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导入语的设计方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3279868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历史课导入语的设计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历史课导入语的设计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历史课导入语的设计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历史课导入语的设计方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历史课导入语的设计方法 毕业论文开滦102中 /张彩霞历史课讲述的是已过去的、无法给学生精确验证的历史现象,它要求学生听课时要集中注意力,边听边讲边展开联想,才能形成完整的历史表象。上历史课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其中的1个关键在于教师的开课导言即导入语上。导入语,要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较好效果;导入语平淡、刻板,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那么,怎样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语呢?首先,教师必须做好几个准备工作:1是多看书、报、影视,收集、积累各种与历史知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设计导入语时才有丰富的材料。2是要全面熟悉教材,掌握教材内容特点,这样才能用生动的导入语来达到

2、突破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目的。3是要掌握学生特点,注意学生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导入要切合学生实际。那么,怎样设计出新颖的历史课导入语呢?我在10几年的历史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点:1、设疑导入法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讲“新文化运动和54爱国运动”时,这样讲:“同学们,我们每年5月4日都要过1天节日叫54青年节,你知道它的来历吗?”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为了纪念54运动。那么,什么叫54运动呢?这发生在什么时候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1课 -新文化运动和54爱国运动”(板书),学生们的兴趣就被吸引住了,并急切想了解新课的内容。2、

3、诗词导入法诗词语言精练、生动、优美,学生喜爱朗读、背诵。因此可以利用学生易懂或熟识的诗词导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如在组织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1课教学时,教师先说道:“在红军长征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以雄浑的笔触和凝练的语句写下了1首气势磅礴的诗篇,它和震惊世界的长征1起永垂千史,光照人间,这就是7律 .长征。”之后高声朗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3军过后尽开颜。”由此导入新课,就很快把学生的思绪带到了510多年前红军长征这1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3、创设情境法创设情境重在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把学生带入所要讲述的历史环境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讲“

4、日本侵略中国的9 .18事变”1课时,上课后,首先用录音机放出了松花江上这首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如泣如诉带着满腔悲愤的音符如潮涌出,伤感的心情立即充溢了每个学生的胸膛。音乐已经把每个学生的思绪带回到了耻辱的岁月“这首歌反映了当时什么事变呢?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个事变说起。”随后,出示课题。这样的导入语最能激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达到了“课伊始,意境即生”的艺术境界。4、故事传说导入法学生喜爱听故事,在上课前讲1段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故事,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如讲“ 1794-1814年的法国”1节,设计这样的序言:“同学们,过去有这样1个笑话,有

5、1个人历史知识贫乏,当问到他拿破仑是何许人时,他竟说霸王能举千斤鼎,何况拿破仑子?那么我说的这个拿破仑是什么人物呢?拿破仑身高1米68,科西嘉人,有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他的1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战场上度过的。他参加过多次战斗,但没有负过1次伤。有1次,炮弹在他不远的地方爆炸了,却没有伤他1块皮。如此伟大的拿破仑在1794-1814年的法国历史舞台上起了什么作用,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导入新课,学生的印象很深。除上述几种方法外,还可以采用联系现实法、联系国家时事政策导入法、名人名言导入法、图片导入法,联想对比法等等导入法来设计历史课的导入语。但在设计历史课的导入语时要注意所用方法和材料要切合教材内容实际,要与课文内容或史实相关联,不能牵强附会。同时又要求学生易于接受或熟识的,方法要灵活多变,切不可千篇1律,特别要求设计要有趣味性或启迪性。总之,设计导入语没有固定格式,因课而异,不同内容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中产生渴求知识的积极心理,则定会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