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课程报告——宿州埇桥马戏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3273020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域文化课程报告——宿州埇桥马戏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域文化课程报告——宿州埇桥马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域文化课程报告——宿州埇桥马戏(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地域文化课程报告一走进宿州埔桥马戏文化内涵的丰富,是任何艺术门类的灵魂,马戏也不例外。从狭义文化的角度来说,马 戏艺术的文化内涵是指杂技表演所反映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宿州埔桥马戏,是根 植于宿州深厚土壤的民俗文化,这一民间艺术积淀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精神。、根深蒂固的传统精神。当代宿州马戏虽然吸纳了不少欧美马戏的服装、道具特长,增加了装饰,性、安全,性,但 骨子里还是保持着民族的特色。比如服装:大黑的庄重,大红的喜庆,金黄的华丽,白色的 典雅等等,都是有别于西方马戏团豪华、炫目的色彩;就连马戏节目的内容编排甚至取名上, 也是本土文化韵味儿十足一一马上封侯(侯)(猴子骑马)、小二

2、黑结婚狗熊迎亲队)、马 踏飞燕马术)、八步赶蝉(马术)、双猴点炮、狮虎迎宾狮虎“抱拳行礼”)、新武 松打虎人虎摔跤)等等,无不流露出华夏民族文化的风采。二、征服自然的强劲精神。动物表演是人们对马戏的通俗说法,说到底,就是人类(驯兽师)训练和驾驭兽畜的节目。 我国古代已有驯鸟及虫蚁之类的表演,对猛兽凶禽的驾驭历来是中国传说中的神仙和勇士的 标志。通过对兽畜的驯养,证明人类对自然的协调和征服能力,显示了人类的勇敢和智慧, 带给观众惊险、刺激、诙谐和欢乐。美学大师宗白华曾说:美就是势、是力,就是虎虎 有生气的节奏。”的确,宿州马戏带给人们的正是这种力量的美。狮虎大座、狮虎滚筒、 狮虎迎宾、狮虎打滚、

3、人虎摔跤、人狮摔跤、狗熊杂耍、猴子走钢丝等表演 类节目,凶猛的狮虎俯首称臣、笨拙的狗熊身手不凡、乖巧的猴子灵光四射,所有这一切, 观众看到的不仅是动物的“听话”和“乖巧”更多的是惊奇、刺激背后的慨叹:驯兽师了不 起!这不仅是马戏节目的成功,也是人和动物共同的毅力、韧性的角逐与较量,是人类和动 物意志对抗的成功,因为即使动物明星们和驯兽师朝夕相处有了感情,但是本性使然,它们 也不会主动向人类“请求”:驯化我们演出这些高难度节目吧!乐观向上的游戏精神。马戏场 上总是笑声不断,它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是成人寻找自己童年世界的最佳场所,这一切,均 来源于马戏的游戏娱乐精神。这种游戏娱乐精神并不单指表现形式

4、上的幽默、滑稽,更重要 的是今天的宿州马戏已经超越了单纯技巧的锤炼和形式上的雕琢,培育出了一种蕴涵着积极 生命理想的艺术精神,再现了中国人生生不已、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宿州马戏表现出来的这个文化特征,从它的源头就开始呈现。跑马卖解、走街串巷,是 旧时期宿州马戏流动演出的一种形式:马戏班子每到一地,临时圈起演出场地,观众都聚集 在场地周围观看,耍猴、逗狗、狗熊杂耍,一边演出,一边敲锣打鼓、说唱和伴奏,演出结 束后再挑担步行,满面风尘,却自得其乐。这真应了一句老古语一一要饭的牵个猴,玩心不 退。其实这种“玩”,不但是艺人们谋生的需要,也是游戏精神的体现。宿州埔桥经过几代人与狼共舞、与虎为伴的共同努力,已经形成亦农亦商、亦智亦勇、 亦庄亦谐的艺术特点,其流动演出的模式,虽然经济效益不如固定演出好,但成本低、灵活 性大,为相当一部分马戏团所采用。这种春播秋收返乡、农闲外出演出表演的候鸟迁徙般的 演出模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给全国的观众送去了欢乐和笑声,成为基层群众享受文化 娱乐的一个重要补充。姓名:学号:班级:16级春汉语言专 专业:汉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