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生物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3278270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生物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生物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生物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生物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生物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生物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生物试卷及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理科综合(生物部分)高考资源网安阳一中 郸城一高 挟沟高中 鹤壁高中 淮阳中学 济源一中一 开封高中灵宝一高 洛阳一高 林州一中 内黄一中 南阳一高 平顶山一中 濮阳一高商丘一高 太康一高 温县一中 新乡一中 夏邑高中 虞城高中 叶县一高(学校名称按其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2、,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各项中的生物学概念与图中a、b、c、d、e、f表示的关系不相符的是 A跨膜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B可遗传变异、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21三体综合征 C具膜结构、双层膜结构、单层膜结构、细胞器、非细胞器、细胞核 D神经元、突起、细胞体、轴突、树突、突触小体2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3天、5天后,分别制片观察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l00%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药物X浓度为O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表明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B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目

3、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 C高浓度的药物X严重抑制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 D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3睾丸是青春期以后的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科学研究发现,“雄性激素不应症”患者Y染色体上决定睾丸发育的“SRY基因”正常,但位于X染色体上的控制雄性激素受体合成的“AR基因”发生了突变。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雄性激素的合成与细胞中的内质网有关B雄性激素受体的合成需经转录和翻译的过程C“雄性激素不应症”患者体内雄性激素含量很低 D和正常的“AR基因”相比,发生突变的“AR基因”碱基排列顺序发生变化4动物实验模型研究发现,抗肿瘤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在较

4、高剂量下对机体免疫力起着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葡聚糖能提高淋巴因子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解除环磷酰胺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恶性肿瘤是由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失控引起的疾病 B若环磷酰胺能影响DNA的合成,则推测其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分裂间期 C环磷酰胺在较高剂量下可能会降低血液中淋巴细胞的数量 D淋巴因子能促进浆细胞产生抗体,从而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5某种突触传递兴奋的机制如下: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简称NE,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突触间隙中的NE将发生如图所示的结合或摄取。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不

5、需要受体,NE作用于突触前膜受体后抑制NE释放属于反馈调节 BNE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可引发垂体分泌的促激素减少 C突触前膜和后膜均能摄取NE,但不能说明兴奋可以双向传递 D神经递质的作用只能通过图中途径贮存于囊泡被中止6. 2014年1月10日,中国启动了首个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某研究小组对盐碱地植物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叶肉细胞质壁分离等因素来确定该地区几种植物的耐盐能力,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据表推断,盐碱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叶绿素含量上B从表中质壁分离数据来看,3种耐盐碱植物的抗盐碱能力大小为陆地棉黄缨菊狼毒花C人类活动会影响三江源地区的群落演

6、替D调查三江源地区狼毒花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第卷 (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 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30.(10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需要以碘作为原料,如图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过程(注:“一”表示抑制)。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其意义是_。(2)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液中存在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的抗体,该抗体具有类似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同时不会被甲状腺激素所抑制,由此可知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一种_病,

7、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比正常人含量_。 (3)医学上常用硫脲类物质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据图分析其治病机理是_。 (4)神农本草经记载用海带治“瘿瘤”,是最早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病的文献。在治疗因血浆中甲状腺激素缺乏而导致的大脖子病时宜用_(填“小剂量”或“大剂量”)碘剂治疗。31(10分)假定某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三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其花色形成的生化过程如图所示。酶2和酶3作用的底物相同,但是酶3对底物的亲和力显著大于酶2,以至于当酶2和酶3同时存在时只有酶3起作用。现有纯合白花和纯合紫花植株杂交,产生的F1代均为红花,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该

8、植株花色的三对等位基因遵循_定律。 (2)亲本的基因型为_,F2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 (3)F2代紫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红花植株有_ 种基因型。32.(9分)下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图2是能量传递效率为l0%的食物网;图3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碳循环的特点是_。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的相互内在关系是_。 (2)图l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书写出来:_、_。 (3)雾霾天气持续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散去,据此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 (4)若图2中的乙大

9、量减少,则短期内戊的数量会_。 (5)若图2食物网中一种生物摄食两种生物时,两种被摄食的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戊每增加10kg生物量,需要消耗生产者_kg。 (6)图3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_的能量。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_营养级所含的能量。(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 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9.【生物卜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能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刚果红能够和纤维素结合形成一种红色的复合物,当纤维索被分解时,红色物质消失,形成

10、透明圈,过程如图甲所示。据此,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pH对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将纤维素分解菌分别接种在pH不同的刚果红纤维素培养基中,通过观察出现透明圈的最早时间和24 h后透明圈直径的大小来判断纤维素酶活性的高低,实验流程如图乙所示: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流程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_。选择培养基中应该加入 _作为唯一的碳源,另外还要加入的基本营养物质有_。(2)为了说明选择培养基对纤维素分解菌起到了选择的作用,应怎样设置对照实验?_。(3)根据流程图可知,将纤维素分解菌接种到培养基上所用的方法为_。本实验中该接种方法所用的培养基从物理状态看,属于_培养基。(4)该实验

11、小组设置了pH分别为6、7、8的三组实验进行观察,得到了如下的实验结果:通过上述结果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因变量是_,纤维素分解菌更适合在偏_(填“酸”、“碱”或“中”)性环境下生长。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为了便于杂种细胞的筛选和鉴定,科学家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1)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有_。(2)过程常用的酶是_,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3)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常利用化学试剂_诱导融合,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的荧光的不同可观察到_种不同的原生质体,当观察到_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番茄和马铃薯融合而成的。(4)过程和过程依次为_,过程中的培养基常添加的植物激素是_。(5)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中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一马铃薯”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_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的“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_植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