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厚干涉—牛-顿-环-和-劈-尖10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3260197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厚干涉—牛-顿-环-和-劈-尖10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等厚干涉—牛-顿-环-和-劈-尖10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等厚干涉—牛-顿-环-和-劈-尖10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等厚干涉—牛-顿-环-和-劈-尖10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等厚干涉—牛-顿-环-和-劈-尖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厚干涉—牛-顿-环-和-劈-尖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名称:等厚干涉牛顿环和劈尖姓名 学号 班级 评 分桌号 教 室 第一实验楼614 日期 2 0年月日时段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等厚干涉现象,了解其特点。 2. 学习用等厚干涉测量物理量的两种方法。 3. 学习使用显微镜测量微小长度。二、实验仪器及器件牛顿环装置,平板光学玻璃片,读数显微镜,钠光灯,待测细丝(请自带计算器)。三、实验原理1.等厚干涉 (简述原理、特点和应用)2. 牛顿环产生原理牛顿环装置 3. 曲率半径测量(1)推导曲率半径计算公式(2) 实际测量公式(P240,式)的考虑和导出4. 劈尖干涉:如图,当用单色光垂直入射时,空气劈尖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将发生干涉,从而形成干

2、涉条纹,条纹为平行于两玻片交界棱边的直线。根据光的干涉原理,得细丝的直径(或薄片的厚度)D其中:为n条条纹的间距;L为从玻片交界处到细丝处距离。四、实验内容1. 用牛顿环测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M为读数显微镜镜头,P为显微镜上的小反射镜,L为牛顿环装置。(1)借助室内灯光,用肉眼直接观察牛顿环,调节牛顿环装置上的三个螺丝钮,使牛顿环圆心位于透镜中心。调节时,螺丝旋钮松紧要适合,即要保持稳定,又勿过紧使透镜变形。(2)将显微镜镜筒调到读数标尺中央,并使入射光方向与显微镜移动方向一致。放入牛顿环装置,移动显微镜整体方位和P的角度,使视场尽可能明亮。(3)调节显微镜目镜,使十字叉

3、丝清晰。显微镜调焦,看到清楚的牛顿环并使叉丝与环纹间无视差(注意:调焦时,镜筒应由下向上调以免碰伤物镜或被测物)。移动牛顿环装置使叉丝对准牛顿环中心。(4)定性观察待测圆环是否均在显微镜读数范围之内并且清晰。(5)定量测量:由于环中心有变形,应选择10级以上的条纹进行测量。如取m-n=25,则分别测出第50级到第41级,第25级到第16级各级的直径,然后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出曲率半径R。并给出完整的实验结果。测量时应注意避免螺旋空程引入的误差,这要求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显微镜筒只能朝一个方向移动,不许来回移动。特别在测量第50级条纹时,应使叉丝先越过50级条纹然后返回第50级开始读数并依次沿同一

4、方向测完全部数据。2. 用劈尖测细丝直径(1)用两块平行板夹细铜丝或头发丝等被测物制成劈尖,劈尖放在载物台上,调焦得到清晰的条纹且无视差。调整劈尖位置,使干涉条纹与棱边平行。转动劈尖使条纹与显微镜移动方向垂直。(2)测量n30个条纹的间距和L,计算出D值。并给出完整的实验结果。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1.牛顿环实验数据处理(见下页附表1)级数K=50K=49K=48K=47K=46K=45K=44K=43K=42K=41左位置右位置(mm)级数K=25K=24K=23K=22K=21K=20K=19K=18K=17K=16左位置右位置(mm)R(mm)(mm)(写出计算公式及结果)(mm)实验数

5、据表格12.劈尖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表格2物理量次数(mm)( nm)(mm)(mm)123平均五、注意事项1.钠光灯在工作时不要随便移动,以免震坏灯丝。关灯后,应等待10分钟后才能再次启动。2.测量时,应尽量使叉丝对准条纹中心时读数3.劈尖实验中,当薄片较厚时,在靠近薄片处干涉条纹可能很模糊甚至消失,因此应选择靠近棱边附近的清晰条纹测量。六、课后作业题1.实验中,除讨论的两表面反射光外,其它表面所反射的光之间能否产生干涉?为什么?2.在牛顿环中,如果透镜球面有微小的凹凸,则该处空气薄膜厚度和干涉条纹如何畸变?(可画图说明)3. 在劈尖中,如果透镜球面有微小的凹凸,则该处空气薄膜厚度和干涉条纹如何畸变?(可画图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