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九年级物理考点提升训练专题一光现象含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3277738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0年九年级物理考点提升训练专题一光现象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备战2020年九年级物理考点提升训练专题一光现象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备战2020年九年级物理考点提升训练专题一光现象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备战2020年九年级物理考点提升训练专题一光现象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备战2020年九年级物理考点提升训练专题一光现象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2020年九年级物理考点提升训练专题一光现象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0年九年级物理考点提升训练专题一光现象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战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一:光现象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C.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2.“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舞台上威宁石门坎师生吟唱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苔,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传播的;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_(选填“改变”或

2、“不改变”)考点二: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2.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A. 白云倒影 B. 游动的鱼C. 白塔倒影 D. 绿树倒影3.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D. 人越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4.如图所示,汽车前方的盲区是由于车身设计的缘故,阻挡了驾驶员视线而形成的,盲区的形成是由于光的_多媒体教室配备了投影仪,坐在每个位置的同

3、学都能看清屏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屏幕上发生了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5.成语“杯弓蛇影”和“如影随形”中的“影”与我们所学的光学知识有关,前者是由_形成的,后者是由_形成的6.小娇上学出门前照一下镜子正衣冠,当她从距平面镜2 m处以1 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_m/s.7.如图,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8.如图甲所示,玉林园博园的彩虹桥桥面距湖面3米,它的“倒影”距桥面_m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如

4、图甲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图像纸,在纸的中间沿横线竖直放置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另一支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移动位置,使B跟A的像重合(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_,通过图像纸可以方便准确地得出结论,像距_物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蜡烛B与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3)玻璃板后不点燃的蜡烛B,却好像点燃了,若此时将手放于蜡烛B的烛焰处手指_(选择“会”或“不会”)感到灼热,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像

5、是_(选填“实”或“虚”)像(4)如图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考点三:光的折射与色散1. 2018年5月1日晚,在大雁塔北广场上演了一场水舞光影秀,巨型灯柱阵、多台超高清投影机和音乐喷泉交错配合,使大雁塔隐在光幕之中,美轮美奂这是中华文化和现代科技的一次完美结合下列关于这场光影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发光的灯柱是光源 B.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C. 音乐喷泉形成的水幕对光只有反射作用 D. 演出过程中高清投影机可成逼真的实像2.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

6、的光,用其中一种光照射钞票,可以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叫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3.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4.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折射角的大小为_5.从空气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图所示,给出了反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备战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

7、题一:光现象参考答案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C.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答案】A【解析】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A符合题意;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光的折射,B不符合题意;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C不符合题意;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A.2.“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央

8、视经典咏流传舞台上威宁石门坎师生吟唱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苔,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答案】A【解析】“白日不到处”诗句的意思是指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选A.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传播的;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答案】直线不改变考点二: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答案】B【解析】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A错误;鸟巢在

9、水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正确;人透过水球形成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错误;插入水中的勺子的勺柄好像在水面处被折断,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错误故选B.2.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A. 白云倒影 B. 游动的鱼C. 白塔倒影 D. 绿树倒影【答案】A【解析】白云倒影、白塔倒影和绿树倒影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属于平面镜成像,由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等于像到镜面的距离,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白云,所以白云的倒影离水面最

10、远,而游动的鱼距离水面的距离较近,故选A.3.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D. 人越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答案】C【解析】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A错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B错误,C正确;平面镜成的像与物的大小总是相同的,不论物体离镜近还是远,都不影响这一规律,D错误故选C.4.如图所示,汽车前方的盲区是由于车身设计的缘故,阻挡了驾驶员视线而形成的,盲区的形成是由于光的_多媒体教室配备了投影仪,坐在每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屏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屏幕上发生了_(选填“漫

11、”或“镜面”)反射【答案】直线传播漫5.成语“杯弓蛇影”和“如影随形”中的“影”与我们所学的光学知识有关,前者是由_形成的,后者是由_形成的【答案】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解析】“杯弓蛇影”中的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如影随形”中的影是当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其后面形成暗黑色的区域6.小娇上学出门前照一下镜子正衣冠,当她从距平面镜2 m处以1 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_m/s.【答案】不变2【解析】平面镜成像特点是等大、对称的虚像,所以像的大小不变,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于小娇的

12、速度是21 m/s2 m/s.7.如图,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答案】如答图所示【解析】如题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60.如答图所示8.如图甲所示,玉林园博园的彩虹桥桥面距湖面3米,它的“倒影”距桥面_m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答案】67:25【解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为桥面距湖面3 m,所以它的“倒影”(桥的像)距离湖面也是3 m,故“倒影”距桥面6 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

13、点,即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图(如解图所示)得出实际时间为7:25.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图像纸,在纸的中间沿横线竖直放置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另一支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移动位置,使B跟A的像重合(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_,通过图像纸可以方便准确地得出结论,像距_物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蜡烛B与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3)玻璃板后不点燃的蜡烛B,却好像点燃了,若此时将手放于蜡烛B的烛焰处手指_(选择“会”或“不会”)感到灼热,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像是_(选填“实”或“虚”)像(4)如图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答案】(1)位置等于(2)相等 (3)不会不能虚(4)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