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地质理论考试B卷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3367405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油地质理论考试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采油地质理论考试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采油地质理论考试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采油地质理论考试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油地质理论考试B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20分)1、剩余油饱和度2、纵向非均质3、采油指数: 4、综合递减率:二、判断题(15分)1、胜利油田处于渤海湾盆地,到目前已发现 72 个油田。( )2、在矿场实际工作中,含水率有单井含水率、油田或区块综合含水率、见水井 平均含水率。( )3、按产量划分开发阶段是以油藏或区块的采油量随采出程度的变化作为划分开 发阶段的主要标准,并分析其它指标的变化。(4、油井配产就是将油田或区块的年产油量指标,通过科学预算,比较合理的分 配到采油小队。(5、在油井生产过程中,层间矛盾主要表现为井间干扰。( )6、小层是油层组内单一砂岩层,其岩性、储油物性基本一致,其单油层具有一 定的厚度和一定

2、的平面分布。 ( )7、由于层间差异,在油井中会出现渗透性低、连通差的油层后动用、晚受效、 晚水淹的现象。( )8、注采比是油田生产情况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控制合理的注采比是油田开发的 重要工作。( )9、储层内原油是否可动,除了受储层本身的孔、渗、饱参数影响外,还取决于 开采条件和工艺技术水平,它是随时间变化的。( )10、由于断层影响,造成在断层附近注采不完善,受不到注水效果或存在死油区, 可通过在断层附近增加点状注水井点,进行局部注采系统调整。( )11、在一定压差下,岩石本身允许流体通过的性能称为岩石的渗透率性()12、油气藏是圈闭,圈闭不一定是油气藏。( )13、沉积相分为陆相、三角洲

3、相、海相三大类( )14、油田或区块开发的各个阶段都要求对注采系统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和评价。15、在矿场中,当油井见水后,含水量增长并不是很快,但产油量却递减得很快。()三、选择题(20 分)1、层间差异主要是由各小层( )和原油粘度引起的。(A)渗透率(B )有效厚度(C )地层系数(D )水淹状况2、措施老井配产是弥补老井产量( )的重要内容。(A) 年底递减 (B) 自然递减 (C) 综合递减 (D) 指数递减3、一是利用油井产液剖面;二是利用注入井吸水剖面;三是根据密闭取心检查 井资料来分析研究不同类型油层( )。(A)储量状况(B )厚度状况(C )资源状况(D )动用状况4、 气泡对

4、油流造成阻碍这一作用叫做()效应。(A) 吸留(B) 贾敏(C) 气泡(D) 渗流5、 在油田开发中,()对油层平面上的油水井分布有明显影响。(A)井网(B)地层(C)井距(D)井别6、 通过化学调剖,可以较好地解放高含水停注层的()问题。(A)上隔层(B)吸水层(C)相邻层(D)陪停层7、 影响体积波及系数的主要因素是层系()。(A) 砂体(B) 渗透率(C) 井网(D) 井别8、 自然伽马测井主要使划分岩性、地层对比,确定地层中的()含量。(A) 砂质(B) 泥质(C) 矿物质(D) 地层水9、开发方式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油藏的天然能量进行开采,另一类是 采取( )油层能量进行开发。

5、(A) 人工补充 (B) 自然驱动 (C) 天然补充 (D) 自然补充10、 储量计算方法中()储量计算沿用的时间长,从发现油藏到开发中期 都可使用。(A)递减法(B)类比法(C)压降法(D)容积法四、计算题(15分)1(7 分)、油田某一区块,给定某一岩层的实验数据:样品厚度,m,%Soi, %121275231674311073441476521575621572计算:(1)平均孔隙度;(2)平均含油饱和度。2(8 分)、油田一口井进行产能测试,该井稳定产量为100t/d,井底流压9MPa。关井 48小时后井底压力恢复到13MPa稳定静态值,计算:(1)采油指数;(2)井底流压 6MPa 时的产量;五、简答题(15分)1、简述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2、什么叫动态分析,以及油藏动态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六、论述题(15 分)1、试分析注水井注水量下降的原因?2、论述油层连通图(又称栅状图)在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