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3326911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题也许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N-1 O1 M24 u6 l-.5 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单选题(每题分,共20分。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把答案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A.核外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核电荷数 D.中子数2. 下列物质之间的互相关系错误的是()ACH3CHOH和CH3OC3互为同分异构体干冰和冰为同一种物质CCHCH3和CCH2C3互为同系物DO2和O互为同素异形体3、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对的的是( )A原子半径:Na Mg Al H .热稳定性: H2S P3.酸性强弱:H

2、O3 H2CO 3PO4 D.氧化性:K+ a+ 2+ Al3+4、将SO2气体通入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有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产生,则通入的气体也许是( )AH B. C2 .O2 D.2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对的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 8903kJmol-1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达为:CH(g)+2O2(g)=CO2()+2H2(g) H=903kJol-1B.50、30Ma 下,将 0.5mol (g)和 1.5mo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足反映生成 3(g)放热 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NH3() H = -8. km

3、l-1 Cl 和 NaO 反映的中和热H = -57.3 Jol-1 ,则 2SO 和C(OH)2反映的中和热 = 2(-57.3)o1D.在 101kPa 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5.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达为 2H2(g)2()=HO()H = 71.6Jmol-16. 相似状况下,在容积相似的三个烧瓶内分别布满干燥的NH、HCl、NO气体,做喷泉实验,所得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 )A.3 .23C.111 D无法拟定下列措施对增大反映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A.a与无水乙醇反映时增大无水乙醇的用量B与25%的稀硫酸反映制取H2时,改用8的浓硫酸在K2O4与B

4、al2两溶液反映时,增大压强D将炭块磨成炭粉用于燃烧.核电荷数不不小于l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1),原子核内质子数为(n一1)。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对的的是( ) A其最高化合价一定为+5 .可以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盐C.其氢化物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 D.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9已知断裂1 mo C键,要吸取热量44.4 kJ;断裂1 m CC键,要吸取热量3.4k;生成ol C=C键,会放出热量15.3 kJ;生成 molHH键,会放出热量53 J,某有机物分解的反映可表达为:若在反映中消耗了ol乙烷(反映物),则有关该反映的说法对的的是( )A

5、.该反映放出251.2J的热量 B.该反映吸取51 kJ的热量C.该反映放出125.6 J的热量 D.该反映吸取125.kJ的热量10.已知某反映a(g)bB()=C()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B起始浓度(molL-1)31.02 s末浓度(moL1)1.0.60.8据此可推算出abc是( )A93 B12 C23 D.321二、单选题(每题分,共3分。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把答案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25、01 kP下,2Na ()+1/ O2(g)= Na2O(s) H 1=- kJ/ol2Na (s)+O2()=Na2O() H2=1 kJol,下列说

6、法对的的是( )A和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和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a与足量O2反映生成N2,随温度升高生成NO的速率逐渐加快D.5 、01 kP下,Na2O(s)2(s)=2Na2O(s) H1kJm12.下列论述不对的的是( )A.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中都一定存在化学键B向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C完全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D.由氮气为原料合成氨是氮的固定13.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其中一种镁电池的反映为Mgo3SMxMo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M向正极迁移

7、B.放电时正极反映为Mo342xe-=M3S.充电时Mo34发生氧化反映D充电时阴极反映为g+-=Mg14.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注重。用LCO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一极通CO气体,另一极通O2和O2混合气体,可制得在6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已知该电池总反映为:2C+O22CO2。则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A.通CO的一极是电池的正极 B.该电池工作过程中需不断补充CO和2,CO可循环运用C负极反映式为:O2+2O+4e-=2C3-正极反映式为:2C2O34e-=4O2151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1ml/L和0.mol/L。若向该混合溶液

8、中加入足量的铜粉,从离子反映的角度分析,则最多能溶解铜粉的质量为( )A9.6B64 g C3.2 D.4g1.香烟烟雾中具有O、CO2、SO2、H2O等气体,用无水uO4 澄清石灰水红热C生石灰 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药物可将其一一检出,检测时香烟烟雾通入药物的对的顺序是( ) BC. D17.甲、乙两种金属性质比较: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常温下,甲能与水反映放出氢气而乙不能;最高价氧化物相应的水化物碱性比较,乙比甲的强;甲、乙作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乙电极表面产气愤泡。上述项目中可以阐明甲比乙的金属性强的是( ) A. B. . D. 18.下图所示的实验措施、装置或

9、操作完全对的的是 ( )除去CO中的HCl .稀释浓H2SO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研究不同催化剂对反映速率的影响19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领域有广泛用途。用镍(N)、铁做电极电解浓OH溶液制备高铁酸盐Na2Fe4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铁是阳极,电极反映为-6e4HO=FeOB.镍电极上的电极反映为2H+2e-=2+2OH-C.若隔阂为阴离子互换膜,则OH-自右向左移动D电解时阳极区pH减少、阴极区p升高,最后溶液pH不变0某化学学习小组学习电化学后,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装置图的说法中对的的是( )A.合上电键后,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甲池移动B.合上电键后,丙池为电镀银

10、的电镀池C合上电键后一段时间,丙池中溶液的pH增大D.合上电键后一段时间,当丙池中生成原则状况下560 L气体时,丁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2.9g固体第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48分)21. (分)某研究小组对铁生锈进行研究:(1)通过较长时间后,甲同窗观测到的现象是:上图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 (填字母)。(2)根据实验条件判断,在铁钉的锈蚀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映为: ; (3)若为了避免铁钉生锈,该小组同窗想在铁钉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该金属最佳是( ) A锡 . 铜 C. 锌 (4)钢铁容易腐蚀,工业生产中常需对钢铁进行“发蓝”解决,以有效避免或减缓钢铁的腐蚀。所

11、谓“发蓝”,就是在钢铁零件等进行氧化解决,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蓝黑色氧化膜。发蓝解决过程可表达如下: 为检查通过环节解决的铁件与否合格,常往成品表面滴上5%的硫酸铜溶液,如果成品不合格(即铁件表面有微小松孔,未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一段时间将观测到的现象为_。22、(15分) 既有A、C、D、F、七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与E、D与F分别同主族, E、F、G同周期;A、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与D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A分别与F、G形成的气体分子电子总数相等、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是原子晶体,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做首饰品或做切削工具。请回答问题:

12、(1)元素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元素的原子构造示意图为 (2)C的气态氢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发生反映,离子方程式为: (3)在一定条件下,A、D的单质和A、E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构成电池,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映式为 , 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化合物CA4() 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0.25 mol2A4完全燃烧的生成物是一种气态单质和一种气态化合物,它们对环境无污染,同步放出热量133.5 kJ的热量。则该反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用品体物质化学式表达) 。23(14分) 某学生设计了一套验证物质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请观测该装置图,完毕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