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检测题(苏教版必修二)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3260205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检测题(苏教版必修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检测题(苏教版必修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检测题(苏教版必修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检测题(苏教版必修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检测题(苏教版必修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检测题(苏教版必修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检测题(苏教版必修二)(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检测题(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Zn 65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 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日前召 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总体 要求。下列措施与节能减排不符合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C.利用潮汐能发电D.大力开展农村沼气的普及解析 利用化石燃料带来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答案 B2.下

2、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 的过程B.太阳能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物质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D.氢能可以通过电解海水获得并大量推广使用解析 A项是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B项是把太阳能转变成电能,D项要消耗大量电能。答案 C3 .如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 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 块是()#B.生石灰D.食盐A.硝酸镂C.氯化镁解析 NH4NO3溶于水吸收热量;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MgCl2、NaCl溶于水没有显著的热效应。答案 B4 .下列条件的改变都能使化学反应:A(g

3、)+ B(g) C(g)+ D(g) 的反应速率发生改变,但其中变化的实质与“浓度改变对反应速率影 响”相同的是()A.光照 B.温度C.压强 D.催化剂解析 在一定条件下,压强的改变实质是气体浓度的改变。答案 C5 .我国拥有较丰富的地热资源,其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下列关 于地热能说法正确的是()可以用于洗浴、发电以及供暖等方面 与煤炭、石油、天然 气一样都是化石能源主要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与地下水结合可形成热水型地热,释放形式之一是温泉A. B.C. D.解析 地热主要来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不是 化石能源答案 C6 .为了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实验

4、方案可行的是()10七的水 A.FeCl,格液 +5% 的 HARCL擀瓶+解的HAB.Mg4n 的 HAC.和C的水FeCI,溶液用的几口D.匕济疫+质的H办解析 此实验应在不同温度下,但其他条件应相同,在两个试管 中同时进行,故D项正确7.已知反应A+ B=C+ 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 .形成产物C和D的化学键所放出的总能量高于断开反应物 A 和B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B.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产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解析 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产物的总能量, 则形成产物C和D的化学键所放出的总能量低于断开反应物A和B的化学

5、键所吸收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吸热反应不一定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答案 D8.已知在25 C, 101 kPa下,1 g C8H同汽油的重要成分)燃烧 生成CO2气体和 GO(液态)时放出48.40 kJ的热量。表示上述反应 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25A. C8Hi8(l) + jO2(g)=8CO2(g)+ 9H2O(g)AH = - 48.40 kJ/mol25B. C8Hi8(l)+T2O2(g)=8CO2(g)+ 9H2O(l)AH = - 5 518 kJ/molC. C8Hi8(l) + 25O2(g)=8CO2(g)+ 9H2O(l)AH = + 5 518 kJ/mo

6、lD. C8Hi8(l) + 25O2(g)=8CO2(g)+ 9H2O(l)AH = - 48.40 kJ/mol解析 1 mol液态C8Hi8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的热量为:114X 48.40 kJ =5518 kJ,故 B 项正确答案 B9.关于如下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金属导线稀硫酸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解析 该装置是原电池,Zn是负极,Cu是正极,电流从Cu片经导线流向Zn片,Cu片上发生的反应为:2H+ + 2e- =H2 T。10 .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 a、b,分别加入过量的

7、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少量CUSO4溶液,下图中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解析 a 中 Fe+CuSO4=FeSO4 + Cu,析出的 Cu 和 Fe、稀H2SO4构成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因a中部分Fe与CuSO4溶液反应,使a中产生H2的体积小于b, A项正确。答案 A11 . 0.4 mol CuCl2溶于水,配成1 L溶液,用石墨电极进行电解, 当一个电极得到0.3 mol Cu时,另一个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 况下的体积是( )A. 5.6 LB. 6.72 LC. 3.36 LD. 11.2 L解析 阴极得到0.3 mol Cu ,转移0.6

8、 mol电子,则阳极上生成的 Cl2为:0.3 molx 22.4 L/mol = 6.72 L。答案 B12 .下面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答案 D#是() A. B.,小C., D.解析 形成了原电池,Fe是负极,Fe被腐蚀的速率, 也是原电池,但Fe为正极,不易腐蚀,故,是电解池,Fe为阳极,Fe被腐蚀的速率最快。答案 A13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 用。锌-镒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 2MnO2(s)+ H2O(l)=Zn(OH) 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

9、,锌失去电子14 电池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 6.5g解析 由电池总反应可知,Zn失去电子成为Zn2+,消耗1 mol Zn转移2 mol电子,若转移0.2 mol电子,消耗0.1 mol Zn(6.5 g);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答案 C14.反应2SO2(g)+O2(g) 2SO3(g)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 增加了 0.4 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 。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4 mol L 1 s”,则这段时间为()A. 0.1 sB. 2.5 sC. 5sD. 10

10、s解析 v (SO3) = 2 x 0.04 mol L 1 s 1= 0.08 molL 1 s 1,0.4 mol L=1t=0.08 mol L 1 s-1#5 s答案 C15.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 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 s) B.反应开始到10 s, 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0.79 mol/LC.反应开始到10 s时,用Y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39 5 mol/(Ls)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 Y(g) Z(g)解析 v(Z) = 1

11、.58 mol 2 LT0 s= 0.079 mol/(L s);反应开始到10 s, c(X)减少了1.20 mol 0.41 mol0.395 mol/Lv(X) = 0.395 mol/L 10=0.039 5 mol/(L s);v(Y) = (1.00 mol- 0.21 mol) 2 匕 10 s=0. 039 5 mol/(Ls);化学方程式为:X(g) + Y(g) 2Z(g)。答案 C16. 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2Fe + O2 +2H2O=2Fe(OH)2 ; 4Fe(OH)2 + O2 + 2H2O=4Fe(OH)3 ;2Fe(OH)3=FaO3+ 3H2O。下列说

12、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17. 应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解析 反应、中均是消耗1 mol O2转移4 mol e, A项正确;反应中氧化剂是O2, B项错误;C形成原电池,钢质水管易腐蚀,C项错误;D发生原电池反应,是钢铁的电化学腐蚀,D项错误。答案 A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道题,共52分)18. (9分)利用生活中或实验室中常用的物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化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原理:Fe+ 2H =Fe2 + H2 T(2)

13、实验用品:电极( 卜稀硫酸、: 、耳机(或者电流计)(填写所缺的实验用品)。(3)实验装置如图。(4)原电池设计及注意的问题:按如图所示装置连接好实验仪器,注意观察(耳朵听)耳机是否 有声音发出,如果没有,可将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的一极接触耳机插 头上的一极(注意:接触的同时耳机的另一极是连接在原电池的另一 个电极上的),这时可以听见耳机发生“嚓嚓嚓”的声音。其原 因是在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 ,在耳机中又由 转化为声音这种能量。如果将装置中的耳机改为电流计,则应该接电流计的负极,电极反应是,发生了反应; 应该接电流计的正极,电极反应是,发生了反应。解析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活泼金

14、属作负极, 发生氧化反应,不活泼材料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流计正极应接原电池正极、电流计负极接原电池负极。答案(2)铁钉或铁条 铜钉(其他的惰性电极如铅笔芯、钳等 )烧杯导线(4)电能电能铁钉 Fe-2e =Fe2 氧化铜钉 2H + + 2e =H2 T 还原19. (8分)“西气东输”是我国开发的重点工程,这里的气是指 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工业上将碳与水在高温下反应制得水煤 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二者的体积比为1 1。已知1 mol 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 CO2气体放出282.6 kJ热量;1 mol氢气完全 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 kJ热量;1 mol CH 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 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889.6 kJ热量。(1)写出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2)若1 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气,放出的 热量(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889.6 kJ。(3)忽略水煤气中其他成分,相同状况下若得到相等的热量,所 需水煤气与甲烷的体积比约为(整数比)。(4)以上数据和计算说明,以天然气替代水煤气作燃料,突出的 优点是解析(2)因为水蒸气成为液态水放出热量,所以放出的热量小 于 889.6 kJ。(3)设水煤气与甲烷的体积比为x 1,因为同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