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学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336118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学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六、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全面感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理解写作的层次及叙议的写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白求恩先生的国际主义精神。教学难重点:全面感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写作的层次及叙议的写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难重点:1能找出每段中心句,说出白求恩精神的具体内涵。 2学习议论文夹叙夹议的写法,进行人物写作。预习练习1、通读课文,查工具书初步扫除阅读障碍。2、查阅资料了解白求恩及其相关事迹,作者写作本文的历史背景。合作探究1、这篇课文是为纪念以身殉职的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而写的,纪念、学习白求恩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请同学们认真阅

2、读课文,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说说白求恩精神的具体内涵。(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听课文录音均可)2、本文主要是赞扬白求恩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因此,文章以议论为主,但文中也有记叙的成分。下面我们以第一段为例评点课文,分析夹叙夹议写法的作用。(1)学生朗读第一段,划出第一段的重点句子,并归纳段意。 (2)什么是国际主义?国际主义与共产主义是什么关系?(3)开头两句在表达方式上是记叙还是议论?写了哪些内容?(4)这几句记叙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5)白求恩的事迹非常感人,应该详细地叙述他为中国的抗战所做的事,不应仅用一句话概括,对吗? (6)既然不用详写,那么“五十多岁”、“不远万里

3、”这些词句应去掉,对吗?“殉职”是什么意思? 能力提升思考:记叙文中的记叙和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何区别?课后作业课文第一段高度概括白求恩的事迹,然后用精辟的议论评价他的崇高精神,请你也用这种方法,介绍和赞扬你身边的一个人。要求:1.叙议结合 2字数200字左右。 第二课时教学难重点:1、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预习练习评点其他三段中的叙议情况,然后讨论夹叙夹议的好处。合作探究1、本文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论述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朗读第二、三段课文,找出对比的语句,完成表格,并说说对比的作用。白求恩不少人

4、和一些人对工作对人民对技术2、假如今天来写纪念白求恩,你觉得可以作些什么对比?试仿照课文第二、三段写一段话。能力提升本文的语言,是议论文的典范语言。文章中大量运用成语,请你找出来并谈谈有什么作用。并朗读第四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课后作业有人说,白求恩人家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抗日,一心为中国人着想,的确令人深深感动;但现在是科技发展迅猛、竞争日益激烈的和平年代,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已毫无意义,“毫不利己”是傻子,“专门利人”更傻。你认为他说的对吗?谈谈你的看法。将自己的看法整理成文,字数不少于150字(提示:其实就是一篇短小的议论文)。七、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教学目标:1

5、、知识与能力:能梳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并归纳出作者论述的主要内容;2、过程与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论据并说出它们的表达效果,赏析文章的语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自身实际对作者观点做更深入的理解,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热情。教学难重点:理解文章中心论点及结构安排;能对本文的论述语言作简单赏析。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难重点: 1、能梳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并归纳出作者论述的主要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论据并说出它们的表达效果。预习练习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梁启超其人其文;2、通读课文,查阅字典词典,疏通字词;3、查阅相关资料,把文中涉及的古文名言警句摘录下来,并尝试用现代汉

6、语写出它们的大意。合作探究1、 通读课文,概括每一段落论述的主要内容,并据此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找出中心论点。2、 条理清晰的结构层次有助于我们认识、把握作者的观点。但是要是自己的观点具有说服力,还需要充足的材料加以支撑。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来强化自己的观点呢?能力提升根据对本文作者观点的理解,写出对“打油”故事的思考、认识。 课后作业完成探究练习题。第二课时教学难重点:1、能结合自身实际对作者观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2、能对本文的论述语言作简单赏析。预习练习文章运用了几种论据?运用事实论据要注意典型性、代表性。文章中作者做到了吗?就你的理解分析一下。合作探究研读赏析,课文第三段。学生读课文,通过

7、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文章分哪几个层次来论述的?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太精微”的字面意思,并简述一下文中所指。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这段文字前面说当大总统的和拉黄包车的“并没有高下”,但最后说“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能力提升 作者一向提倡文章应“平易畅达”。作为演讲稿,更应该通俗易懂而不失生动有力。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给出示例,请在回答下列问题的基础上尝试归纳本文语言特点。(1) 文章第一段介绍“敬业”与“乐业”二词的来源是否必要?“确信”能否换成“相信”?为什么?(2) “这些话比较的是否确切

8、,姑且不论,但很可以为敬业两个字下注脚。”中加横线的短语可否删去,为什么?课后作业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制作资料卡片。八、多一些宽容 郭安枫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说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并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2、过程与方法:能品析文章结构及论证语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宽容待人,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劝说他人。教学难重点:1、理解宽容与批评的统一。2、理解以讲道理为主的论证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预习练习1、利用工具书查找有关词语注音和解释,扫除阅读障碍。2、收集有关“宽容”的名言、警句、故事,积累在自己的摘抄本上,与同学交流。3、概括课文内容合作探究学生自读课文,自读指导。自读指导:

9、细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体会课文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透彻的分析,辩正的说理。讨论以下问题:(1)作者阐述了怎样一个观点?(2)你认为宽容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如果你觉得你周围有的人心胸狭窄,请引用课文中的关键性的语句对这些人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用语委婉,以理服人。(3)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学生回答后出示下列问题)“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之间是一个怎样的关系?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最难能可贵?(4)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本文的论证方法是以摆事实为主,还是以讲道理为主?作简要说明。能力提升1、请你来当评论员: 要求:选择自己认为写得很好或自认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摆

10、明理由,写好批注。示例:(1)、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注:三个“一种”,对宽容的性质进行定位,突出了要做到“宽容”的要求之高。(2)、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注:这一层用了对比说理的方法。“摒弃私心杂念把困难留给自己”,是从正面讲道理,说明“让”能消除矛盾;“争名于朝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从反面讲道理,说明“争”的后果。(3)、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低。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

11、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 注:这里先说什么是互敬,再运用对比说明为什么要互敬,并在正面论述中,引用名人名言,以增强说服力。2、在遇到下列的情况时,你认为应该怎么办,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谈你的看法:(1)北宋时,吕蒙正为相。一次上朝,有个大臣在帘子后面嘀咕:“这小子还能办好政事吗?”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了过去,他的同僚愤愤不平,让他追查。如果你是吕蒙正,你会如何做呢? (2)梁国大夫宋就,曾任与楚国相邻的边陲县令。当时,驻防的梁军与楚军都种有瓜园。梁军勤劳,浇园及时,瓜长得好,楚军懒惰,瓜长得差。楚军心怀不

12、满,晚上就偷偷地把梁军的瓜蔓拉翻,使之枯死不少。梁军见状,准备就此进行报复。如果你是宋就,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呢?3、请你来当调解员。要求:请运用课文内容与自己生活经验,对下面情境中的人物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用语委婉,以理服人。 情境:小李的妈妈性子急,小李的奶奶脾气暴,两人经常为一些家庭琐事争吵,闹得鸡犬不宁,小李夹在中间十分为难,非常苦恼。 如果你是小李,怎么去劝说?课后作业1、以“宽容”为主题,仿照课文中“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句式

13、写一段话。 2、把本课内容与自己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就应如何培养自己的宽容、在与人发生矛盾时该如何妥善处理,写一篇心得体会。(200字以上)九、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周国平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归纳出作者论述的主要内容并梳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2、过程与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论据并说出它们的表达效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文章语言,更好体会“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本文的说理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难重点:能归纳出作者论述的主要内容并梳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预习练习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周国平其人其文;2、查阅相关资料,了

14、解文中涉及的名人;3、通读课文,查阅字典词典,疏通字词。合作探究过渡:在拥有高层次的需求之后,怎样让自己的生命变得高尚,却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并能做到的。今天,聆听著名学者周国平先生的观点,也许对我们的人生会有一定的帮助。请大声朗读课文,尝试从文中找出作者的中心论点,是怎么样提出的?并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能力提升学习指导:为了更有力的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大量事例。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与文章第5段相关叙述对比,你认为哪一段更适合本文,为什么? 对比阅读文字:有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吃零食。这时,我注意到车厢一角的一个少女。她乌黑油亮的长发梳成两条马尾垂在胸前。一件素雅的小碎花衬衣更衬出她的文静。她手里捧着一本书,正全神贯注地读着,不时还往手边地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望着她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引领学生认识记叙文的叙述与议论文的不同。议论文中,记叙为议论服务,描写能围绕议论的核心论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