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素砼置换桩(试桩)检测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326961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楼素砼置换桩(试桩)检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楼素砼置换桩(试桩)检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楼素砼置换桩(试桩)检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楼素砼置换桩(试桩)检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楼素砼置换桩(试桩)检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楼素砼置换桩(试桩)检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楼素砼置换桩(试桩)检测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锦蓉佳苑项目素砼大直径置换桩复合地基处理工程(1#楼试桩)检测方案致川建院杨学义经理: 1#楼试桩方案已同时传给四海岩土,请尽快向设计落实如下几个问题: 1、试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必须以文件资料形式明确给出是多少kN; 2、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必须以文件资料形式明确给出事多少kPa。 3、如果同一根试桩既要做单桩试验,又要做复合地基是不可能的,只能选其一。如果以后工程桩做单桩,建议做只做单桩试验,如要做试桩要做复合,这根桩检测费必须增加2万元(为一根试桩定制一块承压板价格)。 4、试桩144号离建筑物边缘太近,到时会影响试验平台无法搭建,建议选取旁边的136号。成都文茂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有限公司 2

2、011年5月12日锦蓉佳苑项目素砼大直径置换桩复合地基处理工程1#楼(试桩)检测方案执行标准代号: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川建发200466号编 写 人: 审 核: 批 准:成都文茂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有限责任公司2011 年5 月12 日目 录一、工程概况 4二、执行标准及依据 4三、试验方法及目的 4四、检测数量 51、低应变检测 52、承载力检测 5五、检测流程及方法原理 51、检测流程 52、方法

3、原理 6六、检测组织设计方案 10七、仪器设备计划 10八、检测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 10九、质量保证措施 11十、安全生产措施 12十一、文明生产 13十二、保证工期及赶上措施 14十三、需委托方配合事宜 14附件:1、试桩检测桩位平面图一、工程概况四川开成置业有限公司拟建“锦蓉佳苑”建设项目位于成都市锦江三圣乡,交通便利。该场地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64888.38,总建筑面积320780.55。该项目为新建住宅小区,由10栋30F32F的高程建筑组成,均含2层地下室。由四川省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对拟建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该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4、为二级。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采用大直径置换桩复合地基对拟建高层部分的地基土进行加固,桩端进入中等风化泥岩1.0m以上,且最短桩长不小于4.50。本次桩位由设计提供,1#楼大直径素砼置换桩共162根,根据基础形式,按照等边三角形进行布桩,桩径1.0m,桩心间距2.5m,采用C20素砼浇筑,桩顶褥垫层厚度为300mm,采用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的级配碎石回填,采用静力压实,夯填度不大于0.9。设计要求1#楼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580kPa,压缩模量(Esp)30MPa。现根据相关资料提出试桩检测方案。二、执行标准及依据:执行标准: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5、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川建发(2004)66号试验依据:1、锦蓉佳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锦蓉佳苑1#楼人工挖孔置换桩地基处理平面图三、试验方法及目的1、采用低应变法检测素砼置换桩桩身完整性;2、采用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法检测单桩承载力;3、采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法检测地基土承载力。 四、检测数量1、低应变检测应委托方及设计要求,采用低应变法检测试桩3根。2、承载力检测(1)、应委托方及设计要求,桩间土载荷试验3个点。(2)、应委托方及设计要求

6、,在试桩成桩28天后,对 3根试桩进行单桩竖向载荷试验。见附件试桩平面布置图。五、检测流程及方法原理:1、检测流程接受委托调查、资料收集制定检测方案设备、仪器检定前期准备重新检测、验证、扩大检测现场检测计算分析和结果评价检测报告2、方法原理(1)、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原理:本方法用于检测桩身砼的完整性,推定缺陷类型及其在桩身中的位置,也可对桩长进行校核。现场检测原理图见图一。反射波法源于应力波理论,基本原理是在桩顶进行竖向激振,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波阻抗差异界面(如桩底、扩径、缩径、断裂和严重离析等部位)或桩身截面积变化(如缩颈或扩径)部位,将产生反射波。经接收、放大、滤波和

7、数据处理,可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据此计算桩身应力反射波波速,判断桩身完整性。桩缺陷位置的检测原理:当桩嵌固于土体中,将受到桩周土的阻尼影响,桩的动力特性满足一维波动方程,即:式中:V-质点振动位移;X-振动质点到振源的距离;t-质点振动的时间;h-阻尼系数;A-桩的截面积;Vp-纵波在桩中传播的速度;Vp2E/(-桩身密度)。给桩顶施加瞬时外力F(),激发出的应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时,应力波在不同的波阻抗界面上发生反射,用检测出的应力波在桩体中的旅行时间()及桩长(L),可用下式计算出不同结构介质桩的纵波速度:Vp=2L/当桩存在缺陷或断桩时,各界面反射波使曲线变得复杂,认真分析波形

8、并检测出可靠的缺陷反射时间,从而得到缺陷部位距桩顶的距离L:L=Vp/2图一 现场低应变检测原理图桩身完整性分类原则见表3,判定为类、类桩为合格桩。桩身完整性分类表表1桩身完整性类别分 类 原 则类桩桩身完整类桩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类桩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类桩桩身存在严重缺陷2、静载试验检测原理(1)桩间土平板载荷试验试验原理为以堆重平台作为反力系统,用油压千斤顶分级向承压板施加荷载(P),用大量程百分表观测每级荷载下承压板的沉降(S)随时间(t)的变化,绘制P-S曲线,通过对曲线进行分析,确定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试验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

9、007-2002附录C执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技术要求为:(1)、加载分级:8级;(2)、最大加载压力:不小于240kPa,即120KN(根据锦蓉佳苑项目人工挖孔置换桩复合地基加固设计与施工组织方案);(3)、承压板规格:采用边长0.708m、面积0.5正方形刚性压板。(4)、观测时间间隔:每级加荷后的第一个小时内,每隔10、10、10、15、15min观测一次,以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5)、沉降相对稳定标准:当在连续两个小时内,每小时承压板的沉降量小于0.1mm,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6)、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终止试验:、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沉降s急骤增大,

10、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在某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6。(7)、卸载:分四级进行卸载,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2)单桩竖向载荷试验静载试验原理为以堆重平台作为反力系统,用油压千斤顶分级向桩顶施加荷载(Q),用大量程百分表观测每级荷载下桩顶的沉降(S)随时间(t)的变化,绘制Q-S曲线,通过对曲线进行分析,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试验按JGJ106-2003第4.3执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技术要求为:(1)、加载分级:采用逐级等量加载,最大加载量为预估极限承载力的 1/10,其

11、中第1级取分级荷载的2倍;(2)、最大压力:不小于5394.52KN;(3)、卸载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4)、观测时间间隔:每级荷载施加后第一个小时内,每隔5、10、15、15、15min观测一次,以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5)、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且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可加下一级荷载。(6)、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终止试验:、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当桩顶沉降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

12、量超过40mm);、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 、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7)、卸载:每级荷载维持1h,按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六、检测组织设计方案项目经理1人技术负责人1人安全员1人质检员1人后勤保障组2人内业资料组2人低应变检测组2人静载试验组4人七、仪器设备计划表2检测方法设备名称型号台(套)低应变基桩动测仪ZK

13、-7E1速度传感器EG-10F1静载千斤顶QF500T-20b2精密压力表0100MPa2百分表050mm4八、检测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表3 工期项目进度图1天1天7天2天前期准备设备进场试桩检测整理资料报告注:具体检测工期视现场打桩情况和场地情况再做适当调整。九、质量保证措施1、本工程拟选技术水平高、职业道德品质好的技术人员担任,在检测之前,技术负责人必须向检测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强调质量控制点。2、加强检测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质量思想意识。3、开展创优工程活动,总经理、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定期下现场进行质量检查,建立质量奖惩制度。4、设备进场前进行检验,保证设备在最佳状态。5、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按现行有关规范进行操作,杜绝违规操作。6、平台安装必须平稳,平台压重必须大于设计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4倍,最大加载荷载必须大于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