPS的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 蓄电池组:X组,每组X节X V蓄电池,监测单体蓄电池的电压、组电压、充放电电流参数。 发电机:X台,监测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电流,油温、油位等参数。环境监控部分 精密空调:X台,监测精密空调的运行参数及状态,并可实现远程开关机启停控制和参数设置。 普通空调:X台,监测普通空调的运行状态,并可实现远程开关机启停控制。 新风机:X台,监测新

10、风机的开关机运行状态及过滤网堵塞状态,并可实现远程开关机启停控制、定时启停功能。 温湿度:X个点,监测机房内重要区域的温度、湿度数值及变化情况。 漏水:X套定位式漏水(区域式漏水),X米漏水感应绳,监测机房内空调四周有无漏水发生。 灯光照明:X路,对机房内的灯光照明实现远程开灯和关灯控制、及定时开关灯功能。 防雷监测:X路,监测防雷器提供的干接点状态。安保监控部分 门禁管理:X道门,采用进门刷卡(或指纹)+出门按按钮(或刷卡、指纹)的验证方式,实现对人员出入情况的管理。 视频图像:X路,监视机房区域的实时图像,并进行视频录像。 消防:X路,监测消防控制箱提供的干接点火警信号。(在机房内安装X个

11、烟感探测器,监测机房内的火警情况。) 防盗:X个点红外探测器,监测机房内的人员活动情况。平台告警方式(根据需要删减报警方式):实现短信报警、电话拨号报警、声光报警、E-Mail报警、多媒体语音报警等报警方式。1.4 系统设计1.4.1 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高起点: 技术先进性:选用国内行业内的专业厂家产品; 系统高可靠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均采用技术成熟的产品; 系统运行管理方便:软件系统中文化,操作方便; 技术支持能力强:承建单位技术实力强,服务完善; 系统可扩展性能强:模块化结构有利于扩容与扩展。 手段简洁:前端信息采集、系统连接、操作管理简单。 设备标准化:各类信息端口和系统模块接口标准化、

12、模块化、便于将来系统扩展。 技术成熟:所建系统设备、软件均为成熟产品的技术。 投资少:系统选型具有高性能价格比。 建设时间短: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系统的安装调试。 维护方便:模块化结构,并具备专家自诊断功能。1.4.2 设计依据XXX项目招标文件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TIA-942)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9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通信数据中心静电防护通则

13、(YD/T754-9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出入口控制系统设计规范GB50395-2007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1.4.3 系统结构XXX机房监控系统图(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如上监控系统结构图所示,整个系统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现场设备采集层、监控服务器、WEB浏览终端。各部分的主要作用如下:现场设备采集层:由各种I/O采控模块、传感器组成,直接连接各种被监控设备,采集如UPS、空调、温湿度、漏水

14、等的现场信号,将采集的现场信号通过RS485方式上传到监控服务器。监控服务器:可脱网工作并具有独立数据处理及数据存储能力,用于将现场设备采集层传输来的的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实时处理、分析和输出,处理所有的报警信息,记录报警事件,并负责将控制命令发往前端设备,实现对现场设备的远程控制。WEB浏览终端:用于进行远程的WEB浏览,便于管理人员随时随地了解机房的工作状况,可直接观看到与监控服务器一致的监控画面,在具有相应权限下还可对设备实现远程控制,如空调的开关机等。系统采用B/S分布模式的模块化结构,软硬件的安装与维护集中于监控服务器端,易于实施和维护。同时采用B/S结构,客户端只负责用户界面显示,数据处理放在监控服务器端,当监控需求增加时,只需对监控服务器进行升级或扩展成多个监控服务器即可,大大地加强系统的伸缩性。1.5 系统性能1.5.1 可靠性 系统符合电磁兼容性和电气隔离性能设计要求,不会影响被监控设备的正常工作。 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对软硬件故障能够自动重启恢复。 监控设备具有良好的接地,抗干扰能力强。 设备选用高可靠的工业级设备,保障系统24365小时不间断运行。 系统成熟稳定,支持3000种主流厂家设备的接口通讯协议。1.5.2 稳定性 系统采用多总线方式,某一子系统的故障不影响其它子系统的正常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