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之歌》教学反思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3262635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之歌》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树之歌》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树之歌》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树之歌》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树之歌》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树之歌》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之歌》教学反思(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树之歌教学反思树之歌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树之歌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树之歌教学反思1树之歌这篇儿歌,让我们相识了11种树木,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了解、视察大自然的爱好。一、教学效果:教学本课,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驾驭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然后与插图一一对应,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诞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利用

2、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识字。这首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洋溢着浓浓的情趣。所选的树木具有代表性,贴近儿童生活。学习完课文,我又进行了拓展延长,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树木,让孩子们说说这些树木的特点,并有意识地仿照树之歌说一说。比如:“杨树直,榕树茂,柳叶弯弯像眉毛。”“榆树高、槐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石榴开花红似火,桂树花开十里香。”激发了学生的说话热忱。二、不足之处:树之歌是一则小韵文,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爱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我对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识字方法的引领、识字爱好的激发但是效果欠佳

3、。三、改进措施:识字习惯的养成,借助情境,立足语境,多元识字。课堂上我应根据课前预设去做,这样的话,学生识字爱好深厚,大大地提高了识字效率。课件用儿歌的形式,配上精致的插图,将杨树、榕树等11种树木的特点呈现出来,让学生对树木有肯定的了解。教学过程中,再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熟识的树木,以此导入,激发学生的爱好。本课是一首儿歌,那么了解儿歌的特点,以及学会朗读儿歌也是教学过程中必需体现的,所以应以朗读儿歌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熟儿歌的基础上学习生字,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树之歌教学反思2我是依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

4、主读书、自主识字,绽开丰富的想象,培育孩子的想象实力。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探讨,让学生参加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学本课时,我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的识字爱好。拍手歌一课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边吟边唱边玩,让他们在玩儿中学,在学中玩儿,既达到了识字的效果,又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收获颇丰。树之歌教学反思3树之歌是一首关于树木的儿歌,儿歌中介绍了各种树木及其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味。低段主要以识字、写字为主,所以教学时为了使整个识字过程以及读书环节好玩,本节课采纳抓关键词语整体认读方法,引导学生在读背儿歌中

5、学句学词学字,在学句学词中认字。在研讨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分析儿歌及儿歌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因为本单元都是识字,这是本册唯一的一个集中识字单元,识字、写字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低段的学习重点。而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学生之前也初步接触过形声字。商讨之后,我们确定怎样在学生初步了解的状况下,渐渐了解其特点,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会举一反三,运用归类识字,比较识字,字源识字等方法,逐步提高独立识字的实力,感受识字的乐趣。而目标的制定,则是参考学习卢老师的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中,目标制定要含有学习后的学问名词、学习后的技能动词、运用学问能做什么事。于是,经过几次探讨,我们把基础目标、

6、支撑目标和核心目标制定为:1.通过读文、看图,划出11种树的名称,说出特点。(基础目标)2.多种方法,读准“梧、桐”等15个新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生字。归纳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支撑目标)3.借助填空、图片等,背诵儿歌。(核心目标)但是在上完课的时候,经过校长的讲解,意识到我们在制定目标时有所偏差,只关注到制定目标中的名词、实力动词和技能动词要匹配。忽视了三个目标的一样性以及相互关联性。导致三个目标没有很好的贯连在一起,所以本节课目标也未全部达成。之前狭隘的认为语文教学对于低段来说除了常规习惯,就是语文书本上的学问,但是随着评课、培训学习及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越来越清楚地相识到:不

7、单单是教学生一些课本学问,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时熬炼学生的思维实力:得出方法,运用方法。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注语文素养,有大局意识。从长远考虑,低段良好的常规习惯很重要,思维实力和驾驭学习方法更重要。就像我在讲授识字时,学生区分不清晰“桂和挂”时,我的应变实力不够,导致错过了很好的课堂生成,对课堂的把控性和学问的生成预料性存在很大的不足,我应当刚好对比并讲解两个部件一样,部首不同的字,提手旁和木字旁,而木字旁的形声字又是本节课的重点。识字教学不扎实,干脆影响孩子的识字。“疆”字设计通过字源演化讲解时,又过快,没有很好的过渡。学生不理解意思,所以在组词时出现了“江南、江西”这样的同音字。应

8、通过字典中的释义,让学生能够明白这个字的意思,这样在组词时,孩子就能通过字义理解并组词。“专题识字”是低年级识字课的一个学习内容,因此,设计要充分发挥按“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优势,多种形式、在自主学习中,自我获得学问,老师充当引导的角色,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注意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知道识字方面重难点,做到讲解透彻。在诵读儿歌、韵文中,要注意培育学生的朗读实力,培育语感。能够绽开丰富的想象,培育孩子的想象实力。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探讨,及多种形式的背诵让学生参加学习过程。怎样把识字课上的好玩呢?这是我始终在

9、思索的问题?通过大家共同探讨的一节课,给我们一些启发,课堂好玩,不仅仅是语言上生动好玩,更要把自己当做孩子一样,站在学生的角度思索:我愿不情愿接受这样的引导?这样的课堂形式及环节我能学到学问吗?因为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上课风格,或生动活泼、或好玩好玩、或沉稳内敛而又不失活泼。我希望我的课堂能够肃穆又不失活泼,现下实力各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学无止境,我要学习的还有许多,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的跟着同组优秀的同事学习。树之歌教学反思4识字2树之歌是一首儿歌,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课件用儿歌的形式,配上精致的插图,将杨树、榕树等11种树木的特点呈现出来,让学生对树木有肯定的了解。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10、自己熟识的树木,以此导入,激发学生的爱好。本课既然是一首儿歌,那么了解儿歌的特点,以及学会朗读儿歌也是教学过程中必需体现的,所以我以朗读儿歌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熟儿歌的基础上学习生字,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树之歌教学反思5本课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课文每句话的视察角度各不相同。儿歌篇幅短小,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他们找出课文中所描写的11种树木及他们的特点,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为动身点,课件出示各种树木,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

11、。展示各种大树的图片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了解关于树木的学问,各种树木的特点。整体来说,课程环节完整,课堂比较活跃,学生的主动性较高,踊跃参加。在书写时,学生简单将“壮”里的“士”写成“土”,将“枫”中的“风”的“横斜钩”写成“横折弯钩”,这些易错的字,要在平常的教学中适当地让学生加深记忆,让其牢牢记住。树之歌教学反思6在昨天早上,我给学生教了杨树之歌,这是一首借杨树之口,抒发对自然、对生活的酷爱的诗歌。整篇课文我采纳以读代讲,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内读,同桌读,竞赛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体会文中的大叶杨唱的歌!接着我提了问题:1、大叶杨成天哗啦啦的教唱时是什么心情?2、大叶杨唱歌给谁听?3、大叶杨

12、还会唱歌给谁听?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等学生解决了问题时,课文的基本任务已经完成!接着我便引导他们通过仿写诗歌,更进一步理解文章的蕴含。这节课自我感觉上的比较胜利,下课时好多孩子既背会了课文内容也理解了内容内涵!预期目标基本完成!树之歌教学反思7教学目标:1、相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背诵课文。2、相识“木”字旁,了解不同树的特点。3、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宠爱之情,激发酷爱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相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教学难点:了解不同树的特点,酷爱并爱护大自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树是我们人类的挚友,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你相识身边的哪

13、些大树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相识一下这些树挚友吧。二、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做到一准五不。2、在读课文,和同桌小伙伴比比谁读得通顺。3、小声读课文,找到课文中出现的树宝宝,用喜爱的符号标出来。三、读认生字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状况。2、去掉拼音检查。3、视察梧、桐、枫、松、柏、桦、杉、桂有什么相像点。他们都是“木字旁”的字,都与树木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字?4、书写指导“枫”指导依次:1、笔顺。2、压线。3、起笔。5、沟通识记其他生字沟通识字方法。留意“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等识字方法的运用。四、指导

14、朗读课文1、看图识树朗读。(1)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杨树高,榕树壮。结合图片理解“高”和“壮”的特点。(2)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梧桐树叶像手掌。借助比方句理解梧桐树叶的形态。可以说一说,你还知道什么树叶,用一个比方句说说它的特点。(3)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枫树秋天叶儿红。明白枫叶在秋天经霜变红的特点,可以借助古诗“霜叶红于二月花。”来理解。(4)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松柏四季披绿装。可以引导学生赞美松柏耐寒的特点,理解其精神。(5)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木棉喜暖在南方。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6)课件出示

15、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桦树耐寒守北疆。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7)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银杏水杉活化石。明白活化石的含义。是指这种树古老而又稀有。(8)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金桂开花满院香。理解桂子花开香飘十里的特点。2、表演读课文。五、我是小诗人。柳条弯弯_桃树花开_银杏叶儿_六、拓展延长:请小诗人们课下收集更多树宝宝的学问,写一首小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吧!树之歌教学反思8树之歌是一则小韵文,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爱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因此,我对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识字方法的引领、识字爱好的激发、识字习惯的养成,借助情境,立足语境,多元识字。课堂上我根据课前预设去做,果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