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油松王旅游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3275211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油松王旅游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油松王旅游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油松王旅游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油松王旅游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油松王旅游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油松王旅游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油松王旅游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油松王旅游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课题组名单总顾问:刘 锋 李树平 文立玲策划总监:孙清彬编制组:组 长:孙清彬 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 策划总监、教授技术负责人:林 垒 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 设计师成 员:侯建东 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 规划师方忠文 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 规划师王 忠 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 规划师王汉亮 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 规划师王 欣 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 规划师程红光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副教授、博士段连敖 内蒙古科学发展研究院 副院长目 录前 言1规划依据11规划概述11.1 规划范围11.2

2、 规划实施11.3 区位条件12景区用地现状与资源分析22.1 规划用地周边情况22.2 土地现状分析22.3 植被现状分析22.4 资源现状分析23总体定位23.1 主题定位23.2 功能定位23.3 空间布局24项目规划与设置34.1 项目总体构想34.2项目规划与设置35景观建筑设计55.1景观建筑定位与控制56旅游服务设施56.1 景区主入口56.2 综合服务区56.3 旅游管理处(公德林)57道路系统规划67.1期交通现状67.2 对外交通67.3 对内交通67.4 停车场68绿地绿化规划68.1 规划原则68.2 规划目标68.3 绿地绿化规划68.4 绿地绿化树种选择69环境容量

3、估算79.1 所采用的计算方法79.2 浏览区面积统计79.3 环境容量估算710电力规划810.1设计依据810.2 供电电源及负荷等级810.3 照明系统910.4 电缆通道910.5 电讯910.6 电力电讯投资估算911给排水规划911.1设计依据911.2 给水规划911.3 园区消防规划1011.4 排水规划1011.5 给排水投资估算1112经济技术指标与投资估算1112.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112.2 投资估算13I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油松王风景旅游区详细规划(修编)前 言此次油松王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工作,是在甲方提供的原有控制性详规(已通过评审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一些特

4、殊情况甲方没有提供相应比例的电子版测图,我们的这次修编以甲方提供的图件为标准,在尊重原来设计成果的同时,来进行景区的规划与设计。通过这次修编工作,在整个景区的功能布局上,项目的设置上,都进行了合理的布置。0规划依据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行业标准1、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3、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4、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1规划概述1.1

5、 规划范围油松王旅游观光区占地约3.14平方公里,整个景区呈规则的圆形。1.2 规划实施在对内蒙古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的深刻认识,及油松王这一特殊文化符号理解的基础上,对景区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并实行分区控制,分步实施。作到空间次序和时间次序的合理性。1.3 区位条件油松王景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海拔高度1444M左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属典型的丘陵沟壑区。2景区用地现状与资源分析2.1 规划用地周边情况本片区域北侧为油松王及周边寺庙群,南侧有少量建筑外观简陋的商铺,和一座建筑风格独特、体量较大的剧场,具有一定的景观价值。2.2 土地现状分析本片区域地势较为平坦、多为黄

6、土地,道路较少。2.3 植被现状分析景区内部,植被覆盖率较低,植被品种单一,以杨树和松柏为主,低矮灌木目前没有大面积种植。2.4 资源现状分析景观资源较为贫乏。在景区内只有一棵千年古树油松王,及周围三座寺庙,具备一定的景观价值。3总体定位3.1 主题定位实施特有的蒙古族民俗风情建设,以油松王所代表的“寿”文化为核心。提供以观光旅游,休闲互动的多元化旅游产品。真正做到具有文化性、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品牌。3.2 功能定位通过蒙古族特色建筑、人性化的景观营造,结合油松王和其他项目的设置使之成为富有浓郁蒙古族文化特色,民间朝拜,祭祀文化为主的旅游观光区,打造成为内蒙古西南部旅游精品项目,创造特色品牌。3

7、.3 空间布局景区由八个功能分区组成。3.3.1 主入口区设置停车场、旅客接待等服务设施。3.3.2 商业服务区3.3.3 寿文化展示区3.3.4 松文化展示区3.3.5 祭敖包3.3.6 功德林3.3.7 祭祀区3.3.8 朝拜区4项目规划与设置4.1 项目总体构想4.1.1 再现与升华以油松王为代表的内蒙古民族文化,并且赋予鲜明形象。4.1.2 通过营造民间祭拜油松王的盛大场面,提升油松王的文化深度。4.1.3 结合地理地貌、原始生态环境、及民族风情进行景观打造。4.1.4 通过景区规划,开辟市场,达到效益的攀升与可持续发展。4.2项目规划与设置4.2.1 游客接待中心由入口广场、停车场、

8、公厕、游客服务中心、售票处和员工宿舍等组成的。4.2.2商业街内蒙古富有民族艺术特色的器物很多,有马靴、蒙古袍、牛角、蒙古刀、银碗、哈达、天然水晶链、石制品,各类铜制品、锡制品、景泰蓝制品,牛皮画、工艺羊头、牛头、牛角杯及各种礼品套合、木刻画、金箔画、挂毯、地毯等等。游客不仅可买到地道内蒙古工艺品,还可以采用互动的交换形式淘到得自己喜爱的商品。参观并参与酥油花制作。自做酥油花可以作为纪念品让客人带走。4.2.3 香客酒店蒙古族的饮食非常讲究,品种多样。奶茶(蒙语叫苏台柴)是蒙古民族日常饮用的一种茶,也是蒙古人民招待客人的必备饮料. 炒米(蒙语为胡日森布达)是蒙古族日常的主要食品之一,炒米香脆味

9、美,可口耐饥,是蒙古族农牧民的传统食品。奶皮、马奶酒、黄油、全羊席蒙古族招待贵宾的传统佳肴(又称整羊席)。是蒙古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一种宴席,一般只在盛大宴会、隆重集会、举行婚礼或接待高级贵宾时摆设。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的品尝内蒙古的众多美食。同时根据不同的祭祀活动不同内容,在香客酒店内推出不同特色斋饭,吃斋饭。荤素皆备,分厅设置,四月份以素斋为宜。斋饭堂有庙堂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斋饭前讲解斋饭程序和用餐注意事项;使游客真切的感受到,祭拜油松王等祭祀活动的隆重与神秘。4.2.4 祭祀区在祭祀区内,对原有的3座寺庙不做搬迁和拆除的处理,在外观上进行改造,游客可进入三个不同的殿内,求药颂经,祈求平安、

10、保佑吉祥。4.2.5 圣水池在祭拜油松王处设置圣水池,游客请圣水、敬神树。在领略油松王的神秘的同时,游客购买一小杯“圣水”,倾洒于通向油松王根部的迂回、蜿蜒的水渠中,不仅表达了对油松王的敬意,对油松王又形成了保护。4.2.6 香薰殿、净手阁游客进入祭祀区以后,首先到祭祀神道东、西侧的香薰殿、净手阁里接受洗礼。香薰殿、净手阁均引用当地“井”字架玉米仓结构理念,搭建成外表粗犷、内设讲究的吊角楼式密闭房。药浴房内设藏药浴池和莲花喷头,香熏房内有藏香熏蒸设施。客人可以到药浴房进行药浴净身,也可到香熏房里香熏净身,以便干干净净地进入油松王朝拜区拜神游览观光。4.2.7 戏台(恰特)每年的春节,和每月的初

11、一、十五,都可以在戏台表演当地的具有民族特色戏种,游客可以参与其中。4.2.8 油松王文化广场在广场两侧设立外观古朴的景墙,同时用侧柏、油松等高大乔木作为配景,以营造出幽静、神秘的气氛,设置自由,迂回的园林小径,游客游走其中,观看印刻在景墙上的,关于油松王的奇闻趣事。4.2.9 祭敖包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亦作“鄂博”、“脑包”等,汉语的意思为“堆子”。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或土堆。群众都纷纷扶老携幼,携带着哈达、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赶来敖包处。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

12、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游客可以在此处真实体验内蒙古这种特殊的祭祀仪式。祭祀敖包,是蒙古族和当地其它民族的传统习俗。4.2.10 挂袍塔塔为木质结构成敖包状游客在祭祀活动时,可根据红绸长短横挂或竖挂在塔身,满足了并表达了游客的崇敬心理4.2.11 草药园蒙医药是蒙古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医学科学。游客可以在草药园里采到自己需要的蒙药。4.2.12 公德林以油松为主要树种,进行大面积种植,同时预留适当的空地,每当

13、游客进行完祭祀活动,都可在此处种植一棵油松,作为纪念,来表达对油松王的祭拜和敬仰。4.2.13 寿园以寿台、寿碑、寿星雕塑、为主体,做“寿文化”展示,游人行走与错落、肃穆的寿文化广场中,不由自主对这棵千年古树,产生敬畏。更突显了“千年古树,福寿满园”文化氛围。百寿碑为高6米的正立方体石碑,碑体四个面,刻满100个形态各异寿字。同时,两侧设置景墙,以浮雕形式,书法形式,将寿文化与油松王的历史久远、神秘相结合,使游客进入景区在心理、视觉上形成冲击,与震撼。 同时,在举行大型的祭祀、朝拜活动都可以在寿文化广场进行。在广场中,还可以举行寿文化节,油松王文化节,油松王民间论坛的活动。4.2.14 万树朝

14、王以油松王为核心,每间隔15米,环形种植植被,共九环,地被 灌木乔木的植物层次向外扩散种植,同时根据季节的变化,树木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油松王在环形的圆心处,所出地理位置也最高,九环植被,簇拥在油松王的周围,好似油松王放射出的神秘光芒,又似这棵千年油松的千万子孙,敬仰、朝奉,这位神秘,神圣的祖先。4.2.15 油松王纪念品游客还可以购买到,油松王在不同年份所结的松籽,松塔和油松王微型雕塑等纪念品,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崇拜心理,而且使游客对油松王这棵千年古树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和理解。5景观建筑设计5.1景观建筑定位与控制居室,用毡块、木料构成。蒙古语称“蒙古勒格尔”。圆形尖顶,用一屋或两层羊毛毡子覆盖。在大风雪中阻力小,不积雪,包顶不存雨水。包门方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迁徙拆散,定居安装。蒙古包的最大优点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叠合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在建筑体量和建筑风貌都以内蒙古族民居建筑为主,内部材料使用混凝土结构,外部使用木质原始材料或贴面。与景区的生态环境相互融合。因此,本次规划立足长远发展的眼光,对景区全新设计,使之在功能、形象等个方面均满足旅游的需要。原有寺庙建筑,只进行外观改造,不做拆迁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