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行业自然灾害风险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3366389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行业自然灾害风险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种子行业自然灾害风险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种子行业自然灾害风险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种子行业自然灾害风险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种子行业自然灾害风险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子行业自然灾害风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行业自然灾害风险(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种子行业自然灾害风险一、 种子行业自然灾害风险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受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例如近年来频发的草地贪夜蛾、高温热害、连续旱涝等灾害已给我国粮食安全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一旦发生自然灾害,行业内企业将面临产量骤减,成本增加等不利情形。二、 农作物种子行业发展大宗作物品种换代升级空间很大,高附加值作物种子市场潜力巨大,经济、特色作物种子种苗市场空间广阔。当前,大田作物增产仍主要靠品种,稳定、增产、高产品种仍是发展重点。当前种业发展方向是节肥节水节药,高产优质多抗,全程、全面机械化。粮食作物种业应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粮食以外种业应着眼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2、高,人们对农作物的种植要求从单纯追求产量开始转向提高安全和品质。由于良种对提高单产、降低农药用量等方面作用显著,下游种植业需求的转变对种子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种子行业将面临高产、高普适性和抗病(虫)性强优良品种的市场需求。三、 行业概况种子行业是以作物种子为对象,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商品化种子为目的,以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和管理技术为手段,集种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和管理于一体的行业整体。种子行业位于农业产业链最顶端,是农业的核心资料。按照种子结构、传播方式和农作物属性三种方式,可将种子分成不同类产品。其中,按农作物属性进行细分,种子产品种类分为粮食作物种子、经济作物种子、工业原料种子、饲料

3、作物种子和药材作物种子等。四、 行业现状:育种技术有所提升,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行业规模逐步扩张,2021年,中国种业市场规模达584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蔬菜种子市场规模占比在24%左右,市场规模在140亿元左右。多年来,中国蔬菜种子大量依赖于进口。目前,中国蔬菜种子行业国产化自给率已达87%,市场上常见的白菜、甘蓝、辣椒、番茄等大宗蔬菜商品种子已基本以国产品种为主,实现了自主可控;但菠菜、绿菜花、胡萝卜、洋葱等蔬菜种源依旧依赖于国外进口。蔬菜种子、种苗培育所需主要材料成本花费占营业成本花费80%以上,培育所需辅助材料成本占总成本9%左右,中国蔬菜种业营业成本90%以上都来自于种子

4、、种苗的培育花费。中国蔬菜种子进出口贸易逆差。2021年,中国蔬菜种子进口数量降至095万吨,同比降低10%左右,出口数量依旧维持在04万吨左右。由于中国普通大宗蔬菜种子逐步实现国产化自给,目前中国进口蔬菜种子以高端蔬菜品种为主,2021年中国蔬菜种子进口单价总体上涨至2553614美元/吨,导致进口金额总体小幅上涨。随着行业政策支持力度增强,中国蔬菜种业行业资本投入持续增加,产品技术研发机构研发力度逐年增强,行业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2021年中国蔬菜种子相关专利注册数量增加135件。自2010年以来,中国蔬菜种子相关专利注册累积数量超上千件。目前,国际上部分发达国家的蔬菜种业已发展至40生

5、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育种时代,但中国蔬菜种业仍处于20杂交育种时代与30分子育种时代间,中国蔬菜育种技术仍待发展,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五、 种子行业前景据2021年一号文件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打好种业翻身仗,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因此,我国种子行业政策环境良好,推动种业育种技术的发展。农业农村部发改委等部门颁布的种子行业政策主要内容包括:1)加强种业科技创新,培育推广优良品种,推进科研育种基地建设;2)加快推进生物育种研发应用,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3)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成

6、系统完整、科学高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4)对农作物品种进行审定,对种子企业的育种材料及相关育种基地开展转基因成分检测,严防非法转基因育种。总结来看,种子行业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做大做强相关企业为发展目标。我国农作物种子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内种业龙头在全球市场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在国家政策的支持、技术持续突破下,我国农作物种子行业市场空间可期。六、 中国种子行业相关政策我国种子行业发展起步较晚,种业市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初步建立并缓慢发展。2020年我国种子产量从2012年的16498万吨增长至20584万吨,预计2022年我国种子产量在2156万吨左右。目前

7、,我国种子行业市场集中度低,企业研发投入少并导致普遍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种业,我国种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具备育、繁、推一体化经营能力的公司较少,种子企业或科研院所与跨国种业公司抗衡的能力较弱,在全球化浪潮的经济形势下,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外种业公司进入的严峻威胁和强大冲击。在我国现有的种业市场,杂交水稻是少数能保住并拥有优势的种业,但同样面临国外种业公司不断渗透的威胁。近年来,全球种业市场进入了资源整合的强强联合时代,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陶氏和杜邦合并、拜耳收购孟山都,全球种业已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市场集中度较高。而我国种子行业企业数量较多,行业集中度较低,领先的企业有

8、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等。七、 全球种子行业格局全球种业经历了从政府主导到全球化阶段,经历了生物育种的推广与行业的变革,目前整体行业规模已经趋于稳定。从市场规模来看,全球种业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435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463亿美元,CAGR约13%。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527亿美元,维持CAGR26%,据分析,市场扩容将主要依靠中国生物育种推广及需求的小幅提升。据AgbioSeed统计的市场规模以及各公司(包含玉米业务的公司)公报数据,拜耳和科迪华为全球种业行业巨头,其次是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形成了新的先正达集团。还有一些种子企业凭借特色种子业务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据

9、了一席之地,比如利马格兰的花卉种子业务和隆平高科的水稻种子业务等。在区域布局上,北美是拜耳优势区域,其中玉米收入占比最高(63%-3887亿美元),其次是大豆(20%),蔬菜(4%)和棉花(5%);拜耳玉米在北美市场份额为33%,主要依靠性状许可及种子收入。南美是第二优势区域,其中玉米收入占比最高(56%-1372亿美元),巴西(拜耳市场份额-25%)和阿根廷(拜耳市场份额-45%)是主要收入国家。欧洲是第三优势区域,拜耳玉米市场份额约16%,主要市场是法国、匈牙利和意大利。亚洲收入基本来自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转基因棉花收入,同比增加01%。在作物布局上,玉米种子是拜耳主要的业务板块,2021年

10、玉米收入达到61亿美元,同比增加78%。玉米收入主要来自于性状许可费用及种子销售收入,其中北美是主要市场,其次是南美;在欧洲,拜耳在法国、意大利、匈牙利和德国的主要市场销售常规玉米品种。与拜耳业务类似,北美是科迪华首当其冲的优势市场,其中美国是最大玉米市场,主要依靠玉米性状许可及种子收入;其次是南美和欧洲,巴西和阿根廷是主要市场,其中巴西为主要增长市场,得益于转基因渗透率的提高及种植面积的增加;亚洲玉米种子销售收入为226亿美元,同比下降22%,其中越南和菲律宾有在售转基因种子。从作物布局上看,玉米收入是公司业务的主要贡献(玉米收入约占65%公司收入),其次是谷物等。欧洲是先正达优势区域,同比

11、增加146%,主要销售小麦、玉米和向日葵等,其中向日葵收入占比最高(35%-376亿美元)。南美是第二优势区域,2021年销售收入同比增加226%,其中玉米收入约增加238%,而大豆和蔬菜分别增加了261%和125%,主要市场在巴西和阿根廷。北美是第三优势区域,主要市场在美国,主要业务来源于玉米、大豆和小麦,其中玉米收入约49亿美元,同比增加63%。亚洲销售收入同比增加93%,主要是中国和印尼玉米收入增加。玉米种子是先正达主要的业务板块,2021年玉米收入达到14亿美元,同比增加162%,其次是蔬菜和谷物。玉米收入主要来自于性状许可费用及种子销售收入,其中南美和北美是主要市场,其次是欧洲;亚洲销售收入同比增加略低于欧洲。先正达拥有全球领先的抗虫转化体和耐除草剂转化体,先正达三阶复合性状(ZL)含有防控草地贪夜蛾的王牌技术MIR162;经21年田间试验验证,先达901三价复合抗虫玉米(ZL)田间高抗草地贪夜蛾及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整体上看,蔬菜是Vilmorin主要业务板块,占据业务收入的半壁江山,其次是玉米,收入占比约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