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及其表征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3277722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及其表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及其表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及其表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及其表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及其表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及其表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及其表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纳米 ZnO 的制备及其表征年级:09级材料化学日期:2011-9-21姓名:学号: 同组人:一、预习部分1、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锌是指晶粒尺寸在1100nm之间的氧化锌微粒,由于粒子尺 寸小、比表面大使其具有一般粒度的氧化锌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 和宏观隧道效应等,所以纳米氧化锌在紫外线屏蔽、抗菌除臭、橡胶工业、涂料工业、光催 化材料、气敏、压电材料、吸波材料等方面有许多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2、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方法很多,一般可以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 物理法是利用特殊的粉碎技术,将普通的粉体粉碎;化学法是在控

2、制条件下,从原子或分子 的成核,生成或凝聚成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粒子。常见的合成方法有固相法、液相法和气 相法,其中,液相法和气相法又有多种制备方式。固相法:室温固相合成纳米氧化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首先制备固相前驱 物,进而前驱物经高温热分解或微波辐射热分解制备纳米氧化锌。(1)碳酸锌法:利用硫 酸锌制得前驱物碳酸锌,在200烘1h,得纳米氧化锌初产品;经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洗涤, 过滤、干燥可得纳米氧化锌产品。(2)氢氧化锌法:利用硝酸锌制得前驱物氢氧化锌,在 600C保持2h,高温热分解得纳米氧化锌。气相法:(1)化学气相氧化法:化学气相氧化法是Mitarai等以锌粉为原料,氧气

3、为氧 源,在550C的高温下,以氧气为载体进行氧化反应。该法制备的氧化锌粒度细(1020nm), 原料易得,分散性好。但产品纯度低,其中含有未反应的原料。(2)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淀法:利用反应气体分子对特定波长激光的吸收,引起气体 分子激光光解,热解,光敏化和激光诱导化学合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纳米粒子。它以 惰性气体为载体,以锌盐为原料,用cwco2激光器为热源加热反应原料,使之与氧气反应得 到纳米氧化锌。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淀法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粒子大小均一且不团聚,粒 径小,可精确控制等优点,但成本高,产率低,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3)喷雾热解法:利用喷雾热解技术,以二水合醋酸锌水溶液

4、为前驱体,水溶液经雾 化为气溶胶微液滴,液滴在反应器中经蒸发,干燥,热解,烧结等过程制备氧化锌纳米粒子。 粒子由袋粒式过滤器收集,尾气经净化排空。该法制得的产物纯度高,粒度和组成均匀,过 程简单连续,颇具工业潜力。液相法:(1)直接沉淀法:在可溶性锌盐中加入沉淀剂后,当溶液离子的溶度积超过 沉淀化合物的溶度积时,即有沉淀从溶液中析出。沉淀经、热解得到纳米氧化锌。常见的沉 淀剂为氨水(NH3?H20)。碳酸铵(NH4)2C03)和草酸铵(NH4)2C204)不同的沉淀剂,其 反生成的沉淀产物也不同,故其分解温度也不同。此法的操作较为简单易行,对设备要求不 高,成本较低,但粒度分布较宽,分散性差,

5、洗涤愿溶液中的阴离子较困难。(2)均匀沉淀法:利用沉淀剂的缓慢分解,与溶液中的构晶离子结合,从而使沉淀缓 慢均匀的生成。常用的均匀沉淀剂有尿素和六次甲基四胺。此法可避免共沉淀,克服沉淀剂 所造成的局部不均的现象,可获得粒度、分子形貌和化学组成都均一的纳米氧化锌。因氢氧 化锌具有两性,必须将PH值维持在狭小的范围内。因此不能用控制铵离子和氨的比值来减少 共沉淀。(3)溶胶凝胶法:以乙酸锌等金属酸盐或醇盐为原料,在有机介质中进行水解、缩聚 反应,使溶液经溶胶凝胶化过程得到凝胶,凝胶经干燥、煅烧成粉体。溶液的3H值、溶液的 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是影响溶胶、凝胶质量的主要因素。该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6、污染 小、生产周期短、产物均匀度高、分散性好,纯度高,反应过程易控制,但原料成本昂贵, 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时有团聚现象。(4)微乳液法(反相胶束法)本法是利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 形成均匀的乳液,剂量小的溶剂被包裹在剂量大的溶剂中形成一个微泡,微泡的表面被表面 活性剂所包裹。近年来用W/0型微乳液制备超细粉体得以流行。它是由水、(有油机溶剂)、 表面活性剂及其助剂组成的透明、半透明的、各相同性的热力学稳定体系,其中水被表面活 性剂及其助剂单层包裹形成“微乳液”,被称为反应介质,称其为“微型反应器”,通过“微 水池”的尺寸来控制粉体的大小,制备纳米物质。制备技术的关键是制备微观

7、尺寸均匀、可 控、稳定的微乳液。此法装置简单、操作容易、粒度均匀可控,但成本费用较高,仍有团聚 问题,进入工业化生产目前有一定难度。(5)水热合成法:由于反应在高温高压、水热条件下,水处于临界状态,反应物质在 水中的物性与化学反应性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不同于一般制备方法,成为一种制备超细粉 体的湿化学方法。将可溶性锌盐和碱业池外液混合形成氢氧化锌的“沉淀反应”与氢氧化锌 脱水生成Zn0的“脱水反应”融合在同一反应器内完成,从而得到结晶完好的ZnO晶粒。此法 能直接制得结晶完好、原始粒度小、分布均匀、团聚少的纳米氧化锌粉体,制备工艺相对简 单,无需煅烧处理。但是高温高压下的合成设备较贵,投资较大

8、。二、实验部分(一)实验原理(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X衍射粒度测定见讲义第6页;光学禁带宽度的测定见讲义第44页)(二)实验试剂和仪器 仪器:电子天平、烧杯、量筒、磁力搅拌器、分液漏斗、布氏漏斗、抽滤瓶、循环水真空 泵、烘箱、温度计、滤纸、PH试纸、X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试剂:氯化锌、氢氧化钠、盐酸(三)实验步骤(见讲义第 7页,不测比表面积,改为测紫外)b.滴加过程中保证充分搅拌;c.保证陈化时间)三、实验结果分析1、XRD图谱XRD 图谱分析:从图中可以知道,在 31.737、34.379、36.215、47.494、56.535、 62.777、 67.968 等处都有较强的峰,且

9、与氧化锌的 PDF 卡相对应,说明产品中 有氧化锌。但20-30、 32-33、 51-52 等处也出现了较强的峰,说明产品中还含有 其他的杂质,并且杂质较多。由图可知:0.34 x 兀 P =2x180=0.006,20 = 36.32所以0.89 Xp cos 00.89 x 0.1540.006 x cos18.16= 24 nm从计算结果来看,氧化锌的粒径比标准值要大,可能是有一部分团聚造成的,还有可能是杂质附着在氧化锌微粒表面,使测得的粒径值较大。2、紫外-可见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反映的是分子中电子能级间的跃迁,故又称之为电子能谱,且分子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另外发光材料只有在吸收一定能量之后才能处于一定的激发态。当然 也就对应于一定波长的光,对材料而言,其吸收的光能必须大于或等于材料的禁带宽度,吸 收极限九即可吸收的最大九,对应着最小能量。由以上吸收谱图可知,ZnO的吸收极限九=411nm,则根据禁带宽度公式Eg = hc = 3.15九 九 394另外相关资料显示,ZnO的吸收峰相对于基体材料一般会发生蓝移。思考题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与那些因素有关?答:纳米氧化锌制备的方法不同,所得的粒径也不一样。并且与制备的条件有关,如PH值,搅拌速度,氢氧化锌的滴加速度,陈化的时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